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与未来教育服务业态展望

2019-09-10 07:22张力
教育家 2019年45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现代化制度

张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历史性论断,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应地,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了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更加重视全面增强教育系统自身实力和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能力。

遵循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办、国办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按照2035年我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的总体目标,从现在起到2035年要实现的预期目标和重點任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并发挥统领作用。主干是搭建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在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学习领域创新服务业态,平衡政府和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形成多样化教育与学习服务有序健康发展的格局。这将是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顶层设计方案。

二要涵盖国民教育体系关键阶段,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供可靠保障。围绕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六大重点细化部署。这将是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惠及亿万人民群众的关键环节。

三要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夯实教育现代化的制度基础。通过变革教育治理方式,使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形成政府、学校、社会依法共同参与教育治理的制度保障。这将是以教育治理现代化支持教育现代化、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的总体思路。

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正在迈上新的征程,将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导向的统领下,更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多样化需要和全体国民的谋生发展需求,不断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逐步搭建起符合基本国情的学习型社会。

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政策领域一直在探索如何切分服务属性和优化供给方式。围绕基本公共服务、非基本公共服务、非公共服务分类,进而形成从纯公益、慈善性服务,到准公益、半公益、混合所有制的服务,再到非营利、微利、营利性的服务的细化分类,逐步形成从“有为政府”到“有效市场”之间的“光谱”。而且,我国涵盖三类服务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已趋于健全,尤其是在教育服务领域,已走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前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文件确定了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基本方向,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文件迈开了更大的步伐,要求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可以说,“两个最大限度”阐明了政府该做什么、市场该做什么,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也已掀开序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申,既要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又要完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完善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合理分担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18部门发文要求,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同时,推动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多元化、优质化。

这里,不仅是政府配置公共服务资源,而且会包含社会参与、社区协作及市场机制在内的“多条腿走路”。一方面,面对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的公益服务项目,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加大力度支持。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上海进博会上明确要求,要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加快教育领域开放进程,特别是外国投资者关注、国内市场缺口较大的教育领域,也将放宽外资股比限制。这意味着,我国在加入WTO时签订的教育服务贸易减让表的基础上,还要更多引进海外资源到国内教育服务领域之中。不久前,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提出,除支持境外一流高校到海南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外,还允许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试点设立国际高中和国际幼儿园,以及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试点境外工科大学、职业院校在海南独立办学,探索境外高水平企业在海南独资办学,在建立国家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迈开新的一大步。

当我国进入教育-学习资源的“战国时代”,制度竞争愈加凸显。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学习领域,只有善用多种制度红利(如现代学校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学徒制度、终身职业培训制度、职业资格制度、服务贸易制度等),才能生存发展下去。对内对外开放度更高的教育服务业释放更大活力,必须依法用好用足国家关于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教育的法规政策,精准锁定、适应、引导、激发、制造用户的需求。广义的民办教育服务业也有提供慈善性教育服务、基本或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非公共教育服务的多条路径,公共财政有区别地选择购买、资助和补贴。其中非义务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是多种服务并存、融合、竞争的平台,用户需求将成为服务供给模式生存发展的基石。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责任编辑:孟鹏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现代化制度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某些单位的制度
我的女巫朋友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