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海平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148-0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尤其是对科学的学习更是一种充满个性、表现个性的活动。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動过程,在意识教学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张扬其个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
1.发掘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生俱来,这是我们可以用来激发他们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发掘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做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利用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知识,熟练技能技巧,同时让学生的智力、意志、情感得到同步发展。如我在上《大气压力》一课时,就放手让学生“玩”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杯和注射器。“玩”了以后,我让他们把看到的现象说出来。有的说,把水放进杯子里,斜一下玻璃杯水就倒出来了;有的说,我把水放满杯子后,在上面放一张硬纸片,杯子里的水怎么也倒不出来;有的说,注射器很容易拉开;有的说,用橡皮封住注射器口后,注射器活塞很难拉开也很难压进去。此时,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为什么水流不出来?注射器活塞很难拉?”有这样的学生我真高兴。我立即向全班发问,也是此问题困扰他们。我就当堂让一个学生上讲台示范这个实验,这个学生可高兴了,其他的同学也都兴奋起来。并让学生们认真观察细心发现,最后得出结论:玻璃杯里不要有气泡;橡皮要塞紧注射器口。这样快乐的学习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了学生展示自己的欲望,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发展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为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奠定了基础,达到个性能力的创新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2.结合教材,走向大自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
课本的知识对学生是远远不足的。学校教育不论在时间、空间上都很有限,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兴趣爱好、个性需求,要比在教室里“纸上谈兵”更重要。儿童思维、活动能力的形成,知识、经验的获得,其亲身经历和社会实践活动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结合教材,利用各种活动(如郊游、祭扫烈士墓、参观等),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及人类对它的改造和利用,从而真正理解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在对自然界的实地考察中,不但使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化,而且能促使同学们去思考人类、动物、植物、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人类对地球有着何等的影响。想想我们的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沙尘暴?为什么会有泥石流?为什么会有洪涝灾害?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周围大自然的一切。让同学们在身心共鸣中得到深刻的教育,同时拓展他们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引发他们渴望探究精神。因而,学生们更喜欢上科学课了。
3.精心设疑.巧设障碍,让学生在思维中学习
问题是引起思维的动因。当问题刺激大脑,大脑就会加紧活动,甚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产生自己也料想不到的新认识和好办法来。精心设疑,巧设障碍,在教学中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对于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我在教《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这一课时,和同学们共同研究了点亮灯泡必须的材料之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把手中的一个灯泡点亮。很多同学经过了上一节课的学习后都能把灯泡点亮。之后我提出问题:你们能让几个灯泡同时亮起来吗?能同时接上两个灯泡,但两个灯泡不同时亮吗?课堂寂静片刻后,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不能。有的说:能,我家的电灯就有两个开关。大家争论不休,积极性非常高。此时,我因势利导,让同学们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观点。于是,大家纷纷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观点。这样,他们得出了结论,能让几个灯泡同时亮起来;也能同时接上两个灯泡,但两个灯泡不同时亮。而有的学生还会利用其他辅助材料接出了单刀双掷的开关。在回答问题,验证猜测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思路得到了开拓,创造思维得到了发展。同时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兴趣得到了激发。
实验中巧设障碍,促使学生想办法解决。我为了让同学们认识到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在他们玩过磁铁找朋友的游戏后,我给每个实验组发了两个已经密封好了的小塑料盒,一个装满铁屑,另一个装满石英沙,问他们这两个塑料盒是磁铁的好朋友吗?答:不是,磁铁不能吸塑料。我让他们试一试,出乎他们的意料,一个塑料盒被吸住了,而另一个则不吸。有的同学则赶紧用手去掂量掂量,比较轻重,发现差不多轻重,同学们再经过仔细的思考和讨论,推想出其中的一个塑料盒内肯定装有铁,并认识到磁铁具有隔着物体吸铁的本领。
4.归纳整理.让学生在享受成果中学习
学生通过充分的实践、探索,搜集到丰富的、初级的、感性的事实材料,还必须经过思维再加工,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然而学生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模糊的、甚至是混乱的,缺乏条理性的,这时教师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对其思维进行梳理,有助于学生对事实材料的分析和概括。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是难以自行探索的,也就无法体验探索的乐趣。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我先让学生利用木块、石头、小纸片、啤酒瓶盖、橡皮等做了大量的实验后,积累了丰富的关于沉浮的感性认识。然后我再演示,第一次先把物体放在水面,第二次把物体放在水底,让学生观察两次实验的结果,寻找两次实验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再与自己的实验相比较,然后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我再把两次实验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让学生加深对物体沉浮的理解。
通过对事实材料的梳理概括,归纳整理,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分析、概括事物的性质,强化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并最终使创造、实践活动获得创造性成果,让学生在享受成果中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探究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形成敢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