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看秋水心无事,静听天和兴自浓

2019-09-10 07:22水木
南腔北调 2019年4期
关键词:林清玄

水木

1.《和时间赛跑》等作品让人印象深刻,然而,这个和时间赛跑的人最终输给了时间。

据新华社台北1月23日电 (记者章利新、刘斐)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23日因病逝世,享年65岁。家属当天透过友人向媒体证实了该消息。

林清玄1953年出生于台湾高雄,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在《中国时报》《工商时报》等媒体任职。他20岁时出版第一本著作《莲花开落》,之后创作不断,出版著作超过2百部,其中《菩提系列》《玫瑰海岸》《白雪少年》等散文集广受欢迎,荣获台湾众多文学奖项。

林清玄长期频繁往返两岸,到过大陆3百多个城市,因出版、演讲、援建希望小学等活动和大陆艺术界人士有着广泛接触。林清玄曾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透露,他初中时就每天坚持写作1千字,高中增加到2千字,从大学开始,不管多忙每天坚持写3千字。这一写作习惯让他成为台湾最高产的作家之一。

《和时间赛跑》等作品让人印象深刻,然而,这个和时间赛跑的人最终输给了时间。享年仅65岁,天不怜才,甚为可惜。

林清玄,是台湾作家,却在大陆声名远播。逝世前一天,他还更新了微博,称:“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林清玄是一位少年成名、30岁就拿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的畅销书作家,曾创下一本书在台湾卖十几亿元新台币的惊人纪录,平均每7个人就有1人买过他的书。32岁时,他每个月的稿酬收入,就可以买一套房子(当时台北一套房子约20万台币)。

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20次。个中原由,也许恰恰反衬了现实的浮躁,所以内心才渴望从容。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他17岁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藝评论、剧本等,他几乎不写小说,主要写散文。他的三部曲散文集《林泉》《清欢》和《玄想》,被概括成一个词:“清欢”。在大陆,他有18篇文章被收进课本。比如,他的《百合花开》被选入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12课,他的《桃花心木》被选为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他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2课,他的《和时间赛跑》被选为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的一篇课文,他的《阳光的味道》成为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的现代文阅读题。

他惜字如金,每篇文章不过千余字,却获得过上百项文学奖。

他不写青春文学,但在青少年中的知名度却大过成年人。他排斥网络,甚至连手机都不用,这一点,颇像作家王安忆,王安忆也拒绝网络,“电脑打字与速度有关,但写作不需要速度,只是一个脑力劳动。”

在即将出版的新书《盛开于繁花的季节》序言中,林清玄讲道:“在童年时代,我就立志成为作家。近60年来,我从未停止写作。半生写作,老天已给我最好的报偿。”2019年澎湃新闻受权刊发了林清玄的这篇序言的手稿照片以及序言内容。

在稿纸上一笔一画,林清玄的这篇序言的手稿,也让人感慨那个已经远去以致慢慢终结的“手写时代”。

前不久,媒体报道了一个“回望手写时代”手稿展,它让我们看到了作家们手稿中的“手工之美”。

电脑时代,书写的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上世纪80年代初,我开始写作时,那时还没见过电脑,就是用最传统的方式在稿纸上一笔一画地写,那叫真正的“爬格子”。每次,当我开始写作时,往写字台前一坐,就有了某种仪式感,把随身佩戴的香囊摘下来,放在稿纸旁。写累了,或者脑袋迟钝了、胡思乱想的时候,就嗅一下那小小的香囊,顿觉神清气爽。

过去,孩子随身佩戴香囊,寓意祈福辟邪,驱虫避蚊,平安吉祥。香囊是文雅一点的说法,民间口语叫香袋,又称香包、荷包,里面放有朱砂、雄黄、香草、干花等中草药,老人说可以驱虫、避瘟疫、预防感冒。通过闻、嗅、孔、窍,达到治病祛疾的效果。人活在世间总有犯糊涂的时候,常闻香袋,能清醒脑袋,不会做糊涂事。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坛出现“换笔热”,作家们陆续放下手中的笔,改用电脑写作,延续了几千年的手写方式逐渐成为历史。也有个别坚守者,他们仍然坚持“手写”方式和习惯。比如贾平凹,他写一部长篇小说大概要用到3百支左右的笔,以至于经常“把手写烂”。贾平凹说:“只有握着笔才有灵感。”比如梁晓声,他说:“用电脑敲字是快,但会影响我的思维。”

这个社会变化快。去年,网易博客关闭,这意味着曾经辉煌的博客时代落幕。2018年8月21日,网易宣布将从11月30日零时停止运营12年的博客运营;同时,网易意图将博客用户及其博客内容全部转至旗下的Lofter社交平台。Lofter是网易一款采用独立域名的轻博客产品。网易在公告中感谢网友的支持与理解,但并未提及关闭博客的原因。

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读书谈理想是很自然的事情,如今,想不到浮华都市的读书会,也成了一门生意。近来一些传统读书会已经悄然转型收费,出现了收费读书会和免费读书会相互补充、线上读书会与线下读书会并存的格局。

我们已进入知识付费时代,一系列知识付费平台通过专栏订阅、付费课程、有偿问答、社群宣讲等形式实现了内容变现,许多网民在线付费购买知识服务的习惯已经或正在养成,为知识付费甚至成为部分网民生活、学习与工作的刚需。

林清玄是这些变化的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他坚持与自然沟通。他说:古代人和自然联结得很密切,古希腊戏剧是露天演出,孔子、孟子讲课也在户外,叫做“杏坛”,师徒在杏树下搭台进行知识的交流,夏天吹凉风,秋天听到杏子掉落的声音,杏子时而会掉下来,读书之余还可以捡起来吃。可现代人上课却在室内吹冷气,空余时间在电脑前阅读,无法体会那种自然亲和的氛围。只有人融入自然,在宽阔的环境下,才可以把心胸打开。他建议不妨每天花上20分钟,学会闭目养神,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能控制自己内心的“火苗”。

林清玄自嘲长得像《功夫》里的火云邪神。他气定神闲,讲话很朴实,说话语速十分缓慢,柔声细语。这种淡定是多年修炼才达到的境界。淡定的背后是人生格局,更是自信。

今年春节期间,我曾经和一位泰国回来的华侨聊天。他说最近泰国曼谷的雾霾比较严重,口罩快被抢光了,晚上看不到星星,空气质量没法和海南比。即便曼谷的空气质量如此不佳,很多人还是出门去听一个当地学者的讲座。这个学者讲啊,麻雀虽然个头小,但个个吃得很肥。乌鸦虽然个头比较大,但个个很瘦。做企业也是这样,小企业和大企业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难处。小企业呢体量小,但负担也轻。大企业呢,体量大,负担也重,赚钱也不容易。我听了这一番话,感觉这个学者格局不够大。格局大的,一听呀,会觉得,小麻雀如果只图安逸,那很容易被乌鸦吃掉。价值观不同,思考这个比喻时角度也不同。

现在的年轻人刚走向社会,就严重缺乏安全感。问她喜欢什么样的人,她说忘记了。之所以忘记怎么去喜欢,是因为步入社会后,每天都面临各种压力的挑战,都在为下一秒的自己而担心。心里明白,那个空缺需要填补,却总在相遇时迟疑。疑自己支撑不起,疑自己成为负累。

这个阶段,不妨读读林清玄的散文,至少能学着淡定。

很多时候,成功取决于我们怎样应对压力。这似乎让我们觉得生命很残酷,但其实我们也是可以发挥主动权的。你要集中注意力来客观冷静地看待问题,并致力于找出解决之道。如果你能够用积极的心态来应对压力,那么压力也会悄然消退。

林清玄送给大家的成功锦囊,就四句话:大其愿,坚其志,虚其心,柔其气。一个成功的人只要有大的愿望、坚强的意志、谦逊的态度和温柔的气质,就行了。

你有没有发现,同学毕业30年后,再见面,瞬间有一种穿越感,时间像个魔术师,有的人被变胖了,有的人被变得头发少了。

有人说,一个人若不功利,就会可爱。认识你清淡如风,一杯茶,一段时间,不必跟对方急功近利,也不说自己财大气粗,就是干坐着,说说风花雪月,聊聊阳春白雪。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童年跑过田野,偷个红薯埋地里烤熟了,那香味,飘满了整个天空。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1]里说得好:“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 林清玄《谈过年》:过了三十,年岁真是连再重的压岁钱也压不住,开始知道了命运。

