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远凡
摘 要:本文简单概述了批注式阅读的内容和常用方法,并且从批注方法、交流合作、课外阅读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高效率地应用批注式阅读法。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
引言:
对文章的批注展示出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知识等很多信息,而且也能强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与理解,所以在阅读教学时要善用批注法,发挥出批注内容的价值,在建立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同时,借由批注内容发散出更多的教学策略,保障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批注式阅读法
这是较为高效的阅读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在体验文章内容的同时,完成对于文章中重点要素的批注,比如妙语佳句和表现手法等,但是这样的批注必须建立在学生思考与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确保批注方式的简洁性和有效性。在阅读环节常见的批注方式如下:
一是基础性的批注,也就是对文章的生字词或者关键语句进行批注,能够促使学生从全局的层面感知文章,一般在预习环节较为常用。二是感受式批注,比如将阅读时的体验批注出来,达到记录感受与灵感的作用,扩展阅读深度和体验感。三是联想批注,是指将阅读某段内容时的联想批注出来,联想具有多元性与个性化,可以是诗歌、事件或者某个人,这对于知识迁移和强化思考非常有益。四是对于文章的点评,也就是从个人的视角来点评文章的语言、表达手段、内容等要素,让学生带着思考与质疑来阅读,养成基本的阅读素养。
二、批注式閱读法的实践
(一)多元化的批注方式
批注方式的单一化是批注式阅读中的困境之一,很多学生所用的批注方法、语言表述都非常雷同,批注中未能体现出个性化的思考和表达,丧失了批注阅读的价值。所以先要强化学生批注阅读的意识,让学生理解批注的价值所在,避免批注过程流于形式。建议教师自己也进行批注阅读,比如对《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在阅读中对优美的表达、叙述手法、所思所感、联想到的内容等要素进行批注,然后将自己所批注的内容与学生分享,更新学生对于批注阅读的理解,获得更多的批注方法,在分享中也能扩展学生思维的多元性,为有效的批注阅读奠定基础。
(二)重视阅读交流
交流分享能够为阅读教学提供动力,高中生都乐于展示自己在思想、感受、认知方面的独特性,所以要让学生就批注中的内容和疑惑进行交流,比如对于《故都的秋》这篇文章,部分学生会对叙事方法和语言表达进行批注,也有学生会对思想内容和情感体验进行批注,甚至是批注自己所联想或者仿写的内容。在分享中学生会了解更多的批注方法,同时获得对文章更加全面的认知,学会以更多元和广博的视角来阅读文章,同时也能发现自己阅读中的不足,完善与整合自己的阅读思维。依托学生的批注开展交流探究,会让学生重视阅读中的批注内容,在往后的阅读中灵活开放地应用批注,实现开放式和高效率的阅读教学[1]。
(三)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如果学生的阅读仅限于教材文章,就无法彰显出阅读的真正意义,所以必须扩展阅读范围和深度,将批注方法融入学生的各种阅读中,强化课内外阅读的成效。可以借助课本文章强化学生对于批注方法的认知和掌握,学会开放灵活地对文章进行多元化批注,并且在交流中不断打开批注阅读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将批注方法扩展到课外阅读中,真正发挥批注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比如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提前阅读某本读物,然后作出个性化的批注,再在课堂上进行答疑解惑与交流分享,强化批注式阅读的效果。在这样的模式里,学生能体验到批注式阅读和分享交流的快乐,逐渐将批注的习惯内化于学生的阅读行为中,让学生在良好习惯与方法的支持下进行各种阅读。
(四)扩展批注式阅读的价值
批注不仅是一种阅读方法,也可以成为阅读教学的基点,从中发散出更多有价值的教学策略,这需要基于开放包容的氛围与教师自身的智慧,比如在《兰亭集序》《归园田居》的阅读教学中,不同学生会批注出不同的内容,文章带给学生们的感受、联想、思考、知识也具有差异性,教师可以整合学生们的批注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比如让学生查找一些关于王羲之书法的资料,或者是关于陶渊明的其他文学作品,深入感受古典文化中的艺术之美和生活哲学,这对于学生思维、情感、认知的发展都很有益处。另外,不同学生的批注展示了学生个性的差异性,教师通过对批注内容的观察分析来了解学生,并且据此为学生推荐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课外读物,或者对学生进行兴趣指导,这样才能让批注式阅读更有价值,保障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批注是阅读的基本方法,能够扩展阅读中的思考力和专注力,引导学生以更开放的视角和态度进行阅读,达到最佳的阅读价值。所以必须让学生掌握批注阅读的基础方式,同时分享交流各自的批注内容,更高效地开展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君. 基于批注式阅读法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探讨[J]. 亚太教育,2019(5):94-95.
[2]王帅. 基于批注式阅读法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