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
摘 要:在价值多元和新媒体发酵的时代,大学生群体“去中心化”和怀疑焦虑的心态,造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疏离,但同时又凸显出个体情感构建的强烈意愿,对高校思政课做好共情力建设提出现实要求。十九大报告蕴含丰富的情感资源,能够引起强烈的“共情力”,有效增强大学生对新思想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关键词:共情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19)04-065-05
“共情力”为心理学术语,也称“移情力”,是指一种能设身处地的体验他人的处境,进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仅用理论说教的方式收效甚微,将“共情力”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是增强大学生与思政课内容的情感关联和政治认同感的有效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不仅指明了思政课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道出了思政课缺少针对性和亲和力的问题之所在。思政课缺乏亲和力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认同和共鸣,所以,激发师生间的共情力、人与教学内容的共情力是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关键一招。
一、增强思政课“共情力”的重要性及困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长期建设下已日趋成熟,实现了系统化和制度化,但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仍是重要问题之一。思政课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的创获、情感认同以及行为遵守。当前知识目标基本能够实现,但情感认同和实践运用等目标存在一定的落差,这是思政课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而培育和激发思政课的“共情力”是增强认同感的必由之路。
(一)“共情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性
对个体情感的关注就是对人主体性的重视。马克思指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情感就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建立的,增加情感联结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从现实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实现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所实施的真正的教育。在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情感因素,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契合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共情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积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知情合一的整体性,认知是情感产生的前提,情感是认知的动力。当人们表达的情感被理解和接受时,就会产生一种热诚和被尊重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能够极大提高认知能力。所以,实现“共情”能使受教育者主动融入课堂,获得学习主动性,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共情”所引发的热烈氛围能够增强受教育者的感知力、记忆力和理解力,对教学内容自觉接纳,实现教学内容与自身认知体系的对接,将知识内化于心,实现情感共鸣,增强情感认同。最后,这种强烈的情感认同会 提高受教育者的践行能力,将认知转化为行动。情感认同是行为实践的前提和内在动力,能够有效的驱动和引导人的行为,使内化的思想品德转化为外化的道德行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目标。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共情力”培育的困境
1.现代化进程中情感凝聚力弱化
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社会发生了深刻的转型,全面深化改革将继续进行,改革的藩篱顽固而众多,信仰的失落和政府公信力降低,使民众与政府间的感情纽带遭到破坏。西方“普世价值、拜金主义、个人英雄主义”蜂拥而入,各种社会思潮与社会心理相互渗透,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变革的冲击下和西方思潮的影响下,或盲目乐观,或畏难悲观,或积极进取,或焦虑怀疑,或张扬果敢,或急躁冒进。对当下缺乏“内生性”的深刻理解,不利于树立坚定的信仰和强烈的国家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所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多元价值取向,抢占主流意识形态主阵地,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权,增强学生与主流意识形态间的情感关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信息飞速传播和海量堆积的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去中心化”的現象突出,“平等、自由”等情感需求加强,难以形成一元的价值引导。此外,一些事件在媒体的发酵下变相甚至失真,由于网络的言论自由和隐蔽性,民众的情绪宣泄多于对真理的追求,社会热点问题被媒体和网民热论所发酵,制造出多维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汇聚不断改造着整个社会的情感基调,过度娱乐化和消费主义使人在狂欢后深感心灵的空虚,在“去意识形态化”的外衣下是另一种“焦虑、堕落、反叛”的意识形态在控制着人们,最终导致民众对马克思主义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动体验和情感关联大幅降低。
“新时代”的定位意味着中国进入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种不平衡与不充分同时体现在经济和文化多方面,物质层面的不平衡会降低一部分人的获得感,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精神层面则体现为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发展不平衡,进而反映出意识形态的层次性和多元化。在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下,寻找情感的共鸣点,激发“共情力”的难度更大。
