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

2019-09-10 01:20陶飞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1期
关键词:思政素质育人

陶飞

: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挖掘、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的培养,将其融入高职教育基础教学中对学生拓宽知识基础、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思政;高职基础教学;立德树人;育人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热点词汇,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方面、各环节的一种实践探索。2017年课程思政“上海经验”正式向全国普及,“立德树人”从理念走向实践。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高职学生的培养也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立足高职教育特色,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高职课程尤其是基础课教学,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势在必行。

一、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至此,“课程思政”的理念正式提出,并从幕后走向台前。

长期以来,在现实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价值引领只是思政课的任务与责任,而“课程思政”的提出正是强调:所有的老师都有育人职责,所有的课程都有育人功能。“课程思政”的重点落在思政,在当今时代缺乏正确的思政教育功能的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我们必须在尊重课程自身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基础上,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引领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课程思政提到的思政内容,不仅仅是指传统思政课程的内容,还包含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教育等,因此课程教育还应包含诸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传统文化教育、人文通识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和拓宽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真正的意义在于:它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一种思想观点和教育理念。通过课堂这个载体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感、价值的引领和影响贯穿到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师的精神风貌、示范引领等多方面课堂综合因素中,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将课堂教学的“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虚”相结合,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大思政构架,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教育和文化素质的培养贯穿于课程教育,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所指出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高职院校基础教学开设的背景与意义

曾经有专家研究分析后将大学生素质分解为20个要素,其中,理想信念和民主法制素质、伦理道德素养、文明习惯养成、身心健康、团结协作能力、独立思考并获取新知识能力、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美感体验、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艰苦奋斗精神、竞争意识、职业道德修养等是需要通过基础教学来培养和提高。

作为专业课的基础,高职院校基础课始终处于奠基地位,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必备条件。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人才素质的高低,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技能素质、基本素质等,其中基本素质主要指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心灵养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可见,只有充分重视高职基础教育,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目前,“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轻基础”是我国高职教育主流倾向,高职院校基础课课程的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在课程门类和教学时数安排上各不相同,总体上表现为课程门类和授课时数偏少。基础课教学长期处于“被安排”状态,常常为满足专业课教学而缩减甚至取消,这种现象的出现致使基础课不能正常有效地发挥育人功能,导致学校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偏低,缺乏继续学习的能力,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缺乏岗位竞争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也让老师、学生片面地追求技能培养而忽视素质培育,一味追求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师生互动减少;教学内容偏重知识讲授,对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能力培养不够的现象普遍存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就业的教育。必须确立“育人”为先的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为重心和目标,既要培养懂技能、会操作机器的“工匠”型人才,更要培育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與运用人文素质知识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几点思考

(一)更新教育理念,潜移默化提升思政教育

随着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基础知识的拓宽、能力素质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基础课程在提供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了解知识体系背后的思想和观念,使学生学会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发展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在学会“做事”的同时学会做人,提高适应行业需求不断变化的能力。以“课程思政”新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反省教学效果:知识传授是否明晰,能力培养是否到位,育德功能是否实现。鉴于此,各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基础教学的重要性,转变教育观念,加强顶层设计,从课程开发、教材引用、教学管理考核、师资队伍建设、授课时数分配、科研资源配比等方面系统构建展示高职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方向的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教师要加强“育德意识”的培养,在提升自身知识结构、教学水平、道德修养的基础上主动作为,率先垂范,提升“育德能力”,将思想政治的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灵活教学模式,锲而不舍推进思政教育

一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改变一成不变的“老师讲,学生听”照本宣科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通过讨论、演讲、视频、自述、辩论、动手实践等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在综合分析学生实际的思想状况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英语教学为例,在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和讲解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口授、学生自主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交流以及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和模式,在介绍英语文化的同时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寓思想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将德育教育有机融入英语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获得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和道德规范。

另一方面大力开发“第二课堂”教学。基础教学可充分发挥课程优势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实践,通过开展社会实践、课外调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与能力素质。仍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将大学实用英语课中有关球赛的话题搬到球场与体育教学同时进行,从立正、整队、报数、传球、投篮开始,学习词汇、练习听说、学用结合,同时在学生传球发生摩擦时强调包容意识;在比赛取胜时加强团队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探索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三)设计教学内容,潜精积思渗透思政教育

以大学体育教学为例,体育教学之前通常有领取教学器材、布置教学场地、课前师生问候、热身运动、人数清点等内容,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细节推进思政教育:在器材领取与自觉归还的环节中,积极进行学生组织纪律性教育,培养学生法纪意识,合理运用师生互相问候环节,加强学生诸如以礼待人、尊重他人的品质培养。

以大学语文教学为例。《孔孟语录》中的“不为富贵违仁”, “从善如流”,身正令行”,“推善及人”,“与民同乐”等思想,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孔子论孝》中的“入则孝,出则弟”,“贤贤易色”“言而有信”。《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中的“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國,从今四海永为家”,都为大学生确立仁爱、孝悌、甘于奉献、立志报国等美德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陶渊明《饮酒》中的“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所表达的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以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所展示的立身高洁、坚守节操的愿望,都为大学生感悟人生真谛,提高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提供了绝佳的素材。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2]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哲学育人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3]梁暹.关于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7).

[4]孙中涛.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6):69-71.

[5]郑乾生.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探讨[J].教 育 评论,2014,(11):117-119

猜你喜欢
思政素质育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