由阿里影业和娱乐壹公司合作的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是一部英国学前动画片。电影没怎么火,但由娱乐壹公司授权制作的“小猪佩奇”衍生品“鼓风机佩奇”,却火得一塌糊涂。

一夜之间,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预告片《啥是佩奇》在朋友圈“霸屏”。预告片讲述一名农村老大爷因为孙子春节想要佩奇,大费周章才搞清啥是佩奇,最终还用鼓风机做了一个粗糙又质朴可爱的佩奇。《啥是佩奇》在戳中诸多网友泪点的同时,也带火了那只“硬核鼓风机佩奇”。

“佩奇”成了最流行的热词。

有人说过年是“年关”,年纪愈长,愈觉得过年是一个关卡。林清玄《谈过年》一文中说,过了三十,年岁真是连再重的压岁钱也压不住,开始知道了命运。他感慨说:冠礼以前,我们是“去日苦短,来日方长”。成年以后则变成“来日方短,去日苦多”。

在《过年的记忆》一文中,林清玄说:对生活在都市里的冷漠的现代人,几乎难以想象30年前乡下的人情与信用,更不用说对过年种种的知悉了。

30年前乡下的人情与信用,是比现代人讲究,但那时人的穷困和苦难也比现代人深得多。

《白毛女》第一幕就是过年。再没钱,也要给女儿扯上二尺红头绳。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的核心价值是“阖家团圆”,对个体来讲那是没商量的,对忤逆的少年来讲,难免感觉到一种“必须”性的父权性压迫。

现代人的除夕,多是全家团聚包饺子看春晚。子時一到,个个低头抢红包,发祝福微信。

在没有春晚的年代,国人的除夕之夜就是在守岁熬年中度过。守到子夜,开始煮饺子,家家户户鞭炮齐鸣,点燃柏枝,焚香烧纸,向灶王爷像叩头,开始接神仪式。

物质匮乏的年代,除夕夜的饺子里会包上硬币,谁吃到谁有福,但“有福人”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一不小心会被硬币崩了牙。

“吃”历来是春节的重要元素,一到腊月二十三,就要“磨刀霍霍向猪羊”了。民间谚语说: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初四吃烙饼炒鸡蛋,初五吃饺子捏小人嘴,初六吃合子,合子夹七合子夹八合子夹九,一直吃到拐弯。

正如南方人除夕夜必吃年糕、汤圆一样,北方人必须有饺子。而过年吃饺子,也是有讲究的,要子午时吃。除夕夜晚的子时,并不是凌晨0点,而是晚上11点到1点。11点到12点叫子时,叫除夕;12点到1点还是子时,叫初一;12点以前叫腊月,过了12点叫正月。饺子,谐音交子,就是说,除夕夜晚的子时,这是除夕和初一、腊月和正月、新年和旧年——这两天两月两年交换的一个时辰。在子时吃饺子就是“时间”在子时交子,子时交换。这是我们古人的“时间”哲学。

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经袁世凯批准,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并存格局。

“春节”的本意就是春天的节日,是农耕文明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岁时节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预示着春耕大忙季节在即。“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后绽春雷。”这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

在那个农耕时代,因为过去一年收成不理想,所以老百姓年年在除夕晚盼望开春小麦长势好,有个好收成。把过去所有的不快乐全部“踩碎”,踩什么呢?踩芝麻秸。为什么不是玉米秸、麦秸呢?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南方人过年吃年糕,谐音也取“年年高”之意)。把芝麻秸铺在院里,踩碎,一方面可以出口气,另一方面是为了讨“节节高”的口彩。过了年,自己的日子就会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越来越好。小孩子打碎一个碗,在平时就会被大人用筷子敲头,除夕那晚则不会,大人会说“岁岁平安”。“碎”与“岁”谐音,大人不会说任何不吉利的话,总是期盼,一切都是吉祥如意的话。“踩碎”芝麻秸,也逐渐被说成“踩岁”。年三十的“踩岁”又叫“除岁”“岁除”,又名“除夕”。

“踩岁”之后,希望好梦成真,于是就有了守岁和压岁。除夕讲究的“三岁文化”——守岁、踩岁、压岁,就是从这儿来的。这其中,干芝麻秸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农民这种原始的思维很可爱,无意中催生了一个卖芝麻秸、买芝麻秸的产业,就好像端午节卖艾草、买艾草催生了一个艾草产业一样。

农民这种原始的思维也催生了一个鞭炮产业。现在说的过“年”更多是一种节庆和娱乐,而起初关于“年”的传说,则是恶鬼和怪兽之类,每逢腊月三十除夕之夜“年”就会出来伤害人。人打不过它,只好用火药——火药发明之前,百姓就用火烧竹筒之类,用那个带响的爆裂声以及火光来吓退“年”,“爆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明的。鞭炮的“鞭”意思就是噼里啪啦的密集声响,意在除邪驱鬼。

把“年” 说成怪兽,那只是个传说,但在北方过年前的寒冷却真的像“怪兽”,令人瑟瑟发抖。如何抵御寒冬,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1947年冬,陈寅恪(1890—1969),为了御寒过冬,担心发心脏病,曾经将所藏最好的东方语言学书籍全数卖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以买煤取暖。这桩“卖书换煤”的尴尬事,蒋天枢在《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2]中有如下记载:“是岁寒甚。清华各院住宅本装有水汀,经费短绌,无力供暖气,需住户自理。先生生活窘苦,不能生炉火。斥去所藏巴利文藏经及东方语文各书,如蒙古文蒙古国志、突厥文字典等等,卖与北京大学东方语文系。(此师昔年所告)用以买煤。闻仅一室装火炉而已。”

季羡林在《回忆陈寅恪先生》[3]一文中也有提及:“陈先生家藏的佛教和中亚古代语言的书极为珍贵。陈先生只收二千美元。这个数目在当时虽不算少,然而同书的价值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在这一批书中,仅一部《圣彼得堡梵德大词典》市价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了。这一批书实际上带有捐赠的性质。”

在物质匮乏的衬托下,年味儿反而更浓。进入腊月二十三就是年禧了,祭灶,就是那种“遍地英雄下夕烟”了,民俗谓之“过小年”。最传统的祭灶是由老妇人领着,后来男人也可以祭灶了。二十九,贴春联。各家各户都贴上了过大年的红色春联,最常见的如“岁岁平安节,年年如意春”“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等。

爆竹声声辞旧岁,红红火火过大年。贴春联、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大同小异。一个重要的不同是我来海南之后发现的:海南人和广东人一样,初一的中午饭必须吃斋,用粉絲、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大年初一不杀生,让动物们安静地过个年,辛苦忙碌的人们在初一这一天吃素,清理一下肠胃,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了。

农民关于过年的原始的思维很可爱,比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神,也催生了关东糖这个产业。关东是哪?就是山海关以东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东三省。关东糖,亦称麦芽糖,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为什么腊月二十三要吃关东糖呢?准确地说,是给灶神吃的。因为腊月二十四晚上,灶神(灶王爷)要上天跟玉皇大帝述职,老百姓就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就是好话多说、不好的事少讲。因为不放心,怕灶神上天说民间的坏话,就想出一个办法,干脆不让他说话,用又甜又黏的饴糖把灶王的嘴巴给封上。总之,三十晚上这顿饭,只说吉利话。俗话说:打一千骂一万全拼三十晚上一顿饭,至少在这一晚,要和气,和睦。呵呵,整个社会一旦启动“过年模式”,就会有一种讨口彩的惊慌感和有点魔幻的穿越感。

除夕夜,老百姓给佛龛上的灶王画像叩头上香,保佑一家人来年灶上有吃的。

从前的年,有很多很多规矩,比如将“四六”联系在一起。孩子不懂事,就批评他四六不懂。这是农耕文化传下来的习俗。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一个季节有六个节气,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懂得四六,就是懂得自然运行的规律。过去年夜饭要做12道菜,其寓意就是希望来年的12个月,月月有吃有喝。12道菜中要有四个凉菜,八个热菜,四个凉菜叫四平,八个热菜叫八稳,这叫四平八稳,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平”和“稳”的寓意。四平八稳之中,第一道菜是白菜,意思是做人要拎得清,清清白白。另外,鸡鸭鱼是必备的,鸡代表吉利,鸭是春暖鸭先知,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另外,“四六”还有另外的寓意,天字有四画,地字有六画,所以人和大自然要和谐相处,要懂得感天谢地。

