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剑
摘要:系列报道是多个独立报道集合在同一主題思想下,以求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有深度的报道。在“读文”时代,系列报道无疑是能够让读者深度系统地了解新闻事实的“重器”。然而在当下的“网络化新闻”时代,信息超载、载体超多、传播者众声喧哗、共识分裂、意义多元的语境中,系列报道如何再显“重器”的作用?笔者以《大连日报》三则报道为例,加以阐述。
关键词:系列报道;新闻;纸媒
一、有故事,让系列报道有足够的“体量”
在当下信息超载、载体超多的媒体生态中,系列报道要想抓住眼球,必须有足够大的“体量”,也就是要有足够的“事”来支撑。这个“事”不是单一的即时性事件,而是深化为故事。从专业性看,就是体现出对新闻价值的追求,以及对新闻性、故事性和可读性的要求,在兼顾题材重大性的同时,也兼顾民生及个性化选题。《“那年记忆”老照片上的“你”被找到的故事》(《大连日报》2017年3月1日至6月1日)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这个系列报道的切入点是大连现代博物馆的馆藏照片展,展出的老照片,呈现了大连几十年的变迁痕迹,唤醒了几代大连人的回忆。于是,大连现代博物馆与大连日报社联合发起当事人寻找活动——寻找“那年记忆”老照片上的“你”。大连日报社组织记者全程跟踪这个活动,并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及时推出。报道历时3个月,共发稿18篇,在大连市引起了热烈的反响,通过对找到的当事人的系列采访,还原了具有城市市井时代标识意义的老照片的更多历史细节,从多个普通人物与事件人手,印证了几十年变迁中,大连人亲历的大连故事和记忆。
有意思的是,这个系列报道已经结束很长时间了,但寻找老照片上的“你”的故事还在延续,这张老照片上的“你”,又找到了另一张老照片上的“你”,随着这样的循环与扩展,在共同记忆的催化下,老照片上的“你”们走到了一起,并成立了一个群,共同的记忆催生共同的情感,从寻找老照片上的“你”到寻找那个时代的“你”,这个群的故事还在滨城断续发酵。
二、关注人,使系列报道更具贴近性
作为“一带一路”连接欧亚大陆和日韩的重要节点城市,大连也是唯一被纳入《21世纪“一带一路”行动愿景》的北方港口城市。大连是如何发挥重要节点作用的?通过《大连日报》记者赴俄罗斯10多天的实地采访,为大连、辽宁乃至东北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打开了一扇窗户。透过这套报道也体现出“一带一路”是港口企业发展的效益之路、创新发展之路和东北对外开放合作之路。
报道一经刊出引起巨大反响,更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连众多进出口企业纷纷搭上中欧班列,将市场拓展到欧洲各国。中欧班列的良好运作效果也让港口企业看到了“一带一路”的发展前景,增强了信心,大连港随后开通了中国唯一一条至斯洛伐克的班列。
系列报道的最后一篇——《每一个忙碌的人都是一条融通的纽带》中描写了中欧班列沿途的人们学习中文的情况。在俄罗斯,许多当地人在努力学习中文。在伊尔库斯克,陪同采访的当地向导,曾经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做了三年生意,中文说得很好。此例说明,让重大题材的系列报道,化大为实、变得可亲可近,核心就是要“见事见人”。
三、多场景呈现,让系列报道有“画”说
2017年5月,《大连日报》的《寻找大连最牛课间操》系列报道一露面,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凌水小学的篮球操走红全国,全网阅读量1.3亿。随之,大连许多小学各具特色的课间操也陆续引发了积极的关注:2017年5月15日,《一条跳绳让兆麟小学成为全国大课间示范校》的报道及视频推出后,腾讯视频点击量16.1万次,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多家媒体随即来到该校采访,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两次录制该校的跳绳特色,该节目网络点击量超过20万次;2017年5月24日,《东华小学:八百多名孩子都会玩空竹》刊登,同时,运用无人机拍摄出了800多名孩子集体舞空竹的震撼场面,并配以灵动的图片和详尽的文字解说,腾讯视频全网点击量超过42万次;2017年10月5日,《沙区实验小学:每个学生都会“武功”》,无人机拍摄了全校孩子会“下腰”的精彩画面,新华网、中国青年网等进行了全文转载……
这个系列报道融合了图片、文字、航拍、短视频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报纸、官微、公众号等多种形式组合,实现了多场景呈现,让系列报道有“画”说的效果,符合媒体融合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