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曲阜孔庙

2019-09-10 07:22周颖
新晨 2019年4期
关键词:杏坛礼乐中庸

周颖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晨光熹微,汽车离开了洛阳城,奔驰在中原大地上。

“现在由刘晨同学来主持今天的哲学之旅。”郑老师宣布。

昨晚经过师生共同商量,决定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哲学之旅,各由一位同学代表一个流派,来主持接下来的哲学之旅的活动,老师则作为顾问,随时帮助主持人回答相应的问题。作为队长的刘晨义不容辞地承担了第一个任务。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了烽火连天,战争频繁,但文化空前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刘晨开始主持,“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刘晨回头望了望已远去的洛阳城,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有谁知道西周是怎么结束的?东周又是怎么开始的?”

“西周灭亡是因为周幽王为了褒姒‘烽火戏诸侯’,失去了诸侯的信任,造成犬戎真正来侵的时候,再点烽火也没有诸侯来救,最后身死城灭。西周因此灭亡。”李毅诚的历史也学得不错。

同学们都点点头,显然对这一典故都比较熟悉。

“犬戎把镐京完全破坏了,即使待诸侯重新集结兵力收复镐京,也无法再当都城了。好在西周初期周公就营建了洛邑,于是,公元前770年,继位的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东迁到洛邑,从而揭开了春秋战国的帷幕。”周婧雨补充。

“那镐京被毁,西周灭亡,造成了什么后果呢?”刘晨继续问道。

“造成的后果就是,周天子的权威遭到了严重的质疑,诸侯国不再听命于周天子了,而是互相征伐,竞相争霸。今天我打你,明天你打我,所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是互相征战的结果。”赵蕾也与好友配合。

“我给同学们补充一些史料。”姚老师发挥顾问的作用,“据《史记》记载,春秋300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战国250年间,发生大小战争220多次,孟子曾描绘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整个春秋战国就是一个充满了血污与战乱的动荡时代。”

“大家看,”郑老师一指车窗外,“这就是曾经的古战场。所谓逐鹿中原,有多少战争在这块土地上发生。什么长勺之战、城濮之战、崤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曾经有多少战争发生在那个时期!”

大家望着车窗外的大地,听着萧萧的风声,一时静默,仿佛在感受着历史的残酷。

“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西周时期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很难执行,基本上名存实亡,甚至出现了有人故意破坏或僭越‘礼乐制度’的现象。大家还记得‘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成语典故吗?”刘晨继续引导讨论向前发展。

“记得,是姚老师在周公庙时给大家讲的。”

“季氏如此的僭越礼乐制度,但在当时却无人能管,孔子虽然非常生气,但也只能愤怒地声讨几句罢了。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战国是‘天下无道’的时候,所以才会出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现象,礼乐制度崩溃了。‘礼崩乐坏’不仅标志着周王室的政治权力瓦解了,更重要的是标志着整个社会制度的瓦解。”刘晨的总结深刻而有力。

“不过,‘礼崩乐坏’的另一方面,就是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不再被严苛的宗法制所羁绊,人们面对着动荡的世界,开始了他们自己的独立的思考。”郑老师把问题引向新的思路。

“诸子百家就是这些独立思考的结果吗?”赵蕾问道。

“是的,”刘晨回答,“这些思考归结到一点就是如何改革社会的弊病,结束这动乱的社会,恢复秩序,使社会稳定。基于这种思想,不同的人根据自己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不同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各自拯救社会的‘药方’。如儒家的孔子就认为只有恢复周公的礼乐制度,社会才能恢复秩序;道家的老子则认为干脆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社会就会天下太平了;而法家韩非子则主张以严酷的法律来实现一种新的秩序。”

“于是各种观点的产生、交锋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的诸子百家的盛况。”郑老师补充道,“各个学派的目的都是‘救时之弊’。著名学者胡适在分析春秋战国诸子成因时曾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

“同时,就文化知识的积累而言,我国上古文化已经有了几千年的积累,从神话传说时代的文化,经过夏商周,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由量变引起质变,发生了文化的突飞猛进,哲学也进入了哲学家建立体系的时代,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以后历代的文化思想都绕不开诸子百家的学说,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之为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姚老师进行补充的补充。

最适合的那一个——中庸之道

大家在刘晨的导游下,陆续穿过至圣庙石坊、圣时门,又走过三孔排列的似故宫金水桥一样的碧水桥,跨过“弘道门”的门槛,来到第四道门——大中门。

“这里的每一字都包含了某种涵义,或者体现了孔子的某种思想,不知这‘大中门’又有什么深刻的内涵?”李毅诚率先问道。

“‘大中门’是宋代孔庙的大门,我们前面经过的几座门都是宋元之后扩建的。宋時,此门称为‘中和门’。‘中和’两字来源于《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和约束,达到‘中节’的程度,就是最适合的程度。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如果能‘致中和’,就能‘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明代改建时,把‘中和门’改称为‘大中门’,是为了赞颂这‘中庸之道’是集人类智慧的大成。”刘晨文白夹杂的解说可想见她昨晚备课到何时。

“‘中庸’是我们所说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里的‘中庸’吗?”赵蕾问道。

“是的,《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阐述的当然也是孔子的思想。‘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不偏,庸不易,执两用中。离开中者,就不是正道,就成了邪道、歪门。”

