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小丽
摘要:语文一直是我国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而小学语文又是义务教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中。当前,新课程的实施,带动了一批新的语文教学方法的出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运用在小语文教学当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逐渐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本文立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着重探讨了生物导图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推动思维导图在教学中更为广泛的应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
关键词:思维导图;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法;运用
1 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
思维导图的提出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对教育事业的进步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思维导图的内涵基本是指一种依靠图形来记忆的形象化思维方式,主要的通过一个关键句或关键字的对理解记忆的内容进行提取与整合,最终以形象化的思维呈现出来,以实现所要达到的目标[1]。就我国来说,对思维导图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至今,已广泛运用到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当中。思维导图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它可以通过颜色、人物、音符和食物等诸多辅助性的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与学习课本知识,这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下的一次突破性的发展。
2 思维导图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常见形式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存在以下几种常见的形式。(1)人物关系图。该图主要是在进行简单叙事文中运用,尤其是人物较多的课文,可通过画人物关系图,帮助学生梳理人物关系,使故事情节的展示更加直观、具体。(2)事情变化图。此图主要在人物不多的叙事文中运用,依照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逻辑顺序,提取关键词,画出事情变化图,从而实现以简单的语言来复述课文的目的[2]。(3)时间推移图。此图是运用在有明显时间变化的叙事文中,通过时间词、时间轴组成的时间推移图,能够有效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概括內容。(4)中心发散图。此图主要运用在说明文中,以文章主题为中心,寻找有效的关键词,逐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在《灰雀》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灰雀为主题,在课文各段中圈画与灰雀有关的关键词语,从而让学生了解灰雀一些特点与生活习性等,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
3 思维导图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3.1思维导图在复述课文中的应用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课文是需要学生复述的,而对学生复述的要求是能够复述故事、复述课文和讲故事等,由此可知,复述对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有助于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的统一[3]。如,在《蒲公英》一课教学当中,由于课文中出现的人物较多,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很难理清文中的人物关系。像课文中出现的太阳公公、沙漠、徒弟、小降落伞等教师可教授学生在思维导图下,将课文中出现的事物以关键词或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好直观、清晰的理解课文。与之类似比较简单的,但是任务众多的叙事文章,教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以更加直观、简洁的帮助是理清人物关系。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复述教学中,思维导图中还有很多方式可运用在实际教学中。人物不多的叙事文科指导学生利用事情变化图,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与结果,指导学生提取关键词,以简练的语言来复述课文。对比较难理解的说明文,可采用中心发散图,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而概括总结每段文章。而对有明显时间变化的叙事文,可以利用时间推移图,及时把握时间的层次,以掌握整体的文章复述。
3.2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教学的内容比较复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所阅读文章的中心内容进行总结提炼,然后利用图形将所阅读的文章内容进行转化,加深学生对阅读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4]。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尤其适用在说明文、诗歌以及文言文的阅读上,可以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
结语
总之,思维导图的语文教学方法适用于现阶段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知识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思维导图与语文阅读、复述、写作有效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郑素华.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9(02):22-23+25.
[2]万宏珍.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思维导图的开展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61.
[3]郑智勇.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方法初探[J].当代教研论丛,2019(01):56.
[4]宁玲.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8(3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