过年的风俗,从腊月初八一直延续到二月二龙抬头。过去民间习俗讲,正月里结了婚的女儿是不能回娘家过年的,但现在很多人家早不讲究这个了。如果说传统性是春节的精髓,那么时代性就是春节的生命。对于传统,也许应该像《神鞭》中所说的那样:辫割了,神留着,换个样还是绝活。

在中国,春节是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平常司空见惯的烦躁,到了春节前后,也开始假装很“开心”,一句“大过年的”就想化解所有矛盾。明明可以处理的事情,也担心年关不顺,于是一律来个“过完年再说”。

终于过了春节,仿佛所有的不顺心都被甩在过去的一年。于是,聚会,饮酒,那些杯子碰到一起,你听到的都是梦破碎的声音。有时候,你越想记起来一些事情,就越记不起来,就像找了好久的网盘照片里就是找不到全家福。

每到春节,都盼望孩子回家吃饭,就像父母盼我们回家吃饭一样,但是,我们常常令父母失望。我们总是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生命中匆匆路过的朋友,却偏偏忽略了我们最亲的家人,忘了亲情才是最大的财富。

一想到在漆黑夜色中等待“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那种静谧令人莫名感动。

很想坐看“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可是,我们走得太远了,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可是,我们已经被物化时代所俘虏,从离开象牙塔走进社会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是中年人。过上几年,同学相见,曾经英俊少年面庞,如今上下五千年,沧桑啊。

熊培云说:“海子与顾城的死,为(上世纪)90年代诗歌之死写下了阴郁、沉重的注脚……80年代的海子曾经在《遥远的路程》中眺望远方:‘我的灯和酒坛上落满灰尘,而遥远的路程上却干干净净。’十几年后,北岛却在《波兰来客》中伤感地怀念:‘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我希望活成那种在很多人眼里“已经落伍于这个时代”的人,像海德格尔说的那样:“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之中,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女作家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3.读林清玄,找回内心宁静。

李清照的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写给英雄项羽的挽歌,说的其实是一种“英雄人格”和贵族精神,就是孔子所谓的“君子”。鸿门宴上,项羽看到刘邦的“谦虚”示弱,就非常“傻”地放他走,不听从部下劝告,不愿意杀死“弱者”刘邦。点到为止,“我能杀你但是不杀”。战争失败,他宁愿自杀也不愿狼狈逃窜、过乌江。“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思的就是这种贵族精神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成王败寇”“以成败论英雄”,是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的功利主义。

如果你思考这类问题,那么,很可能,在这么一个阶段,你未必喜欢读林清玄。

林清玄的文字,是洁白的野百合花,只是安静地开花、结籽,适合在人生某一个阶段,迷茫了,急躁了,然后读林清玄,找回内心宁静。就好像,林清玄的那一句:“如果内心的蝴蝶从未苏醒,枯叶蝶的一生,也只不过是一片无言的枯叶。”在你蠢蠢欲动的少年阶段,能够在嘈杂烦乱的环境中得到片刻的宁静。

前几天,我一个人在一个熟悉的老街散步,大约是因为过年的缘故,曾经的熙熙攘攘如今被静谧笼罩。偌大的街上只有两三个游客,空空荡荡。曾经纷至沓来的咖啡馆,如今门可罗雀。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了鸟鸣声,顿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有人喜欢卡夫卡的抑郁,有人喜欢村上村树的“清秀洒脱”,就像吃饭一样,各人有个人的口味,这很正常。

有人问道于赵州和尚:“请问高僧,何为修行?”赵州和尚回答:“吃饭、睡觉、喝茶。”“那么如何修行呢?”赵州和尚起座离开,回头说了一句:“我得去上厕所了。你看,这么点事情也得我亲自去做。”

悟道的生活是“运水搬柴”,是“饥来吃饭困来眠”。修行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仪式,这就是禅解的“修行”。慧能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吃饭睡觉、走亲访友都可以修。六祖还曾经说,如果是真的修道人,抡刀上阵亦得。

慧能的《六祖坛经》,不再区分此岸与彼岸,强调只有一个世界,区别只在迷悟之间,迷则陷入烦恼此岸,悟则超登智慧彼岸。

五祖问慧能:“你们岭南人是野蛮人,怎么能够成佛?”六祖说人有南北,但是佛性没有南北。他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抓住“无念”这个修心的宗旨,就可以安顿自己的精神生命,正如《六祖坛经》所说:“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剎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惠能的“顿悟”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

苏东坡被贬湖北黄州,政治上失意,但心理上得意——他得到了禅宗里的至高意境,那就是淡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自我消遣,端得起,放得下,该写书写书,该作画作画。有了这样的禅宗境界,他才写出流传至今的《定风波》,说自己的心境呀,已经达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换句话说,苏东坡已经达到六祖所谓“随所住处恒安乐”的境界了。还有写《岳阳楼记》的范仲淹,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有纠结,但能自悟,能让自我的气血平和。

宋朝诗人秦观写道:“柳下桃溪,乱分春色到人家。”这个“乱”正是在“静”中所悟。心一安静,聚精会神,就会感到若神助。正如苏洵《辨奸论》[4]中所言:“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生命的一切言行,都是因心而发生。过程就是修与悟。无论什么艺术,开始是技术的,但到了最后,都是一颗心的境界。艺术是通过“心”来演化的。艺术家修得一颗干净的诗心,生命就多了柔软的质地,就会自然流淌出来。

有了禅宗之后,艺术的审美又多了一个标准,那就是豁达、淡定的禅宗思想,书法史上“尚意”书风、中医学的“三折乃良医”、山水画的“文人画”概念,无不受到了禅宗的影响。中国文人身上也多了儒、释、道之特质,人们惯于用“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概括之。得意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修心时是佛家,人们把“外能治世、中可治身(家)、内以修心”看成成功的標志。

古人将艺术作品从低到高分为四个等级:能品、妙品、神品与逸品。妙品以上的艺术品,十之八九都有了高妙的灵性,这些人都参与了参禅悟道、修炼心性,像王维啦、苏东坡啦、石涛啦、八大山人啦、董其昌啦等等。

《坛经》里讲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是给众生快乐,“无缘大慈”是指我给你快乐,不附加任何条件。“同体大悲”指我与众生共有一个身体,看到任何众生受苦都跟自己在受苦一样。达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算是“成佛”了。

禅宗所说的“佛”,就是那种“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换句话说,人还是以前那个人,但是其境界已经大不相同。

4. 把每一件事都看成是一个学习的机会,那就没有所谓的失败。

有人说,林清玄的文字自带“鸡汤”,就连苦难也总能找出诗意。不喜欢他的人说他的文字太矫情、过于鄙陋。“读书越多越感觉林清玄作品的不舒服”,比方说,林清玄有一篇文章,叫《空心看世界》,大意是:当我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花更繁盛,姿态非常优美,我当场就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

“这是什么花?”我拉着田边的农夫问说。“这是空心菜花呀!”老农夫说。原来空心菜可以开出这么美丽明亮的花,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我问农夫说:“可是我也种过空心菜,怎么没有开过花呢?”他说:“一般人种空心菜,都是还没有开花就摘来吃,怎么会看到开花呢?我这些是为了做种,才留到开花呀!”我仔细看水田中的空心菜花,花形很像百合,美丽也不输给百合,并且有一种非常好闻的香气,由于花是空心的,茎也是空心的,在风中格外地柔软摇曳,再加上叶那么绿,如果拿来作为瓶花,也不会输给其他的名花吧!可惜,空心菜是菜,总是等不到开花就被摘折,一般人总难以知道它开花是那么美。纵使有一些作种的空心菜能熬到开花,人们也难以改变观点来看待它。我们只有完全破除对空心菜的概念,才能真正看见空心菜花的美,这正是以空心来看世界。但是,人要空心来面对世界,真的比空心菜还难呀。

