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者|刘 博
|推荐单位|北京神经科学学会
演讲开始之前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诗。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
只身打马过草原
我读过很多描写草原的诗,读完后大多让人心胸开阔,但是,这首《九月》不一样。记得我第一次读这首诗,我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草原之境,苍凉的风从我的面颊一掠而过,呼呼作响,瞬间就有一股忧伤与压抑,像草原上的野花一样爬上心头,久久不去。如果今天在座的各位听完这首诗也有类似的感觉,那么请记住它,因为它就是今天我要聊的主角——抑郁。而创作这首诗的作者海子,也因不堪抑郁的折磨,静卧于铁轨之上,伴随着一串刺耳的金属轰鸣,永远离开了我们。
因此,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第一问题就是,抑郁到底是什么?
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事情让我们心情不愉快,这种不愉悦的感觉医学上称为抑郁情绪,有情绪很正常,但并不代表就得了抑郁症,只有当这种情绪持续存在超过两周以上时,才能称为抑郁症。因此,一个人是否患有抑郁症,除了忧伤,其余的要交给时间来决定。
明白了什么是抑郁症,那么,抑郁癥离我们有多远呢?据统计,抑郁症的发病率在5%~30%,这个概率和得感冒差不多,因此,抑郁症也被称为心灵感冒,平均每10个人就有一个。
研究表明,抑郁症的主要问题是脑损伤,那脑损伤的凶手又是谁呢?答案是遗传与环境。环境主要指那些让我们不愉快的各种事件,当事件的严重程度超过了我们承受能力的临界点,大脑将从功能异常发展为结构异常,情绪也就变为了抑郁症。而遗传主要指这个压力承受能力的临界点,因为抗压能力的强弱主要由遗传决定。
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治疗。
20世纪30年代起,人们主要通过电击脑的方式治疗抑郁症。到了50年代,发现服用利血平降压药的患者有的会出现抑郁症,原因是利血平会引起脑内神经递质紊乱。自此,一系列药陆续上市,治疗进入了药物时代。然而到了21世纪初,人们发现约有近1/3的患者对药物治疗是无效的,物理治疗又重获圣眷。2000年后,物理治疗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时至今日,抑郁症的治疗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接下来,就和大家重点介绍一下物理手段是如何重“燃”抑郁之脑的。
要说光疗,不得不说一个地方——北欧,北欧除了拥有绝美的自然景观之外,还是一个抑郁和自杀行为高发的地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其缺乏日照,因此,就有学者利用光照的方式治疗抑郁症,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那么,光疗到底是怎么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呢?
我们可以简单把我们的大脑想成一座城市,每个地方负责不同的功能,而抑郁症主要是脑中负责情绪管理的地方出了问题,正常情况下,一束光通过眼睛进入脑后,会沿着视觉信号的通路到达脑视觉中枢,让我们感受到光。而有趣的是光信号通路中间有个换乘站,这个换乘站可以通向情绪中枢传递信号,光激活视觉中枢的同时,也会激活这个情绪中枢发挥作用。
早期,由于我们不清楚抑郁症是脑哪个部位出了问题,都是全脑范围刺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确定了一些与之相关的脑区,因此,精准的局部电刺激就成了发展趋势。其代表就是深部脑电刺激,即脑起搏器,它通过手术放置电极实现了这一目的,但缺陷也很明显——手术有侵入性。因此,如何非侵入性地进行深部脑电刺激一直是抑郁症电疗领域的热点之一。201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突破,他们利用电场叠加的原理巧妙地实现了非侵入性电刺激。
磁刺激于2007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抗抑郁治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安全且无侵入性,现已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非侵入性物理治疗手段。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脉冲电路产生一个脉冲电流,脉冲电流通过线圈形成一个脉冲磁场,磁场穿过颅骨进入病灶脑区,施加刺激作用。
无论光也好,电也罢,抑郁症治疗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谈起它,你我无须害怕,我相信每个遭受抑郁折磨的人最终都能变成一个幸福的人,去东京,游巴黎,周游世界,去给每条河、每座山取一个温暖,曾经阴郁一去不返,生活都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样,无论现在这个时代多么繁荣昌盛,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也绝不可松懈,更不是终点。在畅想这个科技时代的同时,也要努力为这个时代添砖加瓦,用这种方式为抑郁患者,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献上最美的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