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探究

2019-09-10 07:22陈晶晶苗旖
兰台内外 2019年5期
关键词:读写器管理系统标签

陈晶晶 苗旖

摘 要:文章概述了RFID系统的组成和RFID图书馆的应用现状,以及引入RFID技术之后图书馆在服务和管理上的重大变化。本文结合高校图书馆的特点,介绍了RFID图书管理系统的组成及技术特点,及其如何在高校图书馆发挥作用。同时就RFID技术在适应高校图书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一个设想,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RFID;图书管理系统

一、RFID概述

RFID是由发射端发射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得到相关信息的一种快速识别技术。

一套RFID系统一般包括射频读写器、射频识别标签和计算机通信网络三部分,在和高校图书馆接轨的过程中还需要其他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的支持。

读写器与标签按照约定的协议进行通信。首先标签里面已经写好特定的物品信息,当它进入磁场之后,读写器通过天线向标签发送指令,标签被激活后按照指令将存储在标签内部的信息回传给读写器。在这里计算机软件系统主要提供一个可操作界面、存储获取到的信息或者在网上共享数据,通信设施通常是保障数据传输过程正常。

对于一个RFID系统来说,读写器通过天线识别标签的频率范围分为四个频段: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不同的工作频段,工作原理、识别范围、应用领域和投入成本都是不一样的。

二、RFID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现状

步入21世纪以后,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越来越多,自2002年新加坡国立图书馆首次大范围应用RFID系统以来,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也有众多的图书馆推行了RFID管理系统。

RFID技术在中国图书馆领域的推广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迅猛。2006年,深圳图书馆作为首家采用RFID技术的图书馆,实现了从数字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的转变。RFID图书馆的应用实现了读者自助式的服务,给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运转效率带来了很大的提高,打破了传统人工服务的概念,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安全、成本、标准等问题。发展到现在,RFID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却给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除了公共图书馆之外,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始引进RFID技术来实现图书的智能化管理。通常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对于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更为重视,到2015年年底,全国已有近300家高校图书馆在推行RFID技术,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大规模应用指日可待。

三、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功能

RFID智能馆藏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师生图书自主借还、顺架寻找需要的图书,方便馆员定位盘点等功能,通过RFID硬件设备识别和追踪图书馆所有资料,极大地方便了图书借阅者和图书管理者。这里针对深圳图书馆主要的功能和特点进行简单介绍,为高校图书馆RFID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板。

第一,简化借还书操作。无线射频标签可以插入粘性标贴,随书出入学校各个地方。RFID标签除了具有传统条形码的功能,还能存储图书详细信息、读者借阅信息、图书所在图书馆具体位置等,当读者借还书时不用手动输入图书信息,使得信息录入更不容易出错,也提高了单位周期内的图书流通次数。这种网上登记在册的方式相当于给图书建立了专属的数据档案,大大减小书本在流通过程中遗失的风险。

第二,加速盘点作业。区别于传统方式从每一层取下每本图书,工作人员现如今可以手持读写器扫描书架,一次性读取数十个RFID标签数据。这样可以快速完善图书馆馆藏数据,同时在后期也能快速盘点图书资料,及时发现馆藏信息是否有误。另外对于放置错误的图书,工作人员只需在读写器导航页面输入图书信息,就可以查找到它原本的所在的分馆信息、所属楼层和书架的位置。

第三,自主借还书机器。首先自主借还机器不受开放时间和安装地点的限制,可以放置在学生流量较大的教学楼或者通宵自习室,提供24小时服務。读者只需面对简单的自主借还书机器操作界面,按照提示在图书识别区域放置需要归还的图书,因为RFID技术识别能力更强,可以一次多本,书与书之间顺序也可以随意叠放来实现快速安全的文献自主归还。

第四,门禁系统。RFID本身具有防盗、监控性能。当读者在自主借还书机器办理好借阅手续,RFID系统会自动生成相关数据立即上传到系统更新。这样已经“盖好章”的图书经过感应门时,检测仪天线会识别到图书信息并对RFID标签中记录的图书状态进行校对,无误会自动放行。相反,如果读者带出没有借阅好的图书,天线会识别不到能够让它安全通行的信息,从而发出报警的声音。

四、RFID与图书管理系统的对接

在引入RFID系统之前,要考虑RFID系统与图书馆现有管理系统的整合问题。现在很多综合性高校都有很多分校区,要建立RFID图书管理系统,首先要对各个分校区的图书馆数据库进行统一。有时候数据合并之后系统并不稳定,用户可能登陆不上、相似图书搜索词条排列混乱甚至部分信息缺失等,这要求各个图书馆公用网络、共享数据,建立标准统一的数据库。在实际操作中,图书馆可要求RFID技术支持提供方对图书馆现有管理系统进行详尽考察后再整合,以便在中期的RFID管理系统搭建以及后期的系统测试更为顺利。