有人说,类似的文章过于简易空泛,不像张晓风的散文那么有力量,简易空泛给人以伪顿悟的感觉。这样的文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看一下,会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角和领悟,但是当你经过时间的沉淀再看的时候,会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喜欢他的人则说他的文字美好、有诗意。

日日禅定镜,时时般若花。处处清凉水,夜夜琉璃月。林清玄是佛教徒,他用慈悲的心怀看着世界万物。“日日是好日,步步生莲花”,他的佛心在不好不坏中。

他的文章很短,有些文章短得不像文章,只是一个片断。但那些句子很独特,比如“温一壶月光下酒”,是他细腻的感受,是他的禅意的温情。研究“林清玄热”现象,会发现他和一般的“心灵鸡汤”不同,他的文章柔软、慈悲。比方说,林清玄《阳光的味道》中的一段: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谷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

这个说法,让人联想到中医的阴阳哲学。阴阳的本意是:向阳的就属于阳,背阳的就属于阴。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阴阳二字是这么解释的:阳,高明也。就是在山坡上,向阳的那一面,明亮的地方,就叫阳,比如“向阳一面的谷子”尽得阳气,所以充满香气。阴,就是背阳的一面,比如“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没有香味,因为未得阳气。所以,《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生之本,本于阴阳。”

“亲有疾,药先尝。”这是清代启蒙读物《弟子规》中的句子。意思就是:在中国古代,当父母双亲有病的时候,当子女的,有“尝药”义务。子女当遵守“为尊亲尝药”规则,这就是所谓的“忠孝”。

是药三分毒,如果尝药中毒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古人肯定也思考过,不过,没人敢提出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话才中听。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如果现在有老师也这么说的话,那或许有学生站出来,怼回去:“未知死,焉知生?” 但换了林清玄,他肯定不会怼老师,他会从佛理的角度思考“亲有疾,药先尝”的合理性。

林清玄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自己当年做记者时采访过的一个小偷。他感慨说:“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这么灵巧、风格这样突出的小偷,又是这么斯文有气魄,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吧!”20年后,林清玄偶然在一家羊肉炉店里和这个小偷重逢,当年的小偷成了这家店的老板。小偷承认,是因为看了林清玄的报道后被感化。林清玄在文章中为这个改邪归正的小偷重写了一个结局:“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这么灵巧、风格这样突出的小偷,又是这么斯文有气魄,现在改行卖羊肉炉,他做的羊肉炉一定是非常好吃的!”

说起林清玄,有人趋之若鹜,有人则嗤之以鼻,说他的文章浅显、模式化,就是“心灵鸡汤” “人生导师”之类。他曾经对媒体记者说:“自己每年都来北京,但一来就会咳嗽,声音就哑掉了,但是好像北京人已经习惯了。北京的交通也很可怕,每次出门就堵车,让人很烦躁,不快乐。”

31岁时,林清玄从报社辞职成为自由作家。 40岁时,林清玄写了他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散文集《菩提十书》,后来这本书在大陆出版,之后近10年他在大陆出版了60多本书。

林清玄与第一任夫人陈彩鸾是1979年结婚的。45岁那年,遭遇婚变,娶了第二位夫人方淳珍女士。

“偶像”坍塌,在台湾有读者耿耿于怀,甚至烧他的书。“作家菩萨”在台湾被拉下了香火供奉的净坛,用林清玄的话说:“有一天发现我不完美了,也就破灭了。”

“我们都是人。”这是林清玄的人生口头禅。林清玄每天上午花两三个小时写作,下午找朋友喝茶,到家对面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转转。

“因為家里太穷了,我要成功,就一定要比一般人更勤奋,所以我每天一定会读书,而且直到读到让我感动的句子才睡觉。”林清玄家中有18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12。小时候他立志当作家,大家都笑出声来。他爸爸当场给他一巴掌,傻孩子,这个世界上如果有那么好的事,我都要先去干,不会轮到你。上高中时,有位老师邀他去家里吃饺子,等到饺子端到桌上,他眼泪都掉下来了。老师说的话更让他感动,他说:“我教书50年,我用我的生命向你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他的眼泪掉在饺子上了。从来没人了解他,用生命向我保证。过了两个星期,他的希望破灭了,因为全班每个同学都去过他家里吃饺子。他对每个同学都用生命保证过。

有媒体排了“台湾十大文化名人”榜,除了柏杨、余光中、秦孝仪、李昂、蔡志忠、罗兰外,其中就有清心寡欲的“现代圣人”“心灵导师”林清玄。

林清玄是福建漳州人,后移居台湾高雄,家境贫困,自幼好读。他少年成名,20岁出书《莲花开落》,从此一发不可收,在文坛上屡出佳作。同时为台湾八张报纸开专栏,平均一天完成3千余字,还兼任《中国时报》记者与《时报杂志》主编。

林清玄的文字处处有禅意。

《红楼梦》中有一段关于禅学“缘”的段子:林黛玉问贾宝玉:“这么多的姐姐妹妹,你怎么舍得?”贾宝玉回答:“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再问:“水在流,你又怎么留得住。”贾宝玉回答:“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

贾宝玉说得似是而非,接近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修行。他说,能够“瓢来的”是有缘,“漂去的”便是无缘。

我们看《红楼梦》中的宝黛纠葛,事实上印证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之法门。

台湾禅者林谷芳在《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中这样说:追寻“不变的爱情”,几乎是所有人共同的梦,它是与生俱来的我执。而这种“我执”是芸芸众生在追寻爱情的过程中痛苦的根源。

“逢佛杀佛,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与物拘,透脱自在。”这是临济义玄禅师说过的一段禅门奇语。“杀佛”———其实就是“杀我”,是去除我执的第一步。义玄禅师的意思,就是推翻一切权威,去除一切世俗执著。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不该过分相信一门“信仰”,不管它有多么神圣。

優秀的作家往往都比一般人敏感得多,敏感到一般人认为不可思议,敏感到“怪”。比方说三毛,林清玄讲述过一件买房的大事。有一年三毛要出国,临行前四处托人,说要帮忙把老房子卖掉。林清玄想买,就去筹钱。好不容易筹够钱了,三毛却说不卖了。不卖就不卖,你得说个像样的理由是吧,你永远猜不到三毛突然决定不买房的理由是什么,竟然是“楼上的柠檬树开花了”。一般人会把这样的事当“奇葩”讲,说对方精神有问题之类,但是林清玄讲述的时候,却平淡地说三毛太浪漫了。很显然,他锻炼出了“宠辱不惊”的本事,不是怪罪,也不是抱怨,而是夸奖和赞叹。

日本作家坂口安吾写了《堕落论》,他说最后人能留下来的是孤独感和好色。他说日本的监狱建筑比寺庙建筑更美,因为监狱建筑每个细节都是有用的,没有多余的东西。而寺庙建筑多余的东西太多。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老街散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辆小车从我们面前忽然冲过,居然不减速。这样的车主在生活中还真不少,可以说比较普遍。整体的感觉,大家都太躁了。躁到你无法形容。感觉他活得太着急。香港有句骂人的话:这么急干嘛?赶着去投胎啊?

