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芳
创造性学习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多维度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解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空间获得新知。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线段的初步认识”时,先让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一条条,一根根,编制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谜语一抛出就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我顺势展开了所要教授的内容“线段的初步认识”。
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通常会问:“在这道题中你得到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许多学生不愿意回答,原因是他们没有认真思考出题本意。随着年级的递增,数学课堂中积极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的这块的学习内容,足以体现新课程改革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视。每学一个数的乘法口诀,后面总配有类似于这样的练习:在一幅图中,黄瓜每4根为一堆,有这样的5堆,西红柿每6个为一堆,有这样的6堆,茄子每7个为一堆,有这样的3 堆……只有图画没有任何文字,要求学生自己说出图中表达的信息,然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积极性很高,提出“黄瓜一共多少根?”“西红柿一共多少个?”“西红柿比茄子多多少个?”等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不但学习了乘法口诀,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合理、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
就数学学习而言,想象力对于数学概念、空间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我教二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时,书中给出的都是物体的平面图,需要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在实物或实物图与相应视图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为以后几何部分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礎。
曾听过一位语文老师讲授《如梦令》,老师让学生反复读,读完给学生两分钟时间闭上眼睛想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每个学生所想的景象不同,相互交流与探讨,就能充分理解这首词所表达的含义。
四、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保障
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调动多种感官,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小学生年纪小,形象思维能力差,在数学课上,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大胆猜想,便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我在教授三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提前把数学书后面的蝴蝶、飞机、天坛的轴对称图案剪下来,在课上动手折一折,明白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同时我也让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图案剪下来,通过动手折一折,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动手实践是思维的基础,是智慧的源泉。因此,动手实践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根本,重视探索性、开放性的课堂内容,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