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宝
[摘 要:以学生为主体的物理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形成一定的科学行为和习惯,以获得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实验是关键基础,通过对实验的动手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行为习惯,通过搭设物理相关实验仪器、用物理的原则来验证实验结论,这无疑是最有效、最直接的锻炼探究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自主能力;培养策略]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多种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转变传统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致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参与物理实验的学习,培养自主能力,促进其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培养,以及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不断提高。
一、高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意义
1.要重视物理实验的实践性作用
从探究的角度出发,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物理试验的兴趣,只有在兴趣的推动作用下,学生才会对有兴趣的事物心生探索之念。因此,教师要以物理实验形象化的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要针对部分学生实验技能水平较弱的特点,加强实验课时的安排,使实验操作真正成为学生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手段和依托。
2.实验课程的问题设计要注重实践性
首先,物理实验的设计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从学生常见的现象和情境入手;其次,实验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实验的设计要体现物理思想的精髓,引导学生用物理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去思考问题。再次,实验设计的问题导向不要太强,要让学生主动思维,从实验的过程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运动加速度的概念之时,要让学生在不同物体实验的感觉上寻找与加速度有关的影响因素。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主动思维,寻找探究问题的奥妙与奇幻。
二、物理实验课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物理的所有概念、规律及理论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物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亲身体验及深入理解物理原理与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1.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一般只局限于教师的演示实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改革提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鼓励学生自我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培养自主能力。
比如:在一节实验课中,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一些实验场景的创设和简明的示范点拨,鼓励学生对既定情境进行完善与总结,并对实验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操作。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教师从旁进行辅助,在学生提出质疑或出现实验问题时,帮助学生科学地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强化实验教学效果。
2.合理创设物理实验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物理实验情境,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调动其实验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充分发挥其创造性与主动性。
例如:在“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教学中,我首先播放歌曲《加速度》,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紧张心情。其次,创设问题情境:骑自行车时,当这辆自行车的质量一定,是否用力越大,自行车的加速度就越大?当你用力一样大时,是否自行车的质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小?等等。提出这些问题,在吸引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和兴趣的同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想通过要实验进行验证,这时我再引导学生着手进行实验操作。
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还要提高其思考、分析等能力,培养其自主能力,最终提高物理实验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3.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实验
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化,提倡学生自主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提前做好实验安排,放手让学会自主进行实验,引导其主动参与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其进行探究性实验,探寻物理科学规律,巩固基础知识,培养观察、分析、综合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规范化实验操作的良好习惯,最终促进其物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不断提高。
例如:在“力的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思考:想要将桌子上的一个较重的砝码提起,是一根线易断,还是两根线易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实验,验证结论的对错。教师从旁辅助,将“力的分解”知识潜移默化地带入学生的探究性实验过程中,拓展其思维,培养其分析能力、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精神。
4.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教师应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拉近学生与物理学科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与创新精神。比如:教师可合理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废旧器材进行实验,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实现废物利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静电现象的应用”这节实验课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用废旧泡沫完成实验。用一个带电体接近用泡沫做成的小球,发现能被吸引,说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样,在解决了实验器材不足问题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调动了其积极性,锻炼了自主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5.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应用意识
知識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为生活所服务。物理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物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就让学生寻找自己身体上或生活中的杠杆原理,并分析其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在学习密度知识后,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酱油、食用油等密度进行测量;在学习了热学的相关知识后,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导热性能差和好的材料,并对其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其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等等。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不断提高观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意识。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必须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自主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拓宽知识范围,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树立创新精神,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宋晓楼.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J].物理通报,2010(1):52-54.
[2]曾永康.高中物理自主实验能力培养初探[J].才智,2012(22):97.
该文为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物理自在主课堂应用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01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