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盛继
随着素质教育背景的推进,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步骤。《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基于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对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优化组合而设计的比较稳定、简化的活动程序,以期有效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本课题立足我校实际,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体系为目标,从目前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入手,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应对策略及模式,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由此探索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与实施策略。
一、初中数学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意义
21世纪教学的主旋律就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思维,并且要以构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形成学生的健全的个性为特征的“自主、合作”的教学结构,并把它在教学中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教师的施教对象,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任何人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教师施教的全部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个体自己的认识活动才能起到作用,教师让学生应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水平、经验和学习发展的需要,自主地结合,然后共同地参与教学,由此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去探知新知识、新问题,把怕学习、怕思考的孩子变得爱学习;把反应迟钝的孩子,变得思维敏捷;把缺乏信心的孩子变得信心十足。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自主合作探究在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1.渗透自主学习理念,深化学生主体意识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作用,真正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如“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探索中,教师让学生先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想一想,再在小组中交流。事实上就是要让学生先进行独立观察和思考,这样对这些图形的共性就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独立的见解,再交流时就能各抒己见。
2.构建合作小组,引导合作教学
为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教师应组织学生分成多个不同的合作小组,将学生放置在小组中,使其成为小组成员之一,感受并体验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分組的过程中,应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按照能力强的带动能力较弱学生的这种基本分组原则来分组,否则会影响整个小组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无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模式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练习”的内容时,教师可把全班同学分成每四个人或者六个人为一组的多个不同小组,然后通过多媒体呈现出几组角度不同的角,并让学生自主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这些角的大小。或者,组织每一个小组自主准备学习工具,如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分别是30°、60°、90°,另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分别是25°、45°、90°,通过组与组之间比赛的方式,尝试一下这两个三角形可画出哪些度数的角。通过这种合作小组的建立,组织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并在此过程中自主思考和探究,最终把问题的答案解答出来,让学生增强了集体合作的学习意识。
3.巩固探究性实践,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尝试,体验,实践等一系列学习过程,培养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掌握基本学习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因而为了更好的让数学探究学习方法广泛应用,首先要了解其内涵,以及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创设探究性的问题。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中,教师若先让学生先通过折纸(给每位学生一张长方形纸,裁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一旦提出猜想,就非常迫切的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以此形成学习交流的小组,自主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加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师生合作交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类似问题的创设,应用于数学教学当中,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同时也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
综上,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能变传统的接受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下,自主探索,团结合作,讨论总结,获得成功,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