骑自行车在小区内散步,我直行,突然从旁边的楼道门口冲出一辆电动车,唰地一下,来个急刹车,他刹,我也刹。我心想,这小伙子,车刚启动就加到最大马力,就不能一步一步地来么?这么躁啊。大街上,走路的人也躁。整个社会都“躁”,而且“浮”,飘忽的感觉。

走路嫌慢,索性跑步。我们已经不会用细腻的心去感知外物了。

忽然就想起日前在《新京报》上读到的沙爽撰写的一篇文章《公交车哲学》,其中讲到关于台湾公交车的故事。

在早年的台湾,公交车一驶进站点,乘客们顿时在车门口挤成一团。因为车少人多,这个过程基本上是一场体力竞赛。此种景象不幸被一个喜欢大惊小怪的美国人看到,写了一篇文章大发感慨。台大的学生们对此深以为耻,遂自发展开一场道德自律号召。这场运动的结果既出人意料又顺理成章:大学生们尝试的君子风度丝毫于事无补,公交车满载挤车胜利者扬长而去,留下道德模范们望车兴叹……时间一长,一切又恢复原状,这场既有决心又有行动的道德运动就此宣告失败。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的公交车班次提高到每几分钟一趟,结果是,乘客们个个彬彬有礼了,似乎民众素质一夜之间大幅度提升,蜂拥挤车情状随之绝迹。这个故事说明,挤不挤车,让不让座,这不应该仅仅归咎于道德问题。

把每一件事都看成是一个学习的机会,那就没有所谓的失败。学会说话只需要几年,懂得沉默却要几十年。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

“感动”是林清玄散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总能找出感动来。大约不堪俗务缠身。

林清玄的大多作品都会有自序,他曾说,一本书的序至关重要。书中的内容是一道大餐,序言便是开胃菜。

5.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林清玄修禅已久,为人豁达。在《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一文中,他提道:生命里不如意的事情占了绝大部分,但是扣除了不如意,至少还有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的不如意所打倒。

这种心态的人和同样修佛的苏曼殊(1884—1918),则完全是两类人。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这是一代诗僧苏曼殊 1909年写给陈独秀的诗。陈独秀曾说:“曼殊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真是所谓天才。他从小没有好好读过中国书,初到上海的时候,汉文的程度实在不甚高明。他忽然要学做诗,但平仄和押韵都不懂,常常要我教他。他做了诗要我改,改了几次,便渐渐地能做了。”郁达夫曾说:“他(指苏曼殊)功底并不很深,但能吸收众长,善于融会贯通。”

苏曼殊的日语非常好,陈独秀说苏曼殊“汉文的程度实在不甚高明”,莫非他是日本人?

苏曼殊的确身世诡异,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来自广东香山的茶商苏杰生。苏杰生将自己父亲创办的茶叶店经营成了品牌店,并纳了日本离婚女子河合仙为妾,为妾而不是为妻,是因为他在广东老家已有妻妾。苏杰生和日本的“小姨子”,也就是河合仙之妹河合叶子私通,生下苏曼殊。生母河合叶子在生下苏曼殊3个月之后,就消失了,姐姐河合仙视苏曼殊为己出。苏曼殊是偷情而生,苏杰生碍于家族压力,不敢公开承认。河合仙与前夫生有一女,也不能全身心地爱苏曼殊。故苏曼殊的童年记忆就很糟糕,感觉自己很多余。一直到5岁,苏家才接纳苏曼殊。苏曼殊又不得不和河合仙分离,从日本来到中国广东居住。童年就这样被转来转去,身体一直不好,和父亲又没什么感情,所以苏曼殊很早就有了厌世思想。鲁迅说苏曼殊“古怪”,有钱就“喝酒用光”。曼殊一生“身世飘零,佯狂玩世,嗜酒暴食”。

苏曼殊削发为僧。他曾患脑疾、疮痛、寒疾、痢疾、咯血症、肠病、肝跳症等,可他一任天命,不节制色欲,在上海时,常出入妓院。也不节制食欲,他曾写道:“午后试新衣,并赴源顺食生姜炒鸡三大碟,虾仁面一小碗,苹果五个。明日肚子洞泄否,一任天命耳。”医生嘱咐他不准吃糖,他偏要吃,而且嗜糖如命,从时髦的“摩尔登”进口糖果到当时苏州的酥糖如玫瑰、橘红、黄豆、芝麻等等,他可以一口气吃掉十几包。兜里没钱买糖,他就拔下一颗金牙换糖吃。他用生命去吃糖,自称“糖僧”。他曾自记在杭州“日食酥糖三十包”,死后在他的床下、枕旁找出不少糖纸。

苏曼殊34岁时死于贪吃。

苏曼殊喜欢饮冰水,曾“一日饮冰五六斤,比晚不能动,人以为死,视之犹有气,明日复饮冰如故。”著名报人、鸳鸯蝴蝶派作家包天笑曾有一诗调侃苏曼殊:“松糖桔饼又玫瑰,甜蜜香酥笑口开;想是大师心里苦,要从苦处得甘来。”苏曼殊给柳亚子写信,落款是“写于红烧牛肉鸡片黄鱼之畔”。陈独秀说出内情:“曼殊的贪吃,人家也都引为笑柄,其实正是他的自杀政策。” “他眼见举世污浊,厌世的心肠很热烈,但又找不到其他出路,于是便乱吃乱喝起来,以求速死。在许多旧朋友中间,像曼殊这样清白的人,真是不可多得的了。”

在江南一个小镇上,曾经见过一副对联:“闲看秋水心无事,静听天和兴自浓。”这对联有文化,“闲静”二字甚妙。我仿佛进入宋代词人蒋捷“而今聽雨僧庐下”的意境。

东晋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远离都市喧嚣名利场,回归田园派。“五柳先生”说:自己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

蒋捷在《虞美人·听雨》中写道:“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大意是说: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到了壮年,漂泊在客船上,茫茫江面云低到头顶,坐听蒙蒙细雨声,寂寞的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年过半百,两鬓已斑白,白发点点如星,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有情也好无情也罢,都是过往了。对于闲静中的我,皆无动于衷。听凭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

“少年听雨歌楼上”,那是一个喜欢余秋雨的年纪。在这个“心在路上”的年龄段,很多人喜欢读“林清玄”,还喜欢读“刘墉”。无论是人间有味是清欢,还是《飞翔的木棉子》,抑或是《清风匝地,有声》,都能给心灵一些小震撼,也明白了有些事是“命中注定”。

有一年春节,我爱人的姐姐回南京老家了,她养的猫成了“留守儿童”。我们拿上钥匙,去她家里照顾猫。喂猫之后,望着她家酒柜中的几十种酒,想想大过年的,突然想喝一杯。就让爱人给她姐姐打电话,“请示”一下,看我们可以喝哪种酒。她姐姐和姐夫在电话中说,饭桌上有喝剩的饮料,可以喝。我一听,觉得大过年的,这个不像话吧。已经打开的饮料,不知道放了多少天了,怎么能喝呢?茅台呀五粮液之类的,感觉有点奢侈了。好像有赖茅之类的,是否可以打开喝?电话中,他们转移话题,说冰厢里有鸡肉,酒柜中上面有个好看的盒子,里面有红酒。我说,你告诉你姐姐姐夫,不喝了。那个心情没有了。

苏东坡有一阕词,说: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林清玄写了一篇文章《人间有味是清欢》[5],说试吃野菜的这种平凡的清欢,才使人间更有滋味。“清欢”是什么呢?清欢几乎是难以翻译的,可以说是“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出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高贵的价值,或者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清欢”。

那一刻,我觉得很抱歉,不该有酒兴,尤其不该把“酒兴”和“过年”联系起来。林清玄说:“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求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想到这里,我觉得很惭愧,未得“清欢”真味。第一流人物是在清欢里也能体会人间有味的人物,是在污浊滔滔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的滋味的人物。呵呵,对这般一流人物,我只能“心向往之”了。

6. 中国的“禅”起源于印度的“禅那”。把蝉称为“知了”,不用语言,已经“知了”。

2014年,林清玄在苏州做客湖畔论坛时,曾介绍自己心中最伟大的三个人:茶圣陆羽、禅圣慧能和经圣玄奘。

钱穆先生说,了解中古以后的中国思想不能越过两大思想家,一是慧能,一是朱熹,因为此后的中国思想文化都奠基于他们两人。

六祖慧能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公案而为人所知。惠能的学问关键词就是“心性”二字。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的就是“修心”。他认为,真正的“净土”不在西方,而是“心净”。“心净则国土净”,心不净,到哪里都是一片秽土。

出身贫寒、大字不识的惠能,宣扬“佛在我心,自性自悟,见性成佛。”提倡“顿悟”法门人人可修。他将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生活化、当下化、平民化、现世化,发展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并留下了一部传世之作《六祖坛经》。

大家知道,慧能是六祖,那么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分别是谁呢?这要从禅宗的历史说起。

通常我们一提到禅宗,就想到打坐。其实,打坐不是从印度传来的,《庄子》中就提到“颜回忘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颜回的打坐进入了一个“忘”的境界。

中国的“禅”起源于印度的“禅那”。北魏孝昌二年(526)由菩提达摩将“禅那”带到了中国。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悟出禅宗。达摩传播的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随其所止,诲以禅教。”所谓不立文字并非不用文字。用后来六祖慧能的话说:“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所以不立文字者就是不执著文字,但又不能离开文字,还是要用语言文字作标月之指,“因指见月,得月亡指。”

達摩的禅法语录,被后世合称为《达摩四论》。“四论”即血脉论、悟性论、破相论和二入四行论。

经过达摩弘法,禅宗成了中国佛教最大的门派。那么,禅宗是怎么产生的呢?

