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绍平
世上有小聪明和大智慧。都说中国人有智慧,其实很多时候是恭维我们的话,小事上取巧,只能算小聪明。但要说大智慧,中国人其实也不缺。不信,来听我讲讲老子的故事吧。
当初,老子为了安心问道,隐居了一段时间。几年之后回家,这才知道,母亲去世已经有一点时间了。老子看着那一手不黄土,想着母亲以前的样子,哭得连饭也吃不下,就这样直直地躺在地上。
天黑了,又亮了。不知道过去了多久,老子混乱的脑子突然就清醒了过来,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其他人都不理解,说老子没有良心。老子微微一笑,并不解释。他当然知道母亲对他的好,他也很爱母亲。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他哭得很伤心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因为这个,打乱自己的生活,那就太蠢了。母亲如果还活着,肯定不愿意见到他这副样子。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不应沉溺于欢娱,也不该介怀丁忧愤,最好的态度,是顺其自然。
大概是看开了生死,老子的名气越来越大,孔子都来找他问礼求道了。孔子离开的那天,老子去送他,前面是一条大河,水声特别大,浪花不知疲倦地拍打着河岸。孔子感叹说:“这水,不知道要流到哪里去?我们又将去往哪里呢?何处是终点?”老子听到这里,笑了笑,让孔子看看水里有什么东西。水里有什么呢?水草,小魚,小虾,沙石等等,越观察越多。
老子说:“这许多东西,都是不起眼的水带来的。水环抱着河底的世界,也滋养了岸上的万物。它看起来柔弱,却能创造这一切。你看那河底的石头,水能绕过去就绕过去,绕不过去的,就一遍一遍地冲刷着,直到把石头磨平了,磨碎了,冲走了,冲出一条大河,这才方休。柔能克刚,莫过如此啊。”
孔子听到这里还是不明白,疑惑地看到老子。老子接着说:“包括人在内,都是宇宙的一部分。春夏秋冬,会因为你而停止更替吗?”孔子说:“不会”。老子说:“这就是了,天地是一体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最高的境界。只有隐匿起来,做好自己,才是真正的道。”老子说完就离开了,留孔子一个人思考。道,无处可寻又无所不在,连天地都奈何不了它。
孔子顿悟了!对啊,人就是要自由嘛,自然地出生,自然地死亡,不被外面的名利所累。强大自己的内心,应对外界的万物,以不变应万变,这才是一个高贵的人。从那以后,孔子的思想更丰富了。而老子呢,休息了几天之后,骑着一头牛去了郊外,太阳晒得老子昏昏欲睡。正在打瞌睡呢,突然有人大喊一声“先生”!老子吓得差点摔下来,定睛一看,这不是他的徒弟阳子居嘛。“你最近在忙什么呢?”老子问道。阳子居恭敬地开口:“我正忙着修房子呢。要有一个,要清净的环境,才能安心求学啊。”
老子心想,心若不静,房子再安静都没用。想归想,却没说出来,和阳子居一起向东边走了。
向东边走,又碰上一条河。幸好河边有船,老子就带着阳子居登船过河。老子先上船,船上的人看老子和蔼亲切,也对老子笑脸相迎。但后面的阳子居就不同了,他板着一张脸,看谁都瞪着一双大眼,船上原本坐着的人,马上把座位让给了他,生怕他动手打人似的。
等过了河,下了船,老子问阳子居:“你刚才那么蛮横干嘛?难道你高人一等吗?忘记我教过你什么了?”阳子居一听,羞愧得脸都红了。想起以前老师说的,要平等待人。有德行的人和其他人相处,谦虚体谅,不过分亲近,也不过分疏远,就好像水一样。阳子居低着头,恭敬地说:“弟子以后一定改。”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像以前一样,端着鼻孔见人了。
老子一生都在追求他的“道”,坦然面对生老病死,像水一样隐匿自己,普惠众人。这本《中国人的智慧》,讲的就是孔子、老子等古代名人的智慧。大智慧不一定是打仗的计谋,不一定是治国的方略。做一个怎样的人,用什么方式生活,这里面更有大乾坤、大智慧。
书名:《中国人的智慧》,作者:郭齐勇 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好书项目组推荐。(源自仁仁阅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