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福玖
摘 要:深度教学是评判一个教师具有较高学科专业素养的重要依据。在语文新课程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深度教学,需要从深入理解语文课程的理念,深度开发和整合教材内容,深刻解读文本和研制教学策略几个方面提升语文专业素养。
关键词:深度教学 专业素养 课程理念 教材 文本解读
有深度的语文课既是吸引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体现。然而时下由于很多老师缺乏专业素养,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是对语文课标和课程理念研究和理解不深入,泛人文化倾向和过度不恰当的活动把语文课上成了非语文课,比如有老师在上《背影》时将学生引向讨论“父亲”违反交规问题,有老师上《孔乙己》的时候安排对孔乙己偷书进行模拟法庭审判的活动;二是对教材的研究不足,对语文教材资源开发不足,只是按照编排一篇篇地进行教学,缺乏对语文教材进行系统研究、开发素养,不能使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所体现的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形成一个连续的教学系统,导致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不能在系统的教学中呈渐进式的增长;三是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和素养欠缺,过度依赖网上和教参资料,无法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进而导致无法开发出有效的符合自己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活动中很难引导学生生成新知,比如教师对文本的文体研究不足,没有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文体文本特点及教学内容进行过深入研究,都采用一种样式实施教学,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区分不同文体作品的特点,无法形成相应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
上述这些问题会削弱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想要追求深度教学的理想,必须要提升学科专业素养。
一、提升深入理解语文特性和语文课程目标的能力
不断深入研究和理解语文的本质和语文课程的目标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实现深度教学的基础。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教学要干什么?不回到原点,从根本上研究和理解这两个问题,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面将失去方向,极容易将语文课上成上成政治课、德育课、音乐课、美术课、多媒体演示课等背离语文特性和课程目标的课型,无限扩大语文课的外延,让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
一是不断寻求自我对“语文”的本质属性的理解。只有准确理解语文是什么,才能准确明晰语文课要教什么。赵福楼在《语文核心素养的五个着眼点》中说:“要着眼于语文学科的独有特点,体现学科基本属性。语文学习的核心圈,内核是语言层次;第二个层次是文章和文学圈子;第三个层次是文化和哲学层次。”[1]但不管是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语言文化,教师自身都需要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语文的本质属性,明确语文课的方向。本文认为语文学习是以言语作品为载体,以对语言的感受和品味为切入点,涵养和提升学习者的审美判断力、思想辨识力和文化生命融创力。基于对语文特性这样的理解,以《雨巷》的教学为例,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将“雨巷”实化为大革命期间戴望舒革命心路历程的迷茫等,都是属于偏离语文特性的教学。在课堂上面,教师应该将“雨巷”作为一个审美对象,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味语言回环往复的音韵美和意象的独特隽永,进而引导学生品味其呈现的审美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力。
二是不断寻求对语文课程目标,尤其是对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深入研究。从学校教育的层面看,语文是以学科和课程的身份存在的。语文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众多课程中的一门课程,承担着落实国家教育教学方针的目的,而作为一门学科,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任务、氛围、施教者、学习者、凭借的资源等问题都需要以对语文课程目标的深入理解为前提。因此教师不能脱离国家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要求,需要对语文课程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将语文课程目标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实现精准化教学。首先是深入研究如何在语文课堂上面通过语文学习实现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其次是深入研究语文四大核心素养如何细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再次研究不同语文课程目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才能深刻实现,最后是深入研究语文课程改革的前言动态和理论成果,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成果。
对于语文的特性和语文课程目标的深入研究是语文课实现深度教学,避免走向非语文教学的前提,教师也才能更好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课程设定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才能走向深化。
二、提升深入开发和整合教材内容的能力
语文课程的目标需要通过教材达成,语文课程内容需通过教材呈现。教材的编写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意志和价值观,尤其是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更是承载着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深度教学不能脱离教材去进行没有根由的创新,而是要认真研究教材,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开发和利用。