2500年前,印度圣人佛陀晚年临于涅槃之际,有一天在灵鹫山为大众说法。佛陀拿出一朵莲花,拈花示众,一言不发。众人不知其用意是什么,皆困惑不解。只有迦叶尊者破颜,会心微笑。那种微笑是“会心”,你懂得,我也懂得,无需开口,我已知道你要说什么。连“呵呵” 两个字都是多余的。现在常说的“呵呵”,其实是个佛教词汇,是梵文Ahaha的音译,据丁福保《佛学大辞典》:“阿呵呵:(杂语)Ahaha,笑声。”也有的译者认为是专指佛的笑声,呵呵大笑。寒山诗中就有这样的话:“含笑乐呵呵,啼哭受殃抉。”当然,佛经中的“呵呵”连用,有时只是一种语气词,并无实义。

迦叶与佛陀有了共鸣,佛陀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然后,佛陀将禅心传给了他。这就是禅宗所说的禅的起源。

于是迦叶成为禅宗的初祖,禅宗在拈花微笑的一花一笑间诞生了。这就是“拈花一笑”的故事。

南北朝刘宋时期的诗人王籍有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把梵文dhy na(“禅那”)翻译成“禅”,厉害。翻译者用大家熟知道的“蝉”来比喻“禅”的内涵。

蝉的幼虫要雪藏地下4年左右,只是为了爬上地面、登上枝头这个“舞台”,成为“知了”,唱几个月的歌,静观尘世,在红尘喧嚣中歌唱,甚至不需要观众,然后,就“噤若寒蝉”,匆匆地死在寒霜逼袭的深秋。能够登上枝头,圆这个歌唱梦的,已经算是幸运者。更多的蝉虫,由于时机不对,还没来得及咬破地皮,就被人活捉,进了油锅,成了下酒菜。还有的蝉虫,刚刚爬上树枝,忍痛蜕掉“沉重”的蝉衣,折腾大半夜,终于从蝉虫变成带翅膀的蝉,还没有来得及唱歌,就被早起的鸟儿当早餐吃了。

把蝉称为“知了”,在佛教中,不用语言,已经“知了”。曹雪芹写《红楼梦》时,想过要发表吗?想过要拿文学奖吗?想过要开研讨会吗?想过要成为经典吗?想过稿费之类吗?没有,他只是想写,只是为了寄托精神。最好的艺术肯定不是处心积虑,机关算尽,而往往是“无心栽柳柳成阴”,可遇而不可求。这就是缘分。最好的艺术其实都有宿命感。

2500年前,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佛陀悟的是什么呢?我们只能用心灵去体会。

王阳明在《霁夜》中体会万物的律动:“静后始知群动妄,闲来还觉道心惊。”而他在《送蔡希颜三首》中则以月映心:“悟后六经无一字,静余孤月湛虚明。”静余孤月湛虚明,本心如月,物我一如,朗然圆满,这种内外通透,有点像禅宗。

后人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有一天,天空湛蓝,鸟语如歌,达摩在嵩山五乳峰的一个山洞中轻轻坐下,面对石壁,盘腿闭目,五心朝天,呼吸吐纳,似睡非睡。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达摩睁开眼时,世间已是九年。这个故事后世传得神秘莫测,玄而又玄,说达摩“九年面壁祖佛成”,石壁上留下清晰身影。他站起身,伸个懒腰,然后,飘然而去。然后,就没有了然后。他的去向也成了谜。达摩的圆寂,脱化成佛,自然也成了传说。

达摩九年面壁,只为等一个人。等谁呢,就是神光。在嵩山,达摩终于等到神光。神光前来,求安心法门。达摩给他起名叫慧可。慧可从达摩那里得到安心法门,中国禅宗从此开始。四祖就是黄梅双峰山的道信大师。四祖“大敞禅门,广接徒众”,自己开田,自己种粮食,自谋生活。就是说,禅宗到了四祖,才真正复兴,信众资源被广泛开发,打开了局面。到六祖慧能,已是两百多年。

印度禅是印度古代身心修养实践中的一个术语,是达摩把禅作为回归大地自然的文化观念,传播到中国,从此,禅文化完成了与中国的回归自然为本质的传统文化的统一与融化的过程,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禅宗文化。

传说中的达摩像个先知,他早已预言了禅宗经过他的传播,必然“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一花开五叶,一花就是迦叶与佛陀“拈花一笑”,即禅宗的初祖迦叶,然后经过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的弘扬,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摩诃迦叶尊者是西天禅的第一祖,一直传到菩提达摩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到中国来传法,他既是西天的第二十八祖,也是中国的初祖。

相传,达摩的圆寂,让南朝梁武帝萧衍忧伤不已。梁武帝撰文颂扬。

传说达摩来到中国,梁武帝请他到金陵(今南京)问道。一见达摩,深目高鼻。梁武帝问达摩,自己造寺庙、抄佛经,有多少功德?达摩说没有功德。梁武帝自然不爽,两人言语不契,话不投机。后面的传说更加神秘荒诞,达摩告别梁武帝,到了长江岸边,不知道怎么样渡江,于是喜欢玩神秘的后世文人便造出了“一苇渡江”的传说,意思就是达摩有无上法力呗。就是说,达摩像一个轻功深不可测的高人,随手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只见那芦苇瞬间化作一叶扁舟,达摩潇洒地吹着笛子,笑傲江湖,翩然过江,来到了北魏都城洛阳。

“一苇渡江”的传说,并非来自民间,而是来自克勤禅师在《碧岩集》中的“正经”记载。相比于禅宗的深不可测,儒家更喜欢“严谨”的学术考证和解释,唐代大学者孔颖达解释:“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面渡,若桴筏然,非一根也。”“一苇”并不是一根芦苇,而是一大束芦苇。这么说有什么证据?证据就是《诗经》里的一首《河广》,诗中说:“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诗经》是经,既是经,还用得着怀疑么?这就是过去儒家学者的“严谨”。

胡适先生在《菩提达摩考》中这样评价梁武帝和达摩的谈话:“这一件故事的演变可以表示菩提达摩的传说如何逐渐加详,逐渐由唐初的朴素的实际变成宋代的荒诞的神话。”

7. 我们会害怕生死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还有世界,未来还有人生。

为了卫生,也是为了环保,林清玄在舟车劳顿之后,即使住五星级酒店,也几乎不碰酒店用品,而是用自带的香皂洗澡。他的背包里装着毛巾、牙具、香皂、洗发液等等。

林清玄去世后,圓神出版社在社交平台发布《林清玄家属致读者的一封信》,悼念刚刚去世的林清玄,称“你只是换了个地方居住”。信中援引林清玄的话说:“我们会害怕生死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还有世界,未来还有人生。佛法难闻今已闻,人生难得今以得。人的身体很难得到,现在已经得到,要用来好好修行。如果你知道生跟死之间,就好像你移民去美国,虽然这里的人看不到你了,可是他们知道你很安好,因为你在美国。如果你相信佛法,就是说你在这里和大家处得很好,有一天你不在,我们不会悲伤,因为知道你去极乐世界,或者你去了琉璃净土,你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居住。”

其实生跟死没什么两样,在我看来就是这样子,就好像移民或者搬到别的城市居住,总有相逢之日。

林清玄生前好友,大陆版权代理人曲小侠证实,先生的死因是心肌梗死,“事发非常突然,前一天晚上还好好的。”

也许,冥冥之中,林清玄有感觉。也许,只是巧合。2018年12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林清玄最后一本散文集《人生幸好有别离》,书中篇章,大多与“别离”有关。“生死离别”为人生大事,是每个人难以逃避又常常充满困惑的论题。书中传达了林清玄面对别离时“既感伤又豁达”的态度,可以说是把自己的生死观都写进了这本书。早在2017年的一次活动上,他也曾说到“生死离别”:“林清玄有一天一定会死,假如晚上会死,早上我还会在写作,我的书会和你们相伴。”

