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菲
教学要重视“干货”。干货应该体现编者意图: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是否优秀,要看他是否能够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文本解读。理解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课堂中问题的设置就会直指教材内容的核心,变得简洁、清晰、明确,学生的思路才不会像一团乱麻。干货应该能够满足学生的真正需要。学生的思维需要发展,学生的能力需要提升,而语文教学就是要努力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只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选取并设计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提升语文学习素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做到呈现“干货”呢?
一名语文教师,是否具备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至关重要。比如,有些语文教师缺乏文体意识。把《云雀的心愿》当作一篇童话来教,却没有认识到它其实是一篇以童话的语言形式呈现的科普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的《船长》和《爱之链》是两篇小说,那么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就应该成为这篇文章中亟待去挖掘的“干货”。教师教会学生先学会解读文本,继而学会运用、表达,就能把握小说这一类文体的解锁密码。
当下的语文课堂中,不少教师总偏重文本内容方面的理解和记忆,即“是什么”,而缺乏对文本语言形式的关注,即“怎样做到这样”。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广玉兰》一课为例,作者是怎样用文质兼美的语言来描写生活中常见的广玉兰的,这就是《广玉兰》一文本中的“干货”。第三自然段,教师不应该只满足于引导学生概括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广玉兰的花形,这对于学生并无挑战性,而应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从四个方面来体现广玉兰的“生生不息”的。同样,在文本的第二自然段,作者在描写广玉兰的花色时,运用了“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说它……,又……”这种模糊的句式进行表达。此时引导学生思考:广玉兰的花色真的无法用语言准确形容吗?作者为什么运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呢?学生经过探究思索,会明白语言在描述时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对作者描写广玉兰之美和表达的感情之真挚会有更深切的感受。同时,学生也明白了语言表达并非是越准确越好,模糊中蕴含的意蕴才更令人回味无穷。
一千个语文教师会呈现一千个不同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教学没有定式,因师而异,又因生而异,但是语文课堂教学绝对不是毫无章法的。它是以教材中的文本为根基,以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为根据,着力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力求在教学中将“干货”呈现给学生,是每个语文教师應该去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