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糕
有诗写道:“清明细雨天苍茫,青团烛香祭奠忙。”在江南地区,每到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之外,还要吃青团。青团作为流行于苏浙沪一带的中国传统时令食品,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碧绿的外观十分讨喜,看上去就像精美的玉器,结合香甜软糯的口感,吃一口更是让人欲罢不能,让人仿佛感受到春天的到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青团吧!
寒食念故人
关于青团的起源,可谓众说纷纭。《周礼》中有这样一句话:“中春,以木铎( duo)修火禁于国中。”意思是说,在农历二月振木铎来告知民众谨慎用火。也许从那时起,寒食的习俗便悄然诞生了。
关于禁火,还曾经有过一段令人惋惜的故事。相传在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一不小心火烧了绵山,把自己非常器重的大臣介子推和他的母亲给活活烧死了。晋文公悔恨交加,为了纪念自己的爱臣,也告诫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下令全国在介子推的忌日里禁止用火。
国王下令不能用火,百姓可就犯了愁。民以食为天,没办法开灶,这几天的温饱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总不能饿肚子吧。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提前几天蒸好糯米团子,等到了禁火那天就吃已经做好的冷食。用艾草做成的糯米团子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驱寒,可谓一举两得。就这样,吃青团的习俗流传至今。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更加有趣。传说在某年的清明节,清末农民起义军太平天国的一位将领被朝廷士兵追捕,一直追到了一个小村庄里。清兵知道这位将领没有逃多远,就把这个村庄包围起来,对进出的人严加看管,防止他们给将领带吃的东西。这位将领躲在一位农户家里,没有食物快要坚持不下去了,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十分焦急。
这时,一位农民在外思索应该怎么办时,突然摔了一跤,爬起来看到手上、膝盖上都染成了绿色。他突然灵机一动,连忙采了些绿色的草叶,躲过了村口清兵的检查,回家后将草叶揉进糯米粉里做成团子,拿给那位将领吃。将领大概是饿久了,觉得这团子又香又糯还不粘牙,简直是人间美味。天黑之后,他在村民帮助下成功逃跑。后来,这位将领觉得这么好吃的东西应该推广出去,吃青团的习俗就这样流传开来。
青青艾草
许多人第一次吃青团的时候,都被它独特的颜色所吸引。青团的“青”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其实,这跟制作面团的一味材料有关,那就是艾草。
要想做出青绿色的外表,首先就要制出青汁。把艾草洗净放入沸水中蒸煮,加入小苏打能让艾草变得更加鲜绿,等到颜色变成深绿之后就可以捞出。接着过凉水,挤去多余水分,再加入适当凉水,充分打碎,艾草糊糊就这样出现了。
然后,要把糯米粉和少许淀粉以及已经做好的艾草糊放在一起和面,搅拌揉搓成碧绿色的面团。将面团分成每个约重五六十克的小块儿,用大拇指把它们一个个从中间按扁,凹下去的地方包入已经做好的豆沙馅料,之后封口继续揉搓成圆形,青团坯子即成。
最后,要将它们送入蒸笼。为了让外观看起来更有光泽,可以在蒸之前刷上一层薄油。蒸十二至十五分钟后,一笼清香扑鼻的青团就做好了。青团做好之后,最好在三天内吃完,初次加热的青团软硬适中,再次加热后的青团水分流失严重,吃起来会变硬,导致原来的口感损失大半。
艾草不仅是清明节传统食物的关键原料,也跟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息息相关。端午节的时候,古代的人们就习惯把艾草挂在家门口“辟邪”,或者做成香包隨身携带。根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可以全味入药,具有去湿、散寒、止血等作用。中国人喜欢泡脚,若在泡脚水里加入艾草,不仅可以安神驱寒,还能辅助治疗感冒和肚子痛的病症。
这青青艾草,不但给我们带来了美味的青团,而且浑身是宝啊!
新口味 新吃法
到了现代,各种传统美食都在积极“转型”,青团也不例外。传统青团是红豆馅的。但除此之外,当今市场上还出现了肉松蛋黄馅、百果馅、香芋馅等口味的青团。这些年每到清明节时,青团都是话题度最高的美食。两年前,上海更是出现了排队要等100分钟、一盒炒到400块钱的天价青团!不少人慕名前来,就是为了吃上这大名鼎鼎的咸蛋黄肉松青团。
除了口味之外,苏浙沪不同地区的吃法和做法也存在区别。比如,面团的面料配比,有的以粳米粉为主,有的以水磨糯米粉为主,有的为了口感还会加入适当的碱水。面团的造型更是百变,有的做成饺子一样的形状,称为“艾饺”,有的则做成小圆饼,也有个可爱的名字“艾青果果”。馅料也是花样百出,芝麻、花生、红糖、白糖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青团也不再是清明节的特有食物,一家人平时也可以聚在一起包青团、蒸青团、吃青团。
口味和种类多了起来,争论自然也不少。就像豆腐脑有南北的甜党和成党之分一样,青团同样如此。甜党表示豆沙桂花馅才是正宗,咸党则偏爱香干马兰头等时令美味,双方争执不下,倒是让远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眼馋了一把。
美国、韩国的华人也想吃青团,但是苦于没有艾草,只能积极寻找其他的替代品。其实能替代艾草的植物还是挺多的,比如浆麦草或者是青菜、菠菜,甚至是公园里的野菜加工处理之后也能制作出青绿色的汁水。看来在美食面前,人们的智慧是无穷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