对“人生的不确定”,林清玄的看法是:“生命中一些遭遇是可控的,一些是不可控的,你在很小的时候就要有这种体会。” “我常说生命中不能缺乏游戏、生活的路是很长的,其实每一个转折都是好的,努力向前就对了。”

2019年1月23日《健康时报》客户端发了一篇文章:《痛心!65岁台湾作家林清玄突发心梗离世!五大症状需警惕》。文中说:急性心梗真的如此可怕吗?急性心肌梗死是人体心脏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施鸿毓表示:我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不典型的先兆症状没有得到患者重视,等到突然发病,救治不及时就容易造成致命危险。

什么是征兆?如果把征兆定义为心梗发生之前的明显身体不适,那的确是有一部分患者所感受不到的。临床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发生前,患者可能会出现较以往更加明显的、频繁的心绞痛。这种心绞痛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用药难以缓解。另外,患者在发病前,还可能有乏力、嗜睡、消化不良、头晕等全身症状。

那么,突发心梗前人体有何征兆呢?大家知道,心梗一旦发生就是十万火急,近半数人都没有进医院的机会。因此,突发心梗前症状的识别至关重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通过《北京晚报》[6]对读者提醒,绝大部分人突发心梗前有预警征兆,比较典型的症状为胸痛。胸痛是心梗发作前的重要表现,总结起来大概有几种,一是病人胸前区呈阵发性疼痛,多因劳累、激动、生气刺激引发,以往未出现此症状,属1个月内新发,此时需要提高警惕,有可能是心梗前症状。二是原来有过心绞痛病史,如果近一个月内胸痛症状加重,或者胸痛频次增加,程度更重、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用药效果不如以往,也要警惕心梗发作。另外,当静息时、或夜间睡眠中突发胸痛时,往往表明冠脉斑块不稳定、或存在血管痉挛,需尽早就医,处置不及时易发心梗。张海澄医师提醒:无明显诱因的胸痛突然发作,同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或突发心前区憋闷、心慌、乏力等症状,也须及时就医。除了以上典型胸痛症状,心梗发作前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非典型症状,如上腹痛、牙痛、左肩臂痛、后背痛等。

近几年心梗发生的年龄趋于年轻化。张海澄医师告诉记者,20多年前他在门诊和病房很少见到40岁左右的人患心梗,最近几年却是越来越常见,其中不乏30岁甚至20岁的心梗病人。推测心梗发作年轻化的原因与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关,如吸烟、运动少、精神压力、饮食中过多摄入高胆固醇高油脂高糖成分等。

心绞痛的发作通常不超过15—20分钟,用药即可缓解。如果不能缓解,既往又有冠心病病史,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可以让患者保持镇定,平卧或背部有倚靠地坐着,避免活动、激动等刺激,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拨打的电话不要再占线,以免急救人员联系不上),以便得到及时救治。

同时给患者测量血压(或自测),如果血压不低于90/60毫米汞柱,且伴有压榨性典型胸痛,或伴有上腹痛、颈痛、牙痛等不典型心梗症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5—10分钟如无效再服一片,总量最多不超过三片。确定无出血倾向疾病者,可以嚼服300毫克阿斯匹林,起到抗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进展等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冠脉支架做好了准备。家中有氧气的,尽快让患者吸氧。

秋冬交替时气候转凉,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偏高,心率加快,原来有心律失常的人常在此季节复发,来门诊调血压用药的病人明显增多。张海澄医生表示,入秋天气转凉后逐渐进入心梗、脑梗高发期,这与人体活动少、高脂食物进食过多以及寒冷对人体心脏和血管的影响有关。

“心梗”也是隐喻,我们应该用心呵护这个藏着神的心。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中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学哲学之宗”。 《黄帝内经》关于心神的论述是认识生命之神的门径。神为生命之本,而非思维意识。《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有云:“心藏神。”《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即心主神明,是指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心主神明”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观点,“心主”是生命活动的主导方式,“神明”是生命之神的和谐致用。“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主明则安,不明则病。各种疾病多与心神有关,诊治之道在于调和心神。中医诊治之道的最高境界在于神诊与神治。“心主神明”,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随着西方医学神经大脑学说的传入,中医界也提出“脑主神明”乃至“心脑共主神明”的见解。

“心主神明”有两层意思,一是心脏的重要作用是为全身供血,这是物质层面;二是“心为君主之官”。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心主管各种心理、心情,这是精神层面。因此,中医所讲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中,除“喜”字外,都用“心”字作为偏旁部首,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造字时代,就已经明白心脏参与了心理状态、情志活动。

古人对心的认识是来源于君主观、整体观念、阴阳观的运用。在先秦汉语中,心的含义大约有九个意思,分别是指:君主之心,舍智之心,感情之心,能知之心,道德之心,欲求之心,本性之心以及性格之心。

庄子认为:修心的目标就是“心如死灰”,修心的途径是“心斋”“坐忘”,即屏除世俗的欲望、观念、价值,使心灵恢复质朴而又自由超脱的状态。在庄子看来,“心”是祸福的根源;人心的淳朴是天下太平的保证,庄子强调心的虚静。心的虚静,其最高境界是:“心如死灰。”没有功名利禄,也没有仁义礼智之类的观念,即物我两忘、心物合一,心恢复了本来的自然、淳朴、清静。到这个境界,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境。

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心”由“心脏”引申出“思维器官”和“中心”两个意思。

《济生方》里有个归脾汤,是中医十大名方之一。由元肉、酸枣仁、白术、茯苓、黄芪、炙甘草、人参、木香、当归、远志、生姜、大枣组成。归脾汤从心脾两脏治疗,能气血双补。方中以黄芪、人参、白术、甘草之甘温补脾益气;以枣仁、远志、茯神宁心安神,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用木香行气舒脾,以使补气血之药补而不滞,得以流通,更能发挥其补益之功。原方在临床应用时,还需加生姜3片、大枣2枚,意在调和脾胃,以资生化。就全方的配伍特点来看,本方虽是心脾同治,但重点在治脾,因为脾是气血化生之源,补脾即可以养心,且脾气得补,则血行得到统摄,方能引血归脾,其方名为“归脾”寓意可知。另外,本方虽是气血并补之剂,但重点在益气生血。方中黄芪配当归,即寓有当归补血汤之意,使气旺血自生,血足心自养。归脾汤方证的核心脉证为:心悸、健忘、头晕、失眠、舌淡、苔薄白、脉细。核心药物为:白术、茯神、黃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

归脾汤侧重在心脾,用治脾不统血之血液妄行、心神失养诸证。原方用于治疗由于心脾两虚、心失所养和脾不统血所致心悸怔仲、失眠、健忘、盗汗及便血、崩漏、带下等症。归脾汤妙治咳嗽可不可以?当然可以。比方说,患者思考用脑后较长时间咳嗽、睡眠不佳、神疲乏力,那么,用调补心脾之法,处以归脾汤加减,患者神疲乏力、睡眠就能好转,咳嗽明显减轻。“有是证用是药嘛”,中医的关键在于辨证,只要患者出现了归脾汤证,用它就没有问题。《素问·咳论》中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中医认为,肺居至高之位,为五脏之华盖,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外邪侵犯,皮毛受邪,邪束肌表,内从其所合,肺气不宣,清肃失职,气道不清,痰涎滋生,就会产生咳嗽。所以中医认为“治外感宜解散”。中西医在理法方药上有着很多的不同,中医认为:“感冒咳嗽忌用止咳,愈止则邪愈不透,咳愈不宁。”“治表者,药不宜静,静则流连不解,变生他病,忌寒凉收敛。” “肺为娇脏,太寒则邪气凝而不散,太热则火铄金而动血,太润则生痰饮,太燥则耗津液,太泄则汗出而阳虚,太涩则气闭而邪结。”如果用中医的眼光来看西药,在某种意义上说,抗生素可以视为寒凉药,静脉点滴的液体可以视为增液药。在中医看来,只有在肺热壅盛的时候(相当于肺炎等病高热毒血症期),才是静点抗生素的最好时机。

