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应该主动利用信息技术,顺应时代发展,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信息化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三点策略,以此来提高新时代背景下的生物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微观性的特点,这对生物教师的教学能力、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信息化背景下探索生物教学新模式,是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现状
1.教学方式单一
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多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过于看重教学成绩。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学习和自主的探索。并且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习压力,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轻视了学习学科思想方法,认为只要在考前多看书就行,从而忽视了课堂学习,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2.师生互动性不够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都是占主导地位,学生是从属地位。一堂课中,教师的讲授占了整堂课的大半部分,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步骤前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明显不够,对于学生而言,积极性没有得到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培养;对于教师来说浪费了自己的体力,还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没有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理论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提供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帮助,是当下教师在教学上所要做的转变之一。但现在多数老师在教学上主要采用的还是“粉笔+黑板”,不仅耗费了自身大量的体力,而且浪费了先进的教学资源。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中的作用
高中生物学的学科性质极其特殊,大量的概念、定义、生物学现象都需要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的知识进来,对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自学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够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且信息技术信息量大、传递方便的特点,能让学生更快了解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热点,拓展学生知识面。
三、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式教学
就生物知识本身而言,它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但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则是抽象简约的,而学生所学的教材正是由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在课堂上如果只凭借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很难对教学内容产生共鸣,对生物学科提起兴趣,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物学科思维,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创设,将原本单调抽象的生物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抽象与具体、实际与理论之间的矛盾关系,培养学生探索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细胞有丝分裂”教学中,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通过课件展示相关视频,将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以此来打开教学内容的开篇,激发学生接下来学习探索的兴趣;然后组织学生之间合作交流讨论,进行小组学习;最后教师再图解介绍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各期主要特点,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转变抽象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观察提供直观材料,并在学习过程中设置适当的台阶,既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索的激情,又提高了學生的学习探索能力,培养了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2.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有关生物教学的相关内容,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加工和组织,来作为生物教学的有效资源,能够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学科知识,拓展学生视野,提高生物的学科魅力。
例如,在“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科内容,如在农业生产中巧用植物激素,可以调节作物的生长发育,掌握生产的主动权。但是,植物体内的天然激素含量非常低,很不容易大量得到。如:要得到一克生长素,至少要摘取1000万棵玉米幼茎的顶端部分来提取。要得到一克赤霉素,需要有10万公斤稻谷;要得到一克脱落酸,需要14000公斤的豌豆荚。而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不仅可以合成出在植物体内找到的各种激素,而且可以合成出植物激素的类似物,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通过这样的拓展,将教学内容向书本之外延伸,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开放。
3.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获得知识或技能过程中所采用的程序和步骤,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教学内容,准确的理解记忆学科知识点,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一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承前启后,课程开启之前利用信息技术回顾前期的“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相关学习内容,并给下一节“基因工程的应用”教学留下一定的空白,这样的教学设计将整体与发散相结合,既把与此节相关的知识点串联了起来,又突出了教学重点。加深了学习记忆,还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进一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生物科学素养。
结语: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并拓展教学内容和强化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林林,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7(1):121.
[2]冀相伦,对高中生物教学学习方法的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6):16.
[3]黄鹏程,生物学习方法之我见[J].亚太教育,2016(2):285.
作者简介:宋本惠(1989-),男,安徽当涂人,中学二级,教育硕士,研究方向: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