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曼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目标设计和问题情境为前提,以课堂人际关系为基点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课堂中五步教学法的不足,以群体力量驱动了学生的主动认知,促进了初中生自觉、主动、合作、共享的良好学习理念的形成。但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其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尚未完善,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中的合作研究行为需要进一步的支持与强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教学;行为强化
在合作学习理论指导下构建的初中数学课堂是一个学生自主交流的课堂,也是一个追求个性、追求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生本课堂。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初中生们可以不拘一格地交流,毫无顾忌地展现真正的自己,在交流与分享中生成情感共鸣,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集集体之力,攻克原本难以解决的数学探究难题,提升个人学习信心,建立主动合作意识。而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虽然我们很容易就能够找到小组合作的影子,但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合作只是形式上的、表面性的、机械性的,是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的。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深化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层面入手。
一、夯实基础,缩小学生差距
合作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的,毫无基础的合作就像是没有打好地基的高楼,刚开始盖的时候可能没有问题,但盖得越高就越容易倾斜或倒塌。合作是建立在双方互利的基础上的,当合作中的一方处于绝对弱势地位时,合作就变成了“帮扶”,而“帮扶”式的合作是难以长久的。而由于初中生个人能力基础不同,故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帮扶式”合作。所以,要想强化初中生的课堂合作行为,我们不妨先夯实基础,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一)组织课前预习
组织有效的课前预习活动,可以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之前都对将要探究的内容有所了解,有所依凭地参与课堂合作探究。这样一来,合作过程就不会再是某部分学生的个人展示过程。
(二)分层教学
针对初中学生数学能力高低不一的教学实际,我们还可以按照学生的知识能力划分学习小组,让同水平的学生进行知识探究。这样一来,便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自卑心理,方便学生之间经验交流和相互理解,提升合作效率。
(三)情境创设
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以多重感官刺激唤醒唤醒学生的认知热情,以多种直接经验支持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从而有效降低合作探究难度,满足不同学生的知识获取要求。
二、引领指导,推动合作探究
初中生毕竟是尚未成熟的个体,其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是有限的,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对探究者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故在初中数学课堂合作中,学生们很可能会因为探究任务过难而感到焦头烂额、无从下手。这样不仅会影响整体课堂秩序,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合作学习体验的下降。所以,要想强化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合作行为,有效的合作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对“从统计图分析数据集中趋势”知识教学过程中,我先根据自己对学生数学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的了解,将学生们分成了人数适宜的四人探究小组。然后,展示某场生产数据表以及由该数据形成的各种统计图,并利用如下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合作探究:
(一)从这些统计图表中,你们是否可以轻松得到该数据中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什么?
(二)你是如何利用不同的统计信息来估算该组数据的平均数呢?
(三)什么是数据的集中趋势,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有何作用?
随后,学生们在上述问题的引导之下对指定数据进行了探究,在问题的指引下找准了探究方向,拓展了探究深度,圆满完成了数学探究任务。
三、总结评价,巩固合作成果
总结评价环节是教师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行为、态度进行判断的过程,该环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全面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认知积极性的维持。故要想强化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合作行为,我们就必须要以契合合作课堂实际的教学评价方法,帮助学生们巩固合作学习成果。而合作学习课堂是一个学习过程的课堂,学生们在整个课堂中获得的知识学习感触是与其个人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所以,要想构建符合合作课堂实际的教学评价体系,我们就必须在进行教学评价时,突出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例如,在《二次根式》教学评价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们以自我评价的方式,反思自己的课堂表现,然后再让学生们以小组互评的方式,反思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是否通力配合。最后,再由我根据自己的课堂观察以及学生们的自评、互评情况对小组数据从整体客观的角度对学生们的课堂表现进行评析。该课堂评价活坚持了多主体、多角度评价原则,有效地兼顾了个人成长与小组发展。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活动的构建离不开坚实的合作基础、有效的合作引导和合理的合作评价。只有当这些环节都以初中生数学合作教学实际完美切合时,学生的课堂合作行为才能在有效的合作支持下强化。
参考文献:
[1]朱雅琴.浅析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的评价[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2):92.
[2]周恬君.“合作學习”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研究[D].苏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