为实现两个系统的整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现。

1.提升RFID系统识别能力。当我们使用RFID自助系统时,很多时候的错误都是因为使用者自己操作不当造成的。如果读者借还图书时,图书和证件在识别区域停留时间太短,系统来不及反应,就会造成图书并未充分消磁就被强行带出从而触发警报;或者陪伴同学借还书距离读写器太近,从而自己手中图书被误读;图书管理员盘点图书时,天线频率设置不对,导致前后排书架的书被重复记录。因此在图书馆引入RFID管理系统时,可以要求RFID供应商给师生做相关培训,或者在显眼的地方摆放使用说明书和距离指示牌等,教会他们安全规范的操作。

2.标签转换。综合院校校区比较分散,为了方便师生能够充分利用到学校资源,通常图书馆之间的借还信息都是相通的。如今高校图书馆引进RFID系统时,并不会完全放弃原先的数据,一是浪费资源,二是资金也不允许。通常是在保留原先书刊目录资料的基础上,加贴RFID记忆标签,这种加贴RFID标签的的图书不仅能在其他分馆正常流通,同时上面的磁条还具有追踪防盗功能。

3.增加自助借还机辅助功能。除了书籍之外,我们还可以在自主借还书系统上增加借还光盘的功能。目前图书馆内光盘资料外借基本都是需要学生先去馆员工作站申请,然后排队领取,这即浪费了图书馆的人力,又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自助设备可以增加光盘随书借阅的功能,让光盘如同书一样也拥有属于自己的RFID标签,参与到RFID系统的识别中来。

同时自助设备可以增加自助收费的功能。目前大部分图书馆涉及金额赔偿的事务比如延期罚款、遗失赔偿以及学生上机费都是由一卡通支付的。如果图书馆和校园卡服务中心联合起来,让每台自助还书系统与校园网接通,就可以实现自主收费。

4.加宽门禁系统的间距。高等院校制定课程计划,对学生上下课时间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在课后、期末考期间、放假前后等时段会有大量学生涌入图书馆借还书。以往门禁系统只能容许一个人刷卡通行,学生不得不排起长队,既耽误了学习时间,又给校园安全带来了威胁。应用RFID门禁系统,门档距可以达到1米以上,同时识别多位读者信息,大大缓解高峰时段的拥挤。

五、RFID与图书管理系统的对接

RFID技术的引入使图书馆整个流程的运行更加高效、便捷,但也有很多现实问题急需解决。

1.成本部分。除了前期引入RFID系统时信息技术上的完善和维护需要一筆可观的启动资金外,物料方面在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上的采购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同时新技术的引进会带来图书馆组织变革,势必使图书馆业务流程得到重组。这都是图书馆RFID应用推广中会遇到的不容忽视的阻力。

2.规范性问题。不同的设备供应商实施RFID的水准层次不一样,图书馆RFID系统标准不统一。这意味着一旦将来标准统一了,先于标准统一之前实施的RFID系统要进行转换或者移植,又会引来新一轮的图书馆系统变革。

3.安全问题。RFID标签的应用基本会带来两方面的安全问题:一是图书馆可能将借阅者的个人信息存储在标签中,攻击者可以通过攻击RFID标签获得借阅者个人信息,甚至通过标签定位跟踪借阅者。另一方面图书馆的RFID标签多数为可重写标签,黑客可以通过攻击标签中的书名或者借阅者信息造成RFID系统混乱甚至瘫痪。

不过也有应对措施,比如“KillTag”技术能够在读者借书时,天线发出指令,标签接收到命令后暂停所有功能,等到读者还书时,标签被激活,所有功能将恢复。

六、总结

引进RFID技术,是图书馆未来的管理趋势,必将带领图书馆进入现代化、智慧化、人性化服务的新时代。国内外RFID系统成功入驻公共图书馆的成功例子足够证明高校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也是有回报的。未来,图书馆将会越来越远离建筑,通过感知贴近读者,实现“智慧图书馆”的梦想。

参考文献:

[1]金志敏.“第三代图书馆”——RFID智能图书馆[J]. 图书馆学刊,2012(3):115-119.

作者简介:陈晶晶(1984-),女,汉,籍贯:湖北,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苗旖(1982-),女,汉,浙江嘉兴人,本科,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

猜你喜欢
读写器管理系统标签
基于单片机MCU的IPMI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IT运维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Cedar的高效工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国家标准的UHF RFID读写器数字基带系统设计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
RFID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应用研究
高频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标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