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经典阅读

2019-09-10 07:22:44朱东怀
家长·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

朱东怀

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技能,使学生更好地思考与探索,能够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学习视角,帮助学生打下夯实的学习基础。如何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并提出如何将语文教育与经典阅读有效融合。基于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的经典文章,经典文章对于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例如古诗词以及古代名著、人物事迹与寓言故事等等都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熏陶作用,为学生构建了知识的海洋,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勇于专注经典课文特点,引导学生读懂字面意思,并且要了解文章内涵,进一步强化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的意义

重视传统文化,加强经典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经典体现出文学文本作为历史事件对当前主题在美学维度上的重要影响,也体现出文学文本对于历史的穿越。经典具有根本性与权威性、典范性与神圣性等众多特点,经典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以及丰富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并深入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经典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经典作品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日后学习以及外在事物认知树立正确的引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人生观,为学生的人生路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现状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通常难以静下心来进行经典书籍阅读,尤其是年轻教师,即便有时间阅读,但是数量较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底气,也缺乏教育学生的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年龄特点以及人生阅历有所不同,所以部分教师与学生的阅读书籍兴趣爱好有所不同,例如教师喜欢阅读哲理性较强、文学性较强的作品,而学生喜欢阅读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作品,特别是生动趣味的童话故事。由于存在阅读差异性,所以导致教与学存在不协调情况。

再加之受到小升初的教育压力,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空余时间进行经典阅读,所以也无法凭借经典阅读进行修身养性,由于教师面临着升学压力,也并没有精力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精力放置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却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也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经典阅读

(一)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由于阅读是运用学习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和思考,教师要让学生喜欢听故事,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动力。教师要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名著引入课堂中并向学生进行介绍,使学生在聆听故事的同时对经典性的阅读读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逐步增强学生在阅读当中的理解能力。教师也要使学生回归原著当中,在原著中寻找更多的语文知识,并且引导学生在阅读当中学会积累和探究,强化学生在思考当中的学习动力。

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思维上进行逐步完善和优化,提升学生的思维丰富性,使小学生在阅读经典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也要在此过程当中尊重学生的观点和看法,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学习活动中,强化学生对于文章的把握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班级黑板墙以及文化走廊的创作结合经典性的阅读文章,使学生在文化走廊当中能够有所学习有所思考。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经典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并且引导学生在活动当中树立读书的动力和热情,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提供学生阅读教育平台

教师要帮助学生在阅读当中推荐相同的读物,使学生在阅读好书的同时,能够学会深入性的思考和探索。教师也要在阅读教学活动当中引导学生学会写读后感,通过对书进行综合性的思考和回忆,能够及时增强学生在阅读当中的理解能力和探究意识。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评论经典阅读素材当中的人物以及故事情节,使学生在故事情节分享的过程当中能够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动力。例如学生在观看《三国演义》时,评价曹操“世之枭雄”,并且学生能够对《三国演义》当中的各种人物进行自己观点的陈述,学生在讨论的过程当中能够互相交换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不断强化学生自身的阅读学习动力和传统文化知识的获取能力。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三国演义》知识时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探究,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和探索,逐步提升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做学生的真实听者和读者

教师要尊重学生在阅读当中的心得体会分享,并且根据学生在发言当中的表达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教师要保持积极的态度进行教育教学的引导,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做学生的好朋友,使学生能够充分信任教师,并且在交流的过程当中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也会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评价和质疑,谈一谈自己在阅读学习当中的观点和看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学习基础和语文思维能力。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在阅读当中体会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特点,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论语·微子》,其中有一段“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一段”,教师也可以使学生思考孔子和接舆如果会产生对话,状况会是怎样的呢?使学生深入了解孔子个人的处境和思想状态,从而逐步提升学生对孔子的认识,增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责任感和学习动力。

四、结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总结得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经典作品,进一步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同时教师也应当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做学生的忠诚听众才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后经典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责编  唐琳娜)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18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