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议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国传统戏曲教育

2019-09-10 07:22曾娟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传统戏曲基础教育

曾娟

摘 要:中国传统戏曲面对舶来文化及新兴影视娱乐文化的巨大冲击,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处于传播困难、受众老龄化、戏曲人才缺失、日趋小众化的尴尬境地。最新公布的第五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显示,20世纪末中国共有394个戏曲剧种,目前只剩下不足200种。为此,国家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以保证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文章基于此,主要探讨了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传统戏剧教育的意义及必要性、路径与方法,并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基础教育;传统戏曲;戏曲教育

面临严峻的传统戏曲文化保护现状,自2008年起,教育部开始提倡“传统戏曲进校园”,并同时在全国各地开展试点,为进一步推广做铺垫。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要“健全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传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同年九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用音乐、美术、戏剧、戏曲、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加强学校美育工作,使戏曲正式成为学校美育课程的一部分。2017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出台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力争通过三年的试点和实践,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宏观层面,国家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微观层面,各类各级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要更为强调戏曲通识教育,并结合学校教育的实际,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内容的教育教学。

一、戏曲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传统戏曲能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国外,戏剧教育已经趋于成熟,演变成一门综合性的戏剧教育艺术课程,很多国家已经将戏剧教育列入基础教育的必修科目。戏剧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形体、语言、审美、艺术等多方面的素质,还能增长学生的自信心、自我理解能力和自律能力,甚至可以促进学术能力的提升。而相对于国外历史悠久的戏剧教育历史,中国传统戏曲在教育领域的认知与普及才刚刚开始。

戏曲作为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好地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学校作为戏曲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基础教育阶段,有的学校邀请专业戏曲教师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培训,有的学校将戏曲学习列入音乐课教学计划,有的学校倡导戏曲乐器学习等。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戏曲教育纳入校内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戏曲教育实践,对戏曲知識,对各类音律乐器、人物故事、戏曲服饰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随着进一步参与戏曲创作与表演,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戏曲角色的塑造中提升舞台表现力,感受戏剧表演团队之间的协同配合。这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造力,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戏曲文化的新兴受众,发掘和培育新时代的戏曲人才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戏曲的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戏曲受众呈现老龄化趋势。原有的传统戏曲无法紧跟时代潮流,很多传统剧目内容和演出形式不符合年轻一代的需求。而戏曲教育可以较好地化解这种发展窘境,因为戏曲教育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声乐表演技巧,培养其艺术鉴赏能力,还有利于培养新时代的观众群体。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戏曲教育,应该从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出发,通过介绍各种戏曲知识和体验戏曲唱腔的演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初步建立欣赏和学习传统戏曲文化的基础。

新时代的学生群体既是传统戏曲文化的新兴受众,又是戏曲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库。戏曲人才的培养应当从小抓起。尤其是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知识启蒙的阶段,是学习戏曲入门、培养小演员的黄金时段。再者,小学生在求知欲和模仿力方面的可塑性比较强,身板通常较为柔软,在这个阶段练习戏曲基本功比较合适。戏曲文化的弘扬与发展需要大量的新生代做储备,只有将发掘和培育新时代戏曲人才作为重要任务,戏曲文化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二、戏曲教育发展路径及方法

(一)弘扬戏曲文化,普及戏曲知识

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过程。首先,学校可以引进优质戏曲教材普及戏曲知识,拓宽学生的戏曲文化视野,营造良好的戏曲艺术氛围。各地区学校可以依据本地戏曲文化特色自主编写戏曲校本教材,并依据不同学龄学生的特点设计戏曲课程和戏曲实践活动。其次,带领学生欣赏地方戏曲唱段并且尝试学唱。为此,学生需要预先对地方戏曲的音乐基本知识、唱腔、表演风格等有一定的了解。学校在此基础之上尽量在学校范围内创设戏剧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微信、微博以及校内广播、校内网站等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校园戏曲艺术氛围。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戏曲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欣赏戏曲文化的品位。

(二)培育戏曲新苗,搭建展示平台

推动戏曲进校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还为了搭建戏曲才艺表演平台,进一步扩大培养范围,发掘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将其培养成曲艺新苗。为此,我们可以在校园内自主发起曲艺社团,在满足学生的艺术发展需求同时兼顾曲艺新苗的培养。再者,可以邀请知名曲艺家担任指导教师或邀请知名曲艺团体常规性到校表演和培训。学生在这类活动过程中既能学习唱、念、做、打、舞等戏曲艺术基本功,还能了解戏曲表演的多样性和创新型。经常性地参与各类各级举办的曲艺比赛,能够使学生在比赛中锻炼戏曲表演能力,也为优秀戏曲新苗的选拔和培养提供机遇。各类各级的曲艺培训基地则是戏曲文化弘扬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依托,以此为载体培育出特色戏曲试点学校,则为其他学校传承和发展传统戏曲文化做出了典范。

(三)尊重学生特点,依照课程要求

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戏曲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虽有很强的求知欲,但易受外界影响。为此,戏曲教育必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在教学目标的指定上,可以参考《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规定:“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可以多使用生动形象的展现方式,让学生对戏曲文化有较为感性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内心对于戏曲的热爱。

三、戏曲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展望

目前来看,基础教育阶段的戏曲教育实践存在以下问题:1. 戏曲培训优质师资紧缺。即便是有多年舞台经验的资深戏曲教师也很难兼顾众多学校的培训需求。2. 学校戏曲配套教师质量和素质不过关。这直接影响了学生日常戏曲实践活动的效果和质量。3. 地方戏曲研究、合作、展示平台尚未有效搭建。例如,各地各区的曲艺社在活动宣传、赛事举办、新苗培养等方面尚未能起到较大的平台支撑作用,直接影响了戏曲教育影响力的扩展。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阶段的戏曲教育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需要各方的支持。随着政府宏观政策的不断助力,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自省,戏曲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定大有所为,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的同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戏曲新生代,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传统戏曲基础教育
舞台装置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谈传统戏曲的改革与发展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析传统戏曲服装特征及艺术内涵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