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研非
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那些天生有智力缺陷、神经发育缺陷的孩子被认为不值得社会为之耗费资源,这些有缺陷的孩子会被送进像集中营一样的医院,让孩子慢慢去世。这是医学界和社会的悲剧,而现在,我们知道了孤独症这种神经发育障碍的疾病是可以通过治疗进行干预的,孤独症孩子也是可以教育的。
更客观的诊断方式
孤独症的诊断现在一般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进行判断,例如,孩子是不是喜欢长时间自身旋转、长时间总拿着某件东西、长时间摇摆身体,不会玩玩具,不会与人点头、微笑,不能接受简单指令(如坐下、站起来),对他人的面部表情没有反应,长期凝视一个地方,经常拍手,不断重复短句,等等。不过并不是说出现上述部分症状就是孤独症,出现多个症状,并且症状打分超过某个值才能诊断为患有孤独症。北京医科大学杨晓玲教授引进并修订的克鲁格等人编制的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其中,有57个描述孤独症儿童的感觉、行为、情绪、语言等方面异常表现的项目,当受测者量表总分大于等于31分,可怀疑为患有孤独症,大于等于62分可诊断为患有孤独症。
量表打分目前也是判断孤独症的临床诊断方式,但这种方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这种诊断方式和医生的主观判断关系非常大,在中国和美国,都出现过几个大的临床中心打分不一致的情况。这是因为毕竟和人为因素非常相关,在同一件事情上不同人的主观判断有一定差异。孤独症诊断的主观性很强,并且有的小孩可能只是发育迟缓或是其他疾病,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一般来说相对保守,有的诊断结果也只是“疑似自闭症”。此外,一般来说,要在孩子3岁以后,医院才会给出明确的孤独症诊断,因为有的正常孩子也有发育迟缓的问题,而且一两岁的孩子也没有太多社交活动,其社交行为也较难判断,误诊风险大。而诊断出结果后很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期。
所以,现在科学家也在思考能不能建立更具客观性的生物标志物,例如,脑成像标志物或其他标志物,等等,对孤独症进行准确的诊断,这也是现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孤独症的治疗
孤独症虽说是一种伴随终生的疾病,不能治愈,但是,却能够通过一定的干预手段进行治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就像电影《海洋天堂》中,父亲王心诚在临死前终于教会了患有孤独症的儿子大福在海洋馆“上班”,大福能自己坐公交车去海洋馆,在海洋馆擦地。华盛顿大学遗传科学系、霍华德休斯研究所教授Evan Eichler表示,尽管我们已经找到了200个和孤独症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分别有不同的功能,他们交互作用的途径也很特别,因此,我们能找到的“治疗”方法可能也只是针对孤独症的某个或者某些特定的亚型。而对于某一种亚型有效的干预,可能对于另一种亚型有不同的效应。
孤独症孩子的治疗最重要的还是尽早发现,尽早干预。虽然可能到3岁左右才能确诊,但并不意味着3岁以后才能做康复训练。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仇子龙说,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点所谓的孤独症症状,不和人说话,交流障碍,大部分情况下很可能不是我们所说的严重的孤独症,但如果是因为其他因素,应该马上予以干预。
小朋友的发育是一个快速变化的过程,如果及早干预,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对这个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如果在发育过程中错过了关键的干预阶段,四五岁、五六岁之后,就很难扭转关键的异常行为了。所以越早干预越好,小朋友大脑发育非常快,从健康小朋友身上也能看到,从2岁到5岁,他的认知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如果发育暂时落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积极的干预追上来。如果已经发现是中度、重度的孤独症,那就应该积极地做基因检测,来寻找是不是有明确的基因突变导致孤独症的症状。如果有,很有可能通过进一步的生物学的研究,寻找到对特定基因突变疾病干预的方法。
目前,孤獨症使用的治疗手段主要还是依赖于行为矫正疗法,在出现一些极端行为时会使用一些新型的精神类药物,但是,孤独症真正的特效药物还没有上市。仇子龙介绍,目前,上海的新华医院的儿童保健科在尝试很多临床上适用于其他适应症的药物,看有没有可能对孤独症的某些症状进行治疗。此外,目前,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干预,已经出现了很多神经调控的方法,比如,深脑电刺激对于帕金森的治疗有一定效果,经颅磁刺激也用于治疗对抗抑郁药应答不佳的成人重性抑郁症患者。深脑电刺激的方法最近几年很快发展起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神经调控技术出现并应用到多种神经性疾病上,在孤独症治疗方面,也许会有更有效的干预方法。
在Evan Eichler看来,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关于孤独症的治疗很难有大的收获。但是,可以尝试让这些有共同基因变化的家庭组成群体,给他们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和希望,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独,有其他的人和他们的孩子,在共同对抗孤独症这个难以解释的疾病。
受精卵基因筛查孤独症
既然孤独症这一罕见的疾病不能治愈,那有没有可能从一开始就杜绝这一疾病呢?现在不少备孕夫妇会选择试管婴儿,来筛查出一些基因疾病。那可不可以通过基因筛查,在宝宝未出生时就确定是不是患有孤独症呢?
对于未出生宝宝的基因筛查来说,受精卵状态下对孤独症的筛查,简单说肯定是不行的。仇子龙说,人的受精卵在做试管婴儿的时候不可能保持很长时间,这个时候唯一应该做的、而且可以做的是对已知遗传疾病的筛查。比如父母已知具有某种遗传疾病的潜在风险因素或确定因素,可以在试管婴儿阶段、受精卵阶段做筛查,多取几个受精卵,剔除含有有害突变的受精卵,这叫植入前的遗传诊断(PGD),这是可以的,而且是医学伦理允许的。也就是说,明确知道基因突变会导致疾病的情况下,这么做是允许的。但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对于受精卵状态下的基因检测都不能准确地检测出结果,不仅是孤独症,其他疾病也是。
其实,能够通过受精卵基因检测准确预测的疾病很少。一般而言,只有父母已经患病了,且我们知道这个病是基因导致的,我们才能准确筛查。孤独症是一个跟基因非常相关的疾病,而大部分疾病并不是,所以不能通过基因来诊断。就算是孤独症,父母携带明确的基因突变才能准确检测,如果父母不携带已知的靶标,现在暂时是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预判的。简单来说,出生前的受精卵遗传诊断,如果不是基于已知的基因做诊断,肯定是不行的。
此外,对待此种基因筛查技术的应用还是应该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Evan Eichler说,目前,发现的致病基因都是那些有大效应的基因,这意味着这类基因突变的携带者有很大的可能会患上孤独症,但这并非100%。对于就一个婴儿来做决定的父母来说,确实要考虑到,还会有人即使携带了这些突变基因,也仍旧很健康、功能很好、不会患上孤独症的情况。所以,如果谈到孕期使用这种基因筛查技术,还是应该保持相对理性的态度。
推荐单位: 北京神经科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