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萍
摘 要:《通用技术》是指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学生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它的核心理念在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此外还注重创新精神、人文素养、技术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采取有效的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欲望,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通用技术;兴趣;思考;素养;能力;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阶段的通用技术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旨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开设的新学科。许多教师看到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时,都说这种试题很简单,不需要学都可以考得出来。反过来说,也就意味着上这门课应该也很简单。真的像这些老师说的那么简单吗?
在实际操作后才发现,这门课程远没有那么简单,甚至觉得很难。那通用技术课难教,难就难在对知识面的广度要求较高,同时要有一定的深度来回答学生的深入探索问题。那么,如何让通用技术课在短短四十分钟的时间里更加生动有趣,如何让学生带着十二分的兴致去积极地领会教学内容,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通用技术课绝对不是有些教师认为的劳动技术课。作为通用技术的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修养。很多教师以前都没有接触过这门学科,打开课本一看发现有很多的知识自己都不明白,而且相关的书籍也很难找到。这就要求在上这门学科之前就要吃透教材,看透教参,还要多看其它版本的课本。有许多的概念经过对比,自身了解就比较清楚,还可以丰富教学案例,有利于课堂内容丰富多彩。
作为一名教师,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应该具备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识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书籍和网络都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良好途径。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新学科知识新、讲授困难,讲不好课也是理所应当,那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在没有专家引领的情况下,校本教研同伴互助、自己的教学反思,也是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技术学习的效率。
通用技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学生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新鲜感。如果教师把握不好,只是一味地去灌输教材内容,通用技术课堂将会变得非常枯燥乏味,学生也将失去最初的新奇感,进而失去学习的兴 趣,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变得尤为重要。采用这一学习方法,马上就可以降低技能学习的难度,提高了技术学习的效率。从根本改变了通用技术教学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从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来看,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组成一个交互系统。在两者的整合教学过程中,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把通用技术较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形象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如在《技术与设计》的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中,可以让学生利用WORD或幻灯片的画图工具来绘制图型等;实践活动及研究性报告可以通过文档、幻灯片等工具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实验表明,课程整合后,学生在通用技术等学科知识、主体意识、实践动手及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
三、利用变换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通用技术有各种不同课型,有理论课、操作课、设计课、讨论评价课,可以说是丰富多彩。这么多类型的课本身就使学生产生不同的体验,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使同一种课型我们也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只要依据教学需要,灵活地改变教学方式,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到技术的两面性时开展辩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还是带来灾难?正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给人类带来进步。反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给人类带来灾难。学生从一次性筷子到农药、炸药、电等争辩,从网络技术好坏联系到学习。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四、讲、学、练相结合,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同化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一起组成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明确提出了“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他形容只传授知识而不注意鞏固,就等于“把流水泼到一个筛子上”。因为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的学习大量未经自己亲身感受的间接知识与经验,又不能立刻地、全部地运用于实践,遗忘的可能性极大。如果学生边学边忘,那就一无所得,永远处于无知状态,这样的教学只是徒劳无功。心理学研究发现识记之后遗忘立即开始,所以对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新知识之后立刻进行相关知识的当堂巩固是保障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例如上述我们在学习了三视图之后再辅以相关的习题,引导学生一起对习题中的形体构成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以三视图绘制应遵循的“九字令”为中心尝试进行自主制图,分析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三视图的安置方式进行回顾,通过这种对知识再认知的过程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同化,巩固教学的有效性。
五、做好课堂小结
课堂教学总结是教师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或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之后,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总结归纳、反复强调以及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进行及时的巩固、概括、运用,将新旧知识进行调整重组,使学生形成新的完整的认知结构,并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的一类教学行为。课堂上常见的教学总结方法包括集中小结法、系统归纳法、比较异同法、感悟主题法及巩固练习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间选用较适合的方法进行小结。
六、课后及时反思
教师对每一节课的得失都应及时总结、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反思讲课的技能技巧、教学的手段、教学的方法等方面,寻找自己教学中的漏点、遗憾及亮点,及时地积累教学的经验和体验,进而提炼亮点、激发智慧。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崭新的课程,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和碰到书本上没有的新问题,同时也没有多少由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可借鉴和参照,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我们只有坚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