“我看书上有人批评说,‘中庸之道’就是保守的思想,是一种两不得罪、模棱两可的圆滑的态度,是这样的吗?”王迪引以往的说法提问。

“这是对‘中庸’一词的误解。‘中’不是中间的意思,不是在两个极端中间找到中间的那一个,而是找到最适合的那一个,中庸之意其实就是在处理问题时不要走极端,而是要找到处理问题最适合的方法。该做的就做,能做的就做,知道进退,知道取舍,而不是任意妄为。孔子曾经说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又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其‘中庸’即为适合,也可以解释为完美。”刘晨的解释令大家对“中庸”一词有了新的理解。

“也可以理解为,中庸的方法就是你们熟悉的《论语》中的一句话:择其善者——”姚老师又要考古文背诵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对初中学过的《<论语>十则》张口就来。

“‘中庸’是儒家认识事物的方法,也是儒家进行自我修炼的方法。儒家讲究‘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讲求‘内圣外王’,‘内圣’即‘修身’,修成‘圣人’之身,才能‘外王’,而修身的方法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格。”刘晨的讲述如大江般滚滚而来。

“中庸是儒家的方法论,但这种方法论也体现了儒家的本体论,即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郑老师适时把讨论引向哲学层面。

“什么?这也与天人合一有关?”赵蕾同学很是惊讶。

“为什么要提倡中庸之道呢?”郑老师看了看同学的反应,然后自问自答,“因为中庸之道是符合天道的规律的。《中庸》里的第一句话就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自然禀赋是天性;‘率性之谓教’是说人们顺着自然本性行事是道;‘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的原则去进行修治。而人道的原则就是天道的原则,中庸之道就是要力求达到天道与人道合一、天性与人性合一,就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而使人‘与天地参’。”

“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采取中庸之道就是指人们自觉修养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的理想境界。”姚老师补充说明。

万世师表

师生穿过大成门,沿着中心甬道往前走,只见一座建筑横亘在正中。这座建筑呈方形,围以朱栏,双重斗拱,二层黄瓦飞檐上,十字结脊,四面歇山,雕梁画栋,彩绘精美华丽,坛前置有精雕石刻香炉,坛侧几株杏树,枝繁叶茂。

“杏坛?”同学们指着篆书的匾额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这与老师们有关了。”刘晨说道,“请姚老师来给我们介绍吧!”

“杏坛是指孔子讲学的地方。孔子杏坛设教的记载最早见于《庄子·渔父篇》:‘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以后‘杏坛’就成了老师教学的地方的代称。我的母校北师大的西门的马路就叫‘杏坛路’,就是以此意义取的。”姚老师有些自豪。

“可以说,孔子是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他广泛地收取学生,一生中差不多有四、五十年时间在从事教师职业,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从古以来的‘学在官府’的局面。”

“孔子为什么想当老师啊?”周婧雨要问个明白。

“是啊,他做别的事不也是做得挺好的吗?为什么想当老师呢?”其他同学也有此疑问。

“这与孔子的政治理想和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姚老师解释道,“《论语·子路》里有一段是这样的: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从这段中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庶、富、教’,就是他认为人多之后要富有,富有之后一定要教育好,否则就难以可持续发展了。”

姚老师在古文中用了流行的政治术语来解释。

“《论语·为政》中还有孔子的一段话是这样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只有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人民才会有羞耻心,而且会自觉地改过。”郑老师补充道。

“这也就是说,孔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一是教育,特别是道德教化对社会的作用,人民受了教育,就会自觉地遵守礼乐制度,就能够恢复社会秩序,使社会回复到上古时期的大同社会。”

“二是教育对于个人的作用。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个人经过孔子所主张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修身功夫之后,就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就是所谓的‘修、齐、治、平’吗?”

“是的,修齐治平是儒家的理想,所谓‘内圣外王’,只有经过教育,经过‘修’,达到‘内圣’的境界之后,才能达到‘齐、治、平’的理想。”

“孔子要实现他的社会大同的理想,就要培养一大批能够像他一样志同道合的人。”

“孔子是怎么招收学生的,是通过考试吗?”

“你以为孔子招收学生还要进行小升初考试、中考和高考吗?”郑老师的反问把大家都逗笑了。

“孔子收学生不需要考试,而且什么人都可以来向他学习。孔子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有教无类’。请大家记住‘有教无类’这四个字,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这短短四个字,把整个教育史分成了两截。”

“为什么这么说?”

“在孔子之前,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學术文化知识都掌握在官府之中,所说的‘学在官府’就是这个意思。孔子打破了这个界限,他主张不分民族与国别,不论贵贱与尊卑,不管智愚与善恶,只要虚心求教,都一视同仁,给予热心指导,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孔子不但提出了这一思想,而且也忠实地实践了这一思想。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五花八门,其中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大多数是平民,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所谓‘贱人’,甚至有曾经做过盗贼和关过监狱的囚犯。孔子都来者不拒,并且精心施教。史书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哇,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孔子有3000多学生,其中的72人考上了北大、清华之类的顶尖大学。”张翔的类比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可不只是考上重点大学那么简单哦,是指他们都成长为孔子所希望的有仁爱之心,并志道和弘道的君子,这可比考北大清华难多了。”

猜你喜欢
杏坛礼乐中庸
“杏坛”之“杏”不是“银杏树”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情繫桑梓 积极捐赠防疫物资
缁帷杏坛
语文教学中礼乐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从寓言到历史
“杏坛”与“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