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娟
摘要:目的:探讨患者高血脂对血常规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7年11月期间来本院体检的老年人中选取50例高血脂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资料,另选取同时间段体检的老年人中选取50例血脂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资料,均行血常规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白细胞(WBC)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红细胞比积(HCT)及血小板压积(PC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者高血脂对血常规的白细胞检测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白细胞假性增高和分类异常。因此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对仪器报警散射图异常或不分类的标本,应行涂片镜检,提高诊断价值。
关键词:高血脂;血常规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121-002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丰盛,而高血脂的人群也是越来越壮大。在人体内血脂以血浆脂蛋白的形式存在,部分脂蛋白增高的患者血浆会有不同程度的浑浊。SYSMEX XT-1800i对于血红蛋白的检测采用的是SLS血红蛋白检测法,遵循Lambeg-beer定律,从理论上来说血浆浊度会影响HGB的测定值,也有文献报道乳糜血或者脂血会影响血常规的检测。为验证这种影响的严重程度,特选取高血脂和血脂正常的体检病人做血常规检测进行比较,试验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仪器、试剂、器材 选择SYSMEX XT-1800i血常规检测仪器进行检测,采用配套稀释液、清洗剂、溶血剂、质控液等,每日质控合格后进行常规样本的检查。
1.2样本 选取2017年10月-2017年11月期间来本院体检的老年人中选取50例高血脂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资料,另选取同时间段体检的老年人中选取50例血脂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资料,观察组男患者27例,女患者23例,年龄在50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44±6.07)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在50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34±4.85)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ml,EDTA-2K抗凝,混匀后送检。
1.3检测方法 白细胞(WBC)用流式细胞计数法,红细胞(RBC)用鞘流DC检测方法,血红蛋白(HGB)用SLS血红蛋白检测法,红细胞比积(HCT)用RBC累积脉冲高度检测法,血小板(PLT)用鞘流DC检测方法,血小板压积(PCT)则根据血小板直方图算出。
1.4观察指标 血常规检测指标包含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红细胞比积(HCT)、血小板压积(PCT)共6项。
1.5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为P<0.05.
2结果
分析表1可知,观察组白细胞(WBC)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红细胞比积(HCT)、及血小板压积(PC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血常规检测因其方便、快捷、经济的特性,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排除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高血脂作为临床常见的现象,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在SYSMEX XT-1800i上,血红蛋白(HGB)的检测也是采用的光电比色法,理论上说脂蛋白的含量会影响检测的结果,然而数据显示结果并无统计学差异。原因可能是因为以下两点:其一、测定时血样是经高倍稀释后进行的;其二、溶血剂中的活性剂对血浆脂蛋白具有较强的溶解和破坏作用。在SYSMEXXT-1800i上,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红细胞比积(HCT)采用的是鞘流DC检测方法,样品经过大量稀释后依次经过小孔中心,在此操作下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生物大分子对红细胞的聚集性和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微弱。有学者指出:脂血标本在有BASO通道的血细胞分析仪上,表现为该通道WBC计数结果明显升高。亦有文献表明,脂血标本分别在Advia2120和XE-5000的Perox/Baso和Diff/Baso散点图上出现异常,使得白细胞分类结果异常或者不能给出分类现象SYSMEX XT-1800i同样具有BASO通道,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白细胞(WBC)比对结果P<0.05,差異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高血脂患者对白细胞检测指标的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白细胞假性升高和分类异常,因此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对仪器报警散射图异常或不分类的标本,应行涂片镜检,提高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