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07:22相世玲
天津教育·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思维能力核心

相世玲

随着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世纪教育事业要做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核心素养;要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基础时期,而小学数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和学习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核心素养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通过动手、动脑来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领域就开始探索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和实践方法,在我国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此开始推进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所以,核心素养也被定义为学生在学习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需求的品格与能力。

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任务和教学大纲,小学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感、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和必要因素。数感是指学生对数学知识、逻辑关系和数字之间相互联系的感悟,是对数更深层次的理解。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是从数字的学习开始的,学生需要建立辨认具体事物对象数量的基本能力,形成基本的数形结合思想,从而培养其对数的感知能力和探究能力。模型思想即学生用数学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特征及空间方式进行概括或描述的结构模型,包括图表、数字表达式、数学符号等等,具有明显的普遍性意义。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并总结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形成数学知识,这就是学生应用意识的具体体现方式。创新意识是新课标中明确要求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也是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必备的、促进社会事业长远发展、延续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核心能力。主要体现为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数学知识做出新的猜测、推断和验证,通过思维的发散对数学知识进行举一反三。

二、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基本内容

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认知能力的具体体现方式之一,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分类能力、比较能力、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可逆思维能力及运算推理能力等,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应用中主要体现为:对集合、数、计数、量、几何、空间、时间等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的初步认知等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教育界对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方向就已经集中于学习成绩、数学思维能力、社会文化影响等方面,探索将数学思维能力应用于生活中常见、简单的数学问题,以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强化思维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正确性和敏捷性。从具体知识对应的思维能力的进行详细划分,小学数学思维应该包括:对应思维、假设思维、比较思维、符号化思维、类比思维、转化思维、分类思维、集合思维、数形结合思维、统计思维、极限思维、代换思维、可逆思维、数学模型思维、整体思维、变中抓不变思维等等,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面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个人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养成为教育的核心话题。世界经合组织对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进行和专题研究,并认为素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能成功地应对情景的复杂要求与挑战,并能顺利地执行生活任务的内在先决条件,是可教、可学、可测的。因此,从教育、社会、学生三个方面来看,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及数学思维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推进新课标的改革落实。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多么高深的数学知识,而是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能给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能有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氛围,激发课堂思维的活跃性,促进教育教学的自由性、开放性、现代化发展,其次,数学思维能力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常常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在推动力,而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興趣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们从学习中获得体验感、幸福满和满足感。此外,数学思维能力的综合性、全面性、自主性也是促进学生长远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最后,教育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社会变革、文明进步的主要支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他们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准确地认识世界、适应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长远发展和人类文明的繁荣昌盛。

四、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变被动为主动,以乐学促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基础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思维能力培养的内在动机,因此,教师应该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以生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全面提升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一般情况下,小学生性格活泼、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应该尽量简化、形象化数学知识中比较复杂、抽象的内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比如,在对“角的初步认识”相关内容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量一量、找一找,从一系列的行为中去找到“角”的特点,理解“角”的内涵,明确“角”的形成要素和形成原因,从而深入理解“角”的基本含义及应用特征。

(二)变教学为互动,以交流促提升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的,快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过于重视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甚至不少学生都会对数学教学产生抗拒心理。核心素养提倡减负增效,就是要缓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压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要提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小组合作是常见的课堂互动方式之一,学生以合理划分的小组为单位,以教师设定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为要求进行充分的思考、交流和探索。

(三)变理论为实践,以生活促认知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学生应用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将生活实际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和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完小数的“四则运算”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办一场“文具促销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文具的售卖活动,学生自己给文具定价。若一块橡皮1.5元,一支铅笔2元,一本笔记本5.5元,并且有满10元减0.5元的活动,那么买3支铅笔、4块橡皮擦、2本笔记本一共多少钱等等?其中就涉及了简单的小数乘法、加法和减法等等,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四)变讲解为质疑,以情景促思想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的主要动力,陆九渊曾言:“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以疑促学,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利用提问、悬念设置等教学方式取代详细的课程讲解。如利用情境创设设置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体验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点提出质疑并积极探索真知。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改革中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经之路;核心素养是促进学生长远和谐、稳定发展的必要因素,也是新时代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与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李芳)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思维能力核心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