2.教学内容与学生情感诉求不契合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理多情少”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上的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且以平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材语言必须转化为教学话语,教师要运用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生动活泼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情于理,情理交融的课堂效果,也就是要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共鸣点”,培养和激发学生“共情力”把枯燥的理论转化为能被理解和接受的理论,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理论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总体上构建生动形象,贴进生活,契合大学生情感需求的教学体系是根本。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新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扬只停留在喊口号层面,“情感认同”危机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亲和力要建立在深度的情感切合之上,过空的价值要求和枯燥的理论灌输,不仅实效性有限,还容易引起抵触情绪,对意识形态的建设造成隐性损伤。现代性境遇下,追求自由与逃避自由形成的悖论,碎片化的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娱乐化、物化的消费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中“高大上”的价值引领不契合。在这样情况下,强烈的国家认同是守住民众思想行为的情感底线,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是解决困惑和焦虑的有效手段。
3.师生之间情感弱化
教育中师生间的“共情”不仅是双方能够体会对方的感受,还要向对方传达,这样才能使对方对自己的感受和经历有更深切的体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匆忙的交往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表面热情,实际冷漠的状况,网络生活化使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点赞之交”。高校教学流动性大,自由度高,课时量少,师生间的关联度降低,交流几乎仅限于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网络交流便利化的同时弱化了情感交流。教师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情感需求的变化把握不到位,对时代变化体会不深切,对新技术运用程度不熟练等原因都会导致师生间关系疏离,情感弱化。
二、新思想中的“共情资源”激发“共情力”
(一)“四个自信”是新思想“共情力”的情感基调
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我国“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2]国家的发展成就,可以转化为国家认同和情感共鸣的力量。国家的实力大增,增强了国人的“自信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获得感增强,使人民对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和更高的认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美好生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我们的行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强大精神动力激励人民奋勇前进。在深刻体会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形成国家认同感和社会主义信念,构建“中国自信”,使中国人民对党的领导充满信心,对中华民族充满信心,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中国自信”成为所有人“同心同行”的情感基调。
(二)“共同体”是新思想“共情力”的情感纽带
“共同体”是人们在价值、利益、情感方面的最大公约数,是“共情力”最显著的表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发展,建成全民族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维系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人在利用自然、改变自然的同时,要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满足人民对美的生活环境的需求,建设“美丽中国”。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性危机凸显的时代,每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只有开放包容,平等互惠,才能实现持久和平的世界,应对世界性危机。实现“面对面的利益共同体”到“心连心的命运共同体”的转变,成为我国人民团结一致,建设美好生活,贡献中国智慧的情感纽带。
(三)“中国梦”是新思想“共情力”的情感汇聚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汇聚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增强人民对祖国的向心力。中国梦是国家的富强梦,民族的振兴梦,也是个人的幸福梦,中国梦汇聚了普遍的情感期待,阐释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朴素真理。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3]青年人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要努力奋斗,积极创新,展现中国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中国梦”成为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强烈情感凝聚力。
(四)“青年观”是新思想“共情力”的情感关切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做好青年一代的意识形态工作关切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青年提出殷切的期望和要求:“在新时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4]这也是国家对青年的嘱咐与勉励,契合了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风华正茂的情感。
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践行者,是新时代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见证者。青年人在祖国创造的宽广舞台上奋勇前行,建功立业,青年人要对自己的祖国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对祖国伟大的事业充满责任感,这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要用感情激发感情,用感情汇聚力量,有温度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共情力、增强亲和力途径
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亲和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获和思想传播,实现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与行为遵守,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构建。