一是宏观上把握教材的脉络走向,形成明确的阶段教学内容。要对册与册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进行有机地连接,将课程总目标细化到每个阶段教学中,将学生需要掌握的不同语文知识和需要获得的语文能力分化到每个阶段。因此深度教学不是点上的深度,而是体现在一个连续性的动态增长的过程中的。比如高一的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语感和感性审美,那么高二的语文教学就需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个性化阅读和批判性阅读的习惯。学生只有受到这样的阶段化训练,才能实现语文学习的深化。另外,按照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新教材以“学习任务群”方式构建教材体系的要求,语文教师更是要有研究不同学习任务群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意识,要对看似零散、繁复的不同任务群进行整合和贯通,在课堂教学中追求任务群内部内容教学的一致性和不同任务群内容的互补性。
二是借助教材开发适应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去知识化倾向严重,语文教学的“反知识”立场有一定道理,但其弊端也逐渐显现,比如学生因为没有相应文体的知识修养,读任何文体作品都用一种固定思维方式,阅读效果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通过知识来建构自己的学科內容,没有知识支撑的教学和学习会让我们的课堂存在先天的缺陷。对语文知识系统的质疑和对知识教学方式的批判并不是说语文教学不要知识,而是语文课堂需要用什么样的语文知识来支撑教学,帮助学生促进深层学习。
语文知识之所以遭到排斥,是因为以前的语文知识陈旧,不成系统,多是现象知识和事实知识,甚至是被公认的“伪知识”,比如潘新和教授对议论文“三要素”的批判就如此。学生也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这些知识,导致语文学习兴趣降低。比如《荷塘月色》一课中有大量的修辞手法运用和大段的景物描写,大多数教师教学时只是让学生归纳有哪些修辞手法,景色描写有什么特点,这些学生初中就已经掌握的知识,到了高中还在这样教,显然这样的知识的教授方式对深化高中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深入学习没有什么实质作用,课堂教学效率很难得到提高。那么,在“知识类型”概念的启示下,教师想要追求课堂的深度教学,就需要深入研究和利用教材,开发指向学习目的和方法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开发学生如何确定学习任务和学习程度的知识。[2]比如阅读实用类文本,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让学生明确实用类文本需要阅读什么,如何阅读,有了这样的语文知识做引导,学生的阅读才更具针对性,阅读实用类文本的效率才高。
三、提升深刻解读文本和研制相应教学策略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整个语文教育的核心,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合适与否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由于语文的教学内容不是直观呈现的,隐含在教材所选用的具体的言语材料(文选型教材主要隐含在所选择的经典篇目中)中,因此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来共同开发。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在充分研究课程目标和教材基础之上,在备课时通过对教材具体文本的解读来确定教学内容。孙绍振教授在给《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作的序中说:“每一篇课文的解读,每一堂课的教学,都以期唯一性、不可重复性为生命。”[3]而该书作者赖瑞云教授则更直接提出语文学科改革的突破口在文本解读。因此文本解读的深刻与否直接关系到每一堂课是否能保持其唯一性和深刻性。换言之,教师的文本解读专业素养是决定课堂深度教学的关键。
文本解读的“深刻”不是追求文本解读的奇、偏、怪、难,而是在更高层次追求与语文的特性和课程目标的创造性吻合,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高语文素养。教师提升文本解读专业素养的目的不是显示教师自我的文本解读能力的高和强,而是通过解读确定更具深刻性的教学内容,并形成相应的教学策略,寻找到指引学生阅读文本的钥匙,建立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桥梁,使学生能从文本中收获新的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以《桃花源记》的教学为例,浅层次教学主要集中在对文章字词梳理、归纳桃花源的美及表达的作者的情感等方面。但是笔者仔细研读文本发现,作者在对桃花源的山之美、水之美和人之美进行描写时,又写出了一个隐藏在美丽桃源之外的对立的“世界”:通过写桃源主人避难的讲述意在给读者呈现一个充满战乱、杀戮的世界,通过写太守寻找桃花源意在呈现一个由权利、等级等人为制造的制度世界,通过强调刘子骥的“高尚”意在表明现实知识、文化对桃源的入侵。而由战争、权利、知识、文化构成的世俗世界对桃源世界构成重大威胁,所以作者用“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复得路”“寻病终”这样的描写向读者暗示自己虚构桃源的真实意图。对文本有了这样的解读之后,为了更好将这些发现所形成的教学内容付诸课堂,提高学生对桃源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比较好的教学策略就是采用比较阅读法和群文阅读法:一是文本内部两个世界的比较阅读,二是引入老子、庄子的相关描述,三是引入晋代的史实资料参证。从多个层面引导学生理解《桃花源记》的精神价值。
此例意在说明教师的文本解读专业素养是深化教学内容,设计有价值的课堂活动的关键。所以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语文课不人云亦云,时刻有精彩,处处有创新,必须要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
总之,有深度的语文课一定是能够体现语文的学科性质,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创造性的整合、开发和利用教材,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解读文本和设计教学活动,语文教师需要从这些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福楼.语文核心素养的五个着眼点[J].今日教育,2016,480(03):21.
[2]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36.
[3]賴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