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农:中国电化教育的奠基人

2019-09-10 07:22张慕文刘来兵
教育家 2019年45期
关键词:南国理论体系教育学

张慕文 刘来兵

现代教育技术在推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其中指出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今天,我们在享受教育信息化带来的种种便利时,也不能忘记一个人,他就是在教育技术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南国农先生。

南国农(1920-2014)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资深电化教育专家、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西北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南国农早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修习比较教育和视听教育,取得硕士学位后,响应国家对海外留学人才的召唤,毅然冲破重重障碍回到祖国的怀抱。1953年,南国农来到西北地区支援教育事業,被聘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现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开启了他为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道路。他用勤奋、智慧和责任心扛起了中国电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两面大旗,为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和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电化教育的奠基人”,被千千万万的教育技术工作者亲切地称为“南先生”。

南国农与电化教育学科的创建、发展

在我国,电化教育是先有其事,后有其名,再有其学的。作为一名毕生从事电化教育研究的学者,南国农始终在电化教育领域中精耕细作,不断创新。回顾南国农为我国电化教育所进行的实践探索,不仅可以总结他的电化教育实践,而且能够窥见我国电化教育实践发展的风貌。

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走进一级学科教育学这个大家庭,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从1936年电化教育正式定名到198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这期间无数的学者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南国农便是其中之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经济发展与国家建设首先要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也就是在这一年,我国电化教育被重新拾起。当年,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河南召开全国教育学教材讨论会,南国农在大会上作了《我对电化教育的基本认识》专题汇报,建议在教育学教材中加入“电化教育”专章,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这次会议为电化教育专业进入教育学取得合法身份奠定了现实基础。经过两年的编写,新出版的教育学教材里增加了由南国农撰写的“电化教育”。由此,电化教育正式成为教育学内容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进入了学科范畴,取得了学科身份。

1979年,为了应对电化教育人才不足的困境,教育部电化教育局委托西北师范学院举办全国性的电化教育培训班。南国农负责筹办第一期全国电化教育研讨班。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南国农和萧树滋发动了从兰州到北京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终于,第一期电化教育研讨班于1979年6月在西北师范学院开班。这期研讨班,吸引了全国40余所高校的50多名教师参加。虽然,此次研讨班只有短短两个月,但是它有着巨大的意义和影响。参加这一期研讨班的成员后来都成了全国电化教育机构的骨干,在中国电化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技术学界都尊称西北师范学院是电化教育界的“黄埔军校”,在学术界一度传为佳话。

1980年,电化教育学科两大权威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创办。其中,《电化教育研究》由南国农与萧树滋、李秉德一同创办。30多年来,南国农一直担任《电化教育研究》的主编。如今,《电化教育研究》已经成为面向国内外发行的重要学术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和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近40年来,《电化教育研究》作为我国电化教育的理论前沿高地,在我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电化教育刚刚复办的20世纪80年代初,电化教育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是陌生的。为了宣传推广电化教育,南国农积极向甘肃省政府领导和省教育厅领导汇报情况、表达想法,最终得到了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策划主持了“甘肃省电化教育展览”。该展览在甘肃省博物馆进行,为期20天的展览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地区的教育界同仁,累计5万余人次。此次展览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了电化教育,为电化教育的推广和宣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92年,受国家教育委员会电化教育司委托,南国农带领一支考察队进行了全国电化教育考察万里行。在南国农的率领下,考察活动从1992年5月23日开始至7月11日结束,历时50天,途径甘肃、四川、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西、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内蒙古、宁夏17个省、市、自治区,行程12850公里。考察活动通过访谈、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定向约稿、文献资料收集、录音录像摄影等方式进行,搜集记录我国电化教育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同时与全国各地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教师进行深度交流,总结当前我国电化教育的典型性经验,试图找出新形势下电化教育发展的道路和做法。此次考察采访近千人,获得了考察报告、随记、录音、录像、照片等多项考察成果,为政府制定电教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对推动我国的电化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南国农的电化教育思想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是电化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我国电化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标志,学术界通常认为有两个:一是我国设立电化教育学科专业,二是南国农主编的《电化教育学》一书出版发行。在《电化教育学》中,南国农对我国电化教育的名称、定义、对象、作用、本质、指导思想、学科性质、学科功能、研究方法和现实问题等一系列学科问题进行了明确界定和系统表述。《电化教育学》的出版在大陆和台湾地区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成为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经典教材。在台湾,《电化教育学》被台湾新学识文教出版中心购买了繁体字版权,以《视听教育学》(大陆名著·原名《电化教育学》)的名称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出版发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学者的教育学术著作首次在台湾出版发行。

南国农在《电化教育学》中提出了一个以研究和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为核心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它由七论组成,即本质论、功能论、发展论、媒体论、过程论、方法论、管理论。南国农分别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标志着“七论说”学术思想的正式形成。他认为,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是电化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它与其他教育学二级学科如教育原理、教学论等最大的不同。“七论说”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电化教育学从此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电化教育学从有实无名到有名有实再到被誉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与制高点”,南国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在事实上分化成了两类:一类主要是以美国教育技术AECT’94 定义为依据建立的;另一类主要是在不断总结本国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我国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在两条轨道上各自发展,彼此交流不够充分,南国农对我国电教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他认为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态度,“重他轻我”。这表现在重视他国,特别是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轻视中国本土的教育技术理论研究;重视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轻视本学科自身的理论研究。二是研究方法,在选题方面喜大嫌小,宽泛有余而深入不够,同时关注社会太少,没有切合社会需求。

在反思过往的基础上,南国农指出了重构我国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性,也提出了他的初步设想。在他的设想中,新理论体系由六论组成,即总论、基础论、技术论、模式论、方法论、管理论。

相比之前的“七论说”,新时期的“新六论说”更加突出时代的特点。它是在过去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特征与现实的需求所诞生的与“七论说”一脉相承的学说。南国农的学术思想始终与时代保持一致,坚持和而不同,不搞学术垄断,让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不断适应时代趋势和社会要求,从而使得学科的理论更加丰富也更加有生命力。

南国农从留美归来支援大西北建设到最后在大西北逝世,一辈子都坚守在大西北的土地上。在一个地方能够坚守一辈子,一定是心中有足乐者,对他而言这足乐者大概就是学术和育人了。南国农对于学术的坚守,可以做到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杨光明在《做文与做人——南国农教授二三事》一文中深情回忆了与南国农在一起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当别人与南国农意见相左时,他始终保持着对不同观点的包容,如同汪洋大海包容所有的溪流,不会厚此薄彼,更不会打击报复,永远敞开心扉让别人走进他的内心。这种对学术观点的包容和对后辈学者的言传身教,使得他心里觉得快乐,也使得与他接触的人感到快乐。

(作者张慕文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作者刘来兵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樊效桢

猜你喜欢
南国理论体系教育学
南国红豆发新枝
美丽的南国多传奇
感谢你,我的南国
浅析我国当代教育学改革的策略
教育学信条
Analysis of the activation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potential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与构建探讨
《文心雕龙》“通变”论主旨研究综述
初探管理会计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