(一)思政课以新思想的“共情资源”激发共情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政课堂上,用“四个自信”奠定感情基调,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以此形成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共同体”是中国人的情感纽带,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同一个梦想,同一种命运,“共同体”思想能够筑牢国民情感认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运用“共同体”的这种纽带作用,增强大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对母校的认同,从而实现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实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从而实现对国家政策的认同。“中国梦”汇聚我国人民的力量和情感,激发奋斗的激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梦想鼓励大学生努力学习,实现目标,充满正能量。“青年观”直接体现了国家对青年人寄予的厚望,阐明了青年人肩负的使命,新思想中对青年的教育和嘱咐,直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能够引起大学生共鸣,满足大学生主体地位和自我实现的情感需求。新思想中像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还非常丰富,需要教育者和学者深入挖掘并有效利用,需要学生自觉学习和主动接受,深入挖掘新思想中的“共情”资源,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必不可少的工作。
(二)以新思想为例,思政教育要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共情”
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日常化的叙述方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最新表达,展示出时代性和日常化的表达方式,对人民日常生活的关心,能够契合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肯定,在共同的利益诉求基础上建构起能被大众普遍接受的共享价值。思政课的话语表达也应采用日常化的叙述方式,关切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能更好的产生共鸣,激发共情力。
现代性意识对人们心理产生深刻影响的突出表现就在于人们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和重视,日常生活是每个个体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表现出对自己生活的深切关心和追求,人们热衷的话题越来越由集体生活、政治世界转移到日常生活,并在其中获得自我存在感和满足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生活世界相联系、融合。用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辅助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具体化,融入日常生活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5]当主流价值观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行为习惯时,人们就会自然而然的认同并遵守。在日常生活的语境下,实现师生的价值立场、认知方式大致相同,情感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聚合,“共情”也由此产生。
(三)现代网络视觉化表达有助于激发“共情力”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网络技术的普及,科技理性备受推崇,人面临全面异化的风险。物质的充裕同时出现了精神的匮乏,崇尚科学的同时出现科技的“奴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要跳出“异化”的魔咒,避免被技术理性所控制,反而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使之为教育服务。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更喜欢视觉化的表达,如图片、视频、表情包等,更加直观生动,更能够对学生的视角和思维形成冲击,激发“共情力”。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设备,以丰富、隐秘的方式宣传和渗透意识形态,化繁为简,加强教学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情感关联。有效利用海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将碎片化的网络资料整合起来,形成教学案例和教学材料,在网络时代创新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的方法,实现以境促情。将大学生关注的、喜闻乐见的事件、材料引入思政课堂,用课程理论解释现象,用现象检验和论证理论,实现二者有效融合,寓情于理,情理交融,增强思政課的共情力。
(四)契合大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共情力”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保障大学生在思政课上的主体地位,充分给予学生发言权和情感表达权。其次,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情感会直接对学生的情感产生影响,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对教学内容和活动保持高度热忱,才能激发学生勤奋学习。教师要积极对学生的经历、情感做出切实体会、真心接受、真情共鸣。体验是人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教师要积极融入当代社会,关心青年大学生所关心的话题,了解青年大学生所热衷的热点,体验大学生所经历的事情,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认知,并用心和学生进行交流,引发师生共鸣,拉近双方的距离。使情感关联贯穿整个课堂,让经历过的学生同唱共和,让没有经历过思维学生感同身受,将“亲验”与“心验”相结合。再次,教师要进行正确的话语导向,话语表达机制的契合是增强“共情力”的重要措施,思政课的教学话语具有“述情”的作用,师生交流中要对学生表现出尊重、喜爱和接纳,相信学生能够有效进行自我学习,学会赞赏学生,包括意见和人格,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自信心,学习动机也会随之增强。课里课外都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实现教学内容认知——情感表达认同——意识形态认可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
“这是一个温情泛滥的时代,又是一个真情缺失的时代”[7]。网络的便捷打破了交往的时空限制,我们可以和更多的人建立联系,看似温情泛滥,但是,快节奏的生活和功利化的行为使真情缺失。正如弗洛姆早就说过的那样:“在现代社会形态中,人们变得自立自主,而且不满现实,喜爱批评,但同时觉得更加孤单无依,并产生一种惶恐不安的心理。”[6]生命意义的论题成为当代人做大的困惑,“逃避自由”成为每个人隐藏的心理倾向,碎片化的生活使焦虑感倍增。面对普遍异化的社会生活,如果没有强烈的国家认同和民族信仰,思想和行为更容易突破情感底线,很难汇聚力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守住国家认同和民族信仰这一情感底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2][3][4][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8.
[6]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7]侯选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情感构建[J].甘肃社会科学,2018(2):57-63.
[8]宇海金.情感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