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瑶
摘 要:在教学改革之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调整,不论是教学有效性还是质量都必须要有所提升,所以這就要调整教学手段,强化教学趣味性和实效性,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所以本文就将重点对其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
和基础类学科有所不同,小学数学其知识体系更为复杂和庞大,基础知识与公式学习对学生逻辑思维有着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学习不断深入之下,学生们渐渐会出现两极分化的问题,加大了教学难度。在新课程理念之下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引导大家认识数学概念,形成相对规范化的数学思维,进而提升解题和实践能力。所以作为教师来说就必须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有效性。
一、确定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给小学数学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范,同时也制定出了三位一体目标,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之前以教材中的内容为准编制教学方案[1]。第一,教师必须要完全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其中的知识结构以及顺序编排的目的;第二,以三维目标为准制定出来教学目标,实现阶段性的要求,渐渐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学科素养。比如在教授“认识图形”相关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设计出这样的教学目标:在活动当中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及三角形,加深“面在体上”;开展找、画和摸等活动,体会问题解决的方式以及方式的多样性,明确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情境创设之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提升空间观念及操作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能只将重点放在自己的教学上,而要给予学生的学更多关注,所以这就要考虑学生们的需求,吸引大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如,在教授“三角形的分类”相关内容时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互动过程:“我们已经学习过三角形,并且也知道它可以根据角的不同分为直角、锐角、钝角三种类型,那大家知道我手中现在拿的是哪一个吗?”这时候展示一个三角形,将大部分都挡住,只留下一个角。这时候学生们就会激烈讨论:“应该是锐角三角形,因为露出来的角是锐角”“应该是钝角三角形,虽然看到的是锐角,但可能另外两个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等等,这种活动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并且还可以在猜的过程中大家不仅要说明是什么三角形,还要说明理由,因此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们进行思考,锻炼思维。
三、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
实施教育改革之后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出来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们运用形象思维去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降低数学学习难度,并且还可以强化大家的知识运用能力,实现教和学的有效结合。但是在这之中怎样灵活地去对待教材,并有效运用教材就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2]。比如:在教授“平行和垂直”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有的教师盲目创设出这样一个情境:通过多媒体给大家展示一座高架桥的路面,其左右两条线都不平行,同时也没有延长,所以大家根本没有想到相交的情况,他的本意是想要让学生在进行初步感知之后把这节课的内容引入进去,所以这时候教师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看到这样的路面你都想到了什么?”这时候很多学生都会说“太窄了,可能会堵车”“容易出交通事故”“工程质量不好”等等,这时候绝大多数学生都一头雾水,最后教师不得已兜了一大圈才回到正题上,严重浪费了课堂时间。这种情景创设明显是盲目的,不如没有,所以在实际创设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比如在教授“组合图形的面积”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最近房价下跌的信息创设情境,并把客厅的平面图展示出来,引导大家去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这样不但让学生们明确了算法的多样性,还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所以创设情境还必须要会运用情境,对此就需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经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去进行创设,充分发挥情景的启发性。
四、加大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在新课程中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要让大家在学习当中去体验和感知数学。所以在教授新方法和新概念的时候就要给大家提供相应的情境,使大家可以在实际操作、分析及整理当中去体验数学。比如在教授“三角形的内角和”相关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制定出来一个小组活动记录表,让大家自己去操作去量三角形的角度,并在相互交流当中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在发现之后再引导大家去撕纸或折纸去验证。又或者在教授和“公平”相关的内容时,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掷出一枚硬币,着地的时候数字向上则甲胜,如果花纹朝上则乙胜,这个游戏对他们公平吗?很多学生在猜想的时候都认为是公平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之后却发现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游戏也不公平。这种经过猜测和验证之后可以更好地记忆知识点,对数学也更感兴趣。
五、结束语
要想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还必须要始终坚持生本理念,从教学有效性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设计各项教学环节及手段,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发挥出教育的本质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带娣.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联系生活实际策略探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8):52-52.
[2] 陈潋艳.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 新课程(小学),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