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2019-09-10 20:55李艳芳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6期
关键词:气象条件生长发育大豆

李艳芳

摘要:大豆是喜温作物,要求较多的热量,而且大豆对光周期很敏感,需水较多,抗逆性差等,这些都限制了它的广泛分布。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研究大豆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前人在这方面的工作做一综述。

关键词:大豆;生长发育;气象条件;关系

1 温度因素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大豆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较高,以省种植的春播晚熟大豆为例,其需要保证日平均气温不低于8℃、且覆土下5厘米处的温度保持在10~12℃。若温度过低会导致大豆种子无法萌芽,而温度过高则会导致大豆萌芽的生长速度加快,不利于大豆作物的种植。大豆生长发育不喜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当温度超过40℃或低于13℃时,大豆作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产量便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三门峡市地处中纬度内陆区,大部分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日照2261.7小时,无霜期216天,年均降水量580~680毫米。由此可以看出,除极端天气等气象灾害发生,大豆在种植的实际温度都处于较为适宜的范围内。

温度的影响温度影响表现在大豆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在栽培上对于春播大豆适当晚播或者采取措施提高地温以促进出苗。温度影响营养生长期的长短,我们认为影响春大豆营养生长期长短的关键因子为日平均气温、降水日数,出苗— — —始花期温度越低,则生育期的日数越长,对于春大豆来讲,营养生长期延长,利于积累较多的光合物质,为高产打好基础。对于夏大豆营养生长期正好处于高温期,营养体过小是限制其产量的一个关键因子。温度影响开花日期。夏季温度持续低于24 ~ 25C通常会延迟开花时间,温度每降低0.6C,开花日期就延迟2 ~ 3.6天。根据实际经验,大豆发育的下限温度为10C,实验证明,在低温条件下成花诱导会受到很大抑制。大豆花芽分化要求的最低温度为11C,低于此温度花芽分化受阻,始花期延长。温度对鼓粒成熟期的影响。鼓粒期长短主要取决于鼓粒后的温度条件而与日照时数和降雨量关系较小。大豆鼓粒成熟期所需最低温度8 ~ 9C,最适温度18 ~ 20C,一般保持在14 ~ 16C,有利于大豆鼓粒成熟,温度偏低易产生秕荚粒。对于大豆秕荚的产生,为不仅取决于品种基因型也受生长时期外部因素的影响,秕荚率与开花、结荚、鼓粒三个生育阶段积温的一级偏相关达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在三个生育阶段中,积温高有利于光合作用及有机物质运输,可减少秕荚、秕粒产生。温度对产量的影响。关于温度对产量的影响结论不尽一致,汪惠芳〔1〕研究指出,春大豆产量(y)与全生育期的积温(X)有密切的线性关系其回归式为 y = 0。145X - 194。96,相关系数r = 0。6518!,n = 11,达显著水平。而程桂敏〔2〕根据黑龙江赵光农场 40 年资料的分析表明产量与温度或降水某一单一要素用数学形式表达存在较大误差,用点聚图法更能客观、确切和清晰的反映产量和温度、降水之间的关系。大豆是否丰产,决定于温度和降水的配合,只有降水和温度搭配合理大豆才能丰产。

2、光照时长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对大豆的生产而言,光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大豆生长群体光合强度方面,提高大豆群体的光合强度首先要保证大豆有适当的群体光合面积。大豆的光合面积,主要是叶面积,据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研究,开花至鼓粒期,大豆形成籽粒所需有机物质的70%来自叶片光合产物,30%来自茎与荚皮的光合产物以及茎的储藏物质。相对而言,上中部叶对产量形成贡献最大,其中中部 6 ~ 10 层的中部叶作用尤其重要。大豆群体的光照垂直分布也影响群体的光合强度。对于大豆田间群体而言,上部光照强,叶片有较高的光合产物,下部遮荫,叶片光合产物减少,浪费了光能。对于大豆冠层中光照垂直分布情况,决定于冠层中叶面积指数累加值的垂直分布,但不是唯一原因,自然光照绝大部分被群体冠层上部截消,中部较弱,下部更弱。为了解决中下部叶片的光照不足问题,在育种方面可筛选窄叶型或叶片直立型品种。