患者咳嗽病在心脾两虚,内邪犯肺,这个时候单纯治肺止咳恐怕没有效果,如果调补心脾、清除内邪,用归脾汤可迎刃而解、一举取效,从而使痼疾得愈。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就是说,所有的痛、痒、疮,都和心有关系。比方说,有的孩子过敏性体质,辨证之后,给他开方:龙胆草10克,黄芩12克,山栀9克,五味子10克,泽泻12克,防风15克,乌梅12克,银柴胡10克,蝉蜕6克,连翘8克,丹皮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8克,生地10克,柴胡10克,生甘草6克,白僵蚕8克,姜黄6克,制大黄3克,升麻2克,羌活6克,荆芥8克,杏仁9克,桔梗9克。4付。日一剂,水煎服。这是从肝经入手来治疗的。从心经入手可不可以?需要辨证,但是,有一点,用音乐辅助治疗,对心神的安静大有好处。药的繁体字“藥”,下面是一个乐字,所以,音乐是灵魂最好的药。我的老师梁化一就用外洗法来治疗皮肤病:夏枯草40克,鱼腥草30克,白鲜皮15克,蛇床子10克,连翘15克,薄荷15克,地肤子20克,蒲公英50克,银花15克,外用,煮水洗澡。只要辨证准确,效果就相当不错。我觉得这方的背后其实有一个隐喻,就是给心“洗洗澡”,让心灵宁静。有个女士用了化妆品过敏、每天脸红但皮肤不痒,梁老师就用制附子加减治愈了,其方为:防风10克,薄荷10克,连翘15克,银花10克,桑白皮20克,太子参10克,丹参15克,黄柏10克,茯苓15克,砂仁15克,甘草8克。服二副,煮15分钟。然后,又经过调整药方,再让患者吃了一副:制附子10克,白芍12克,白术15克,连翘15克,银花10克,蝉蜕8克,桑白皮20克,太子参10克,丹参15克,黄柏10克,茯苓15克,砂仁15克,炙甘草10克。吃后,过敏情况大大减轻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论述“心”的时候提道:“在色为赤,在窍为舌。”古人还提道:“舌为心苗。”舌是心的窍,但苔就不是了。苔白色那一层苔,不属于心,分寒热燥湿。

去年春节期间,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发她的囧途:三亚到海口驾车往常3小时,今天4小时,你问为啥?车行半程没油了,熬到油站心花怒放,加满油一翻包没有钱,抱歉也没有卡。此时还是保持淡定的,问可否微信支付?答复说,油站规定过了12点不可以,好说歹说总算同意转给个人(毕竟油也吐不出来啊)。此时拿出手机,竟然显示黑屏。没电。再问,可以等我充电吗?答复说,可以。暗喜。接着翻包,这回不淡定了,没有充电用的线啊。再问,可以借线吗?答复说,没有合适的线。于是我,不,是我们,就大眼瞪小眼地等,等啥?等一个半夜加油又有手机线,外加人品一流、愿意牺牲10分钟、等你充电的“好人”,等啊等……我们就在那里谈人生、谈理想、谈过年哪里的鸡肉好吃,就差没谈恋爱了……

这个时候,如果换了林清玄,他定会学着禅宗,看一朵花,观一片云,然后悟出某种道理。

公元1182年至1192年,南宋词人稼轩先生(辛弃疾)在江西上饶北灵山下的带湖落职闲居,十易寒暑,他怎么打发孤独和寂寞的呢?他在醉卧中忘情地“竹根流水带溪云”。 乘兴而来,踏月而归,一日清赏,可抵十年尘梦。而空山寒梅,得此人相对,亦可免寂寞矣。他写了一首《临江仙·探梅》这样表白心迹: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他说自己老了,惜花之心虽已减,但爱梅之情依旧浓,寻梅直至溪山深处。一枝梅花先报春,毫无“职业花儿”的惯常姿态,全然是雪之精神。到这山水幽静处,饱餐梅之秀色,为它写下新诗佳句。竹林下流水带走水上云。酒醉中全然记不得,回家路上已是黄昏。稼轩先生卧枕竹根,仰观流云,耳边溪水溅溅,梅花清香沁人,人间是非,一时净尽。

傅青主有诗描写花香:“望草迎风舞,山花带露香。”稼轩也写花香,不过,他只喜欢梅香,他说:“胜向空山餐秀色。”梅之秀色若可餐。晋人陆机在《日出东南隅行》中这样写道:“鲜肤一向润,秀色若可餐。”杜甫在《佳人》中说梅花比佳人秀色更好,“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有人读“林清玄”是因为心境,比如被“一支蜡烛如果没有心,就不能燃烧,即使有心,也要点燃才有意义,点燃了的蜡烛会有泪,但总比没有燃烧的好”之类的句子吸引,感觉有一阵清风吹散心灵的尘埃,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有人读“林清玄”是因为高考。周围的同学都在说:林清玄的文章是《读者》风格,很适合高考的议论式作文。于是,即使不喜欢林清玄文学的人,也痛下决心,到书店买一本林清玄的书。

有人在林清玄那里读出了清凉味道,感觉他的文章有清凉散的功效,对于有内热、浮躁的读者有些益处,虽然那也许只是扬汤止沸。要釜底抽薪还是得去啃读经典,也就是让林清玄得到清凉的那些书,比如先秦庄子、韩非子的书,汉代司马迁的书,晋代嵇康的书,唐代柳宗元的书,宋代苏东坡、欧阳修的书,但中学考试壓力大,没有时间读经典,于是,林清玄就成了读者与经典的桥梁。

也有人在林清玄那里读出了甘草味,他就像一味中药——甘草。甘草,性平味甘,气微,甜味特殊 ;归心、肺、脾、胃经,无毒;可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本草正》中记载:“甘草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其可随气药入气,随血药入血,无往不可,故称国老。唯中满者勿加,恐其作胀,速下者勿入,恐其缓功,不可不知也。”

张爱玲的小说太浓烈,读多了,便有些害怕或者尖刻;读多了汪曾祺的小说,小小年纪就忘记了什么是伤春悲秋风花雪月;读多了贾平凹的小说,又觉得过于古朴,少了这个年龄原本该有的性情,早早进入“人书俱老之境”;读多了董桥的小说,容易被那种过于求趣而“作”感染,自己写的作文也开始“不自然”起来,骨子里也生出媚来;读多了萧红的小说,又感觉文字太沉,心里生出哀鸣。

这世上不知道有多少书是不必读的,它根本就不该生产出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你如果从表面看,王羲之颇似道家,相当超脱的,但你细读品读,像喝茶一样,到了第三泡,才知道王羲之讲的是生死之大事,他写得很深沉,也很开阔,但整个基调并不悲凉。

有人说,林清玄的文字不能多读,多读生腻;而且写得太多,并不是好事。我不完全同意这个说法。林清玄的文字并不是简单的佛系鸡汤文,他虔诚信佛,他真诚,不装,一如他的相貌,并非画中仙,林中翁,就是个其貌不扬的普通人,前额已秃,后留长发。他的文字中那种娓娓道来的自如,其实是心的流淌。他的文字美而不俗,他有诗意,他经常温着一壶月光,对读者倾诉。像“生命里偶然的欢喜、悟、心灵的光,就像鸽子麻雀突然来到我们的窗前,当它们飞走的时候,我只要保有那种欢喜就好了”这样的句子,是相当有灵性的。像“谦卑的心是宛如野草小花的心,不取笑外面的世界,也不在意世界的嘲讽”之类的话,饱含心的菩提。

所以,林清玄的文字陪伴着很多人的青春期,并非偶然。

参考文献

[1][4]李炳海,侯文学,刘宁 注评. 古文观止[M].沈阳: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211,472.

[2]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13.

[3]季羡林.回忆陈寅恪先生[J].书摘,2015(6):45.

[5] 林清玄. 人间有味是清欢[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82.

[6] 田晶. 突发心梗前人体有何征兆[N].北京晚报,2016-10-13.

猜你喜欢
林清玄
精彩人生的秘方
最好的老师都是“骗子”
林清玄出版《莲花开落》
林清玄不平凡的人生
林清玄的爱情
台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
林清玄出版《莲花开落》成名
林清玄与漂亮女生
为梦想逃婚的林清玄
古龙笔伐林清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