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 引领 分享

2019-09-10 15:25徐珊珊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大人读书交流

徐珊珊

摘要:“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这种“大手拉小手”的共读模式,为家校联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搭建了一座桥梁,是极好的。但不可否认,这种共读模式在农村地区的开展有一定局限,往往流于形式。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探求真实有效开展的策略,把研究角度落在“和大人一起读”的互动上,把重心落在“践行”、“引领”、“分享”上,但求脚踏实地,引领孩子们走进阅读的天地。

中图分类号:G6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152-01

1.現象扫描:共读的流走

“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开设,意在倡导家庭阅读,营造良好书香家庭氛围,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但一些学生在这个环节脱节了。

1.1 无人共读,没法读

“和大人一起读”中的“大人”主要是指孩子的“父母”。其实,对孩子来讲,和父母一起读书是一件特别棒的事情,很多孩子都很积极、乐于参与。但部分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或忙于工作,家中没人“一起读”。缺乏学生家长的参与,这一栏目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追求。

1.2 畏难情绪,不想读

一开始学生识字量少或是在拼音学习起步阶段,学生认字速度慢,借助拼音读感觉吃力,读书比较吃力,听惯老师或爸妈“讲故事”的孩子,突然要自己去看,新鲜劲头一过,觉得费劲便不想读了。

1.3 任务心态,随便读

共读过程需要家长引导,要有提向、思考、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单向的。没有思考交流,只为“读”而“读”,就会流于形式。长年累月,这些“没法读”、“不想读”“随便读”的学生的阅读量、识字量、理解能力等都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成为阅读上的“弱者”。

如何让这些学生真实、有效地去共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策略探微:共读的回归

良好、宽松、愉悦的阅读氛围,是共读的前提和基础,是引导学生回归阅读的关键一步。

2.1 打造环境——让共读得以践行

(1)抓住时机,唤醒欲望

一年级学生刚步入小学的环境,对一切都是好奇的。他们的学习习惯就像一张自纸,等待描绘涂色。因此,我在第一次开展“和大人一起读”时,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共读情境,激发共读的欲望。

一年级第一次共读篇目是《小兔子乖乖》,这首儿歌很多小朋友在学前已经会唱了。所以,我先让孩子们听听这首歌曲,猜歌名,然后用唱一唱的方式回顾儿歌内容。有了听唱环节,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从唱到读,从口头语到书面语便得以顺利过渡。接着又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读,增强了阅读的趣味,让孩子开始就体会到和别人一起读的快乐。最后,让孩子把这首儿歌带回家,请他们做小老师,带着爸爸妈妈一起读。孩子们很兴奋,纷纷表示保证完成任务。

有了共读的欲望,才会有行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抓住时机,唤醒孩子们共读的欲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乐于阅读。

(2)及时沟通,确保开展

“父母”毋庸置疑是孩子最好的共读人选,但是,一些家庭因父母常年在外打拼,确实存在实际困难,就需要教师提前在家访中了解情况,帮他们找到一位有能力进行共读的“大人”。只有关注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解决好共读人群,才能顺利地让阅读得以践行,落地生根。

2.2 注重技能——引领共读的技巧

要让学生和家长掌握共读的技巧,只有让亲子阅读更加有趣,更有法,才有可能让孩子从完全依赖大人的阅读方式向自主性阅读方式转变。

(1)加强网络指导,同步实践体验

①网络指导共读。利用QQ群、微信群,进行共读指导课,对如何与孩子进行共同阅读、如何创设良好阅读环境等问题开展指导和探讨,以便家长能在第一时间明确共读的任务和要求,了解具体的操作方法,少走弯路。

②课堂实践体验。邀请部分家长参与到课堂中,通过实践课,学生、家长、老师都参与其中,家长和孩子都能在共读中获得一定的经验和思考,再运用到下一次共读中去,阅读将更有效率。

(2)挖掘共读内容,进行文本拓展

在课外做适当的拓展延伸,寻找同类或者主题绘本作为共读材料的补充,为学生习得语言、发展想象、创意表达等提供优秀资源。

(3)利用媒介导读,开启共读之旅

阅读方法的指导,有助于学生掌握一些读书的技巧,让阅读变得更有效,让学生喜欢读书、爱上读书,激励学生持续阅读。

①微课导读。在遇到一些特点鲜明的文本时,利用一节微课进行导读,传递阅读的技巧,引领学生和家长更好地共读此类文章。

②书单引读。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设计类似预学单的读书单,引领学生和家长开启快乐的亲子阅读。儿歌、童谣这一类的阅读内容,趣味性强,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可以让孩子花式读。如:《春节童谣》,可以对读、合作读等。如果是情节生动的故事,可以表演读,如:《拔萝卜》,可以拉上爷爷奶奶一起演一演。有些文本的故事情节或语句比较类似且反复出现,或者文末意犹未尽,可以在读书单中设计仿编或者续编故事,如《猴子捞月亮》。这样能进一步深入文本,丰富想象,引导孩子进行二次创作,锻炼孩子的仿说和创造能力,让阅读有“质”的升华。

2.3 多元互动——分享阅读的乐趣

让学生交流共读感受,分享在家共读的快乐、收获和感悟,既是传递,也是切磋,有助于学生思想的碰撞,取长补短,跟进类似阅读。

(1)家校共育,亲子互动。

①与家长达成共识

通过家长会、家庭访问、群聊等形式,让家长明确“和大人一起读”对孩子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弱势学生的家庭,更要多和家长沟通,以达成共识。

②多渠道及时反馈。

通过校讯通、QQ群、微信群、家校联系本等平台,及时反馈学生在家的共读情况,以保持共读的顺畅,既是鞭策,也是激励。

(2)合理分组,生生互动。

小组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分享交流的平台和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但由于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需要要合理分组,建立健全的小组合作交流机制。

(3)交流感受,师生互动。

听孩子说读书的感受,说“一起读”的感受,读的时候有什么收获、疑问等,要用心捕捉孩子的心得,多肯定,鼓舞学生。

3.结语

“点亮孩子心地灵光”,这是我校教育的宗旨,也是我教学工作的追求。这不断地鞭策着我,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从平时的教学实际着手,多挖掘孩子的内在,唤醒他们对阅读的兴趣,点亮阅读的心灯,一步一个脚印,开启孩子快乐的阅读之旅,让孩子的阅读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雯.开展“和大人一起读”语文活动探研[J].成才之路,2018(11):78.

[2]许秀瑜.小手拉大手,角色变换走——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阅读方法指导[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89-90.

[3]张琴.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4]陈小梅.农村高中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大人读书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大人的快乐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我们一起读书吧
一觉醒来给你大人级卷发
读书为了什么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