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锦峰
摘要:在新课标深入落實的背景下,通过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学速度过快,虽然内容丰富、主题鲜明,但是小学生大脑的记忆能力有限,在诸多知识的积攒下,大脑长期处于饱和状态,缺乏自我思考的空间。这种情况下,看似课堂效果良好,但实际上并不真正有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因此,小学语文课堂的课堂等待就显得格外重要。文章就小学语文课堂等待的必要性,以及提高课堂等待的有效性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等待;有效性;必要性
学习是一个充满价值判断的过程,学习的过程需要等待。面对问题时,学生刚开始会有一个窥测解题方法的尝试阶段,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长期的知识学习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疲惫的心态,脑容量饱和,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效率较低,不利于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面对问题时窥测方向的过程,这是很重要的学习环节。课堂等待的真正意义是使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完善,如果忽略了这一过程,则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思维品质的形成。
一、课堂等待的必要性
课堂等待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留有剩余时间,不急于追求结果,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对知识进行理解、消化和吸收,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1.课堂等待是一种思维上的等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等待意识,等待学生的恍然大悟,等待走神的学生缓过神,等待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上的等待,是对反应稍微缓慢学生的帮助,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理清思路,是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目标的根本。
2.课堂等待是一种情感上的等待
教学过程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交流的基础。课堂等待的时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时间,能够使学生表达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整体把握。只有将情感交流赋予课堂,才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等待更是一种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需要学生总结整堂课的知识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完成教学目标,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巩固,这是学生领悟与提高的方法。另外,教师解答学生的提问也需要相应的时间。
二、课堂等待的应用探究
1.应用课堂等待,开展疑问课堂
小学语文教育面向的对象是小学生,考虑到他们年龄较小,心智等方面的发展还不完善,但是却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很多事物都充满疑问。兴趣可以促进人们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时期,在相对单调的事物上注意力不集中,面对枯燥乏味的教材,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丰富的语文知识具备整体的把握的能力,掌握建立人际关系的基本技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好应用课堂等待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产生不良情绪,缓解学生在长期学习中的疲劳感。在课堂等待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教师可以制造悬念,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与探索,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教学《小鹰学飞》这篇课文时,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鸟,去探索身边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五分钟的时间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回答这几天观察到的有趣现象,以及教师给出的问题答案,然后再详细讲解课文,与学生共同进一步地探索,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明显提高。
2.应用课堂等待,优化情境教学
语文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思考与实践,并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从当下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考能力都不理想。因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在讲台上一味地讲授,单纯地将知识讲述出来,学生听得也非常乏味,很少能真正掌握知识,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故事类型的教学内容有较高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创设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
3.应用课堂等待,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课文的故事性,充分利用文章的发展情节,制造相应的悬念,让学生当编剧,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爱听故事的特点,满足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我真希望》这篇课文时,教师利用课文中诸多的描述语言,用不同的语气去阅读课文,同时挑选几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所思所想,丰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内涵的感受。
小学语文课堂等待的益处很多,即使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教学目标与预期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但是我们仍然要学会等待。乐于等待,这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留下思考和创造时间的基础,也是学生思维培养方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