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要卿
古典诗词作为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学习,传承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这种熏陶,这种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是师生共同生成的大课堂,这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诗词教学。我们要把握好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方法,或诵读,或感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一、以读为本 欣赏背诵
新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对诗词的充足阅读,逐渐累积,亲身感触,学以致用,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标准及欣赏层次。因此,教师就没有必要针对一首诗教学问题上锱铢必较,教师应该在如何营造一种古诗学习氛围上多下工夫,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诗词素养。比如,在学习《鸟鸣涧》这首词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學生跟着优美的音乐开始朗读。除此之外还可以设定场景来辅助学生阅读等多种渠道。与此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古诗词打下了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把学习古诗词当成了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多元教学 创设意境
诗歌具有鲜明的形象美、音乐美、意韵美,对意象的领会离不开对形象的还原。我们一般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把着力点放在理解、积累上,理解的基本途径是借助于注释,这在语文课程标准里也有较为明确的要求。这样的理解方式是理性的、专业的,其消极的一面是忽视了诗歌的形象性特点以及小学生的思维倾向,导致了为理解而理解的现象,美好的诗歌经由这一机械过程,生趣顿失。比如教学《竹石》,很多老师会先把象征的手法揭示出来,让学生领会诗人高洁的品格,并立志向其学习。这样“理智”的教学,没有唤醒形象感,自然其所蕴含的情意也无法与形象融为一体。如果我们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形象的还原上,将会迎来不一样的教学样态。首先,《竹石》是一首题画诗。郑燮是画家,其最擅长的是画画,这首诗是对他所画竹子的注解,是这幅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学可以从这幅画开始,让学生观竹子之形、之色、之姿,对竹子有个直观的了解,并引导学生说说这竹子与我们见到的、想象中的竹子有何异同,凸显“坚劲”这一特点,引发学生对诗人用意的推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写的是竹子的生存环境,“咬” 字用得好,把竹子的顽强表现得淋漓尽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结合郑燮的人生追求进行佐证,其意韵、内涵、主旨便会自然生发出来了。从形象出发悟意,是诗歌教学的必由之路。
三、启发想象,入境悟情
如果说情感是诗歌的灵魂,那么,想象力就是诗歌的翅膀。对于小学生来说,用诗歌来打开他们想象的世界,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他们天性的需要。古诗的语言十分精练,往往短短的一句诗就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想象,合理地补充情节和画面,丰富诗的内涵,使他们领会诗的意境,与作者沟通情感,产生共鸣。比如,在读“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场春雨之后,锦官城该是怎样的景象呢?读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引导学生感悟:春雨是伴着风悄然而至,春雨意在润物而无意讨好人们。教师要善于借助这些空间,调动学生的想象,引导他们领悟诗歌的意境。
四、走出教材 群组学习
小学高年段的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我针对六年级制作了一节复习的形式的群组诗教学,引导学生对已学的古诗进行题材分类的课例——咏物诗、送别诗、思乡诗、爱国诗。然后整合对比学习,同中求异,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发现各类故事的情趣。这样的整合对比学习,节省了教学中无效的环节,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次较深入的探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语
“诗歌是对人类情感记忆的表达”。只有在文化和诗歌的不断继承流传中,才能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让我们未来的接班人、正处于花季的少年们,尽情的与倾听诗歌传统对话,与未来交流。正如托尔斯泰所言:诗人是举着心灵的火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让这盏照亮灵魂的火炬,给少年儿童以人文的关怀和美学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