陈迎 赵丽娜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教学实证来测定并研究大数据使用环境下英语写作学习路径的选择与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关联关系。
【关键词】大数据;英语写作;学习路径
【作者简介】陈迎(1962.09.18-),女,汉族,浙江绍兴人,中国医科大学,教授,本科(学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学;赵丽娜(1981.05.04-),女,汉族,辽宁沈阳人,中国医科大学,讲师,本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大数据英语写作学习路径优化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JG16DB493)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主要目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写作能力作为衡量英语学习者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教学面临班型大、学生数量多、师资精力有限等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优化其学习路径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积极探讨的问题。
大数据(Big data)时代的到来对于英语写作教学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大数据的时代特点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包括写作教学资源、写作目的、写作内容与组织、写作辅助手段与工具、写作评估以及写作能力的内涵带来从观念到行为等多方面的变化,也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王海啸,2014)
二、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理论来源于苏联著名心理学家Vygotsky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该教學法通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逐步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态评估,源于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是对在评价过程中通过评价者和学习者的互动,尤其是在有经验的评价者的帮助下,探索和发现学习者潜在能力发展的一系列评价方式的统称。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分步骤通过教学实证来测定并研究:大数据使用环境下学习路径选择与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关联关系,将分项性评分和整体性评分与大数据相结合,挖掘学生们写作能力的潜能,促进学生选择优化的写作学习路径,以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2.研究对象。本研究将2016级入学的新生,设置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种班型的英语写作教学采用统一教学内容,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不同教学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路径,而实验班采用基于大数据的优化的英语写作学习路径,即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设定写作情境和内容,写提纲、学生互评、写全文、学生二次互评、小组讨论以及借助批改网平台动态评估。
3.数据采集。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实施实证研究之前,在2016年9月26日收集前测数据。于2017年12月26日进行后测数据收集。收集的前测和后测数据均包括英语写作自主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和写作测试。
四、数据分析
1.英语写作自主学习动机方面。对照组的英语写作自主学习动机问卷前测和后测数据平均分值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的英语写作自主学习动机问卷后测数据平均分值比前测提高了11.12。由此看出,写作学习路径优化后学生的英语写作自主学习动机增强。
2.语言运用能力方面。首先,单词拼写错误明显减少。前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们均有一些单词拼写错误。后测数据表明实验班的单词拼写错误和对照班单词拼写错误均有所减少。其次,语法错误减少。后测数据表明,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语法错误均比前测有所减少,实验班减少的略多些。再次,高级词汇运用和长句运用方面,实验班较对照班学生有明显增多。此外,错误统计中句子不规范占据最大比例。网络批改平台可以一一纠正词汇的拼写错误,互联网语料库可以直接解决搭配错误和用词错误,弥补传统写作评估的不足。错误统计帮助学习者与教师树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在词汇的基础上,如何写出语法正确、表述清晰准确、相辅相成的句子。
3.英语写作成绩。学生写作修改的次数与得分成正比。实验班学生的平均写作成绩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
五、结论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是“对话者”(周燕,张洁,2014),而非单纯的阅读者和评分员。Bruffee(1984)指出:“既然写作是作家之间对话的结果,那么写作课就需要给予学生机会参与到对话中来。”“应努力增进学生的反思和自省能力,提升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张洁,周燕,2017)“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为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了很多素材和信息。”(杜鹃,2017)通过基于大数据的英语写作学习路径优化,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存在感和参与度增强,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海啸.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3):66-72.
[2]周燕,张洁.外语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1):30-33.
[3]Bruffee K A.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the “conversation of mankind”[J]. College English,1984,46(7):63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