大豆作物生长发育期间,需要每日光照时间达到9~18小时。当大豆主茎上出现第一片复叶时,大豆的生长发育便进入到光照阶段,如果光照时间较短,则大豆作物无法自行制造出用于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将导致大豆生长发育不良。而光照时长充足,会使大豆的生育期延长,从而会延长大豆的花期,进而提高大豆的产量。三门峡市全年日照时长平均在2500小时左右,相对于大豆生长发育所需日照时长较为丰富,因而有利于大豆的种植。

3 降水量与水分供给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大豆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巨量的水分,如果仅靠降水对其进行供给则需要约400毫米的降水才能够满足需求。其中,大豆苗期对降水量的需求较高,约占总量的20%。虽然生长发育期同样需要大量的降水,但是与苗期的时长相比相去甚远。因此,相比之下,大豆苗期对水分的需求更高。如果水分供给量不足,轻者会导致大豆作物生长发育延缓,增加大豆颗粒中干瘪种粒所占的比例;严重者则会导致大豆死亡。一般来说,当大豆作物缺少水分时,个体表现出干瘪、枯萎的现象,此时便需要进行补水工作。但是如果水量过多则会导致大豆受涝,同样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全省各地区年降水量在400~600毫米之间,除非出现极端气象灾害,降水基本可以满足大豆生长发育的要求。

水分的影響大豆需水较多,从萌发到成熟都需要较多的水分,俗有 “旱谷涝豆,大豆开花,垄沟摸虾”之说。发芽期是大豆容易受害的关键期之一;大豆发芽至少约需其籽粒本身重量50%的水分,玉米只需30%,水稻为6%。但是水分过多对发芽不利,在播种出萌阶段,要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子死苗。幼苗期一般耗水较少,有一定的抗旱力,水分多往往徒长而节间过长,易引起倒伏,或结荚部位高,结荚少而降低产量。苗期涝则严重影响产量,据研究,苗全部淹没情况下,则完全停止生长,直到死亡,但在半淹情况下,只要露出顶芽在空气中,苗就不被淹死,但其以后生长发育状况显著差于对照,同时淹水对根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苗期防止渍涝,尤其对夏大豆产区是增产的关键。开花结荚期是大豆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此时期水分胁迫会减少叶片光合产物及最终产量,还能使大豆结荚减少,如遇干旱,要及时灌溉,使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5%以上。此外,郝瑞莲等、谢甫绨等研究还表明结荚至鼓粒期干旱可使单株秕荚数大大增加,还会造成叶面减少,根系生长受阻,根系活力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大,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降低,使物质生产能力减弱,最终导致籽粒产量大大下降。水分胁迫对大豆连作植株生长及病害的影响,超过了连作本身的障碍因素的影响。其原因,据董钻报道,水分缺乏,植株体内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根瘤固氮作用受到抑制,体内酶保护系统遭到破坏,不仅扰乱了体内代谢,而且毁坏了细胞结构,致使植株生长瘦弱而染病。针对水分胁迫的危害,HeatherIy 提出通过调节播种期和采用不同熟期品种来躲避灾害。

参考文献:

[1] 汪惠芳,毛健。浙西丘陵山区春大豆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中国农业气象,1994,15(6):32 – 33

[2] 程贵敏,王国林,陈道荣。大豆高产的气象原因与对策。中国农业气象,1996,17(3):28 – 29

[3] 郑天琪,连成才。春大豆百粒重与气象条件间关系的初步分析。大豆科学,1998,17(2):141 – 146

[4] 莫新,朱国金,程伟东。气象条件对广西春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大豆科学,1991,10(3):234- 239

(作者单位:三门峡市气象局)

猜你喜欢
气象条件生长发育大豆
青海省G06高速公路气象条件危险区划研究
安岳柠檬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大豆农场
给小嘴安个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