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芳
摘要: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空间狭小有限,参加户外活动的幼儿人数又很多,会给户外体锻活动带来不便和难以保证时效与质量的困扰。园方通过重新规划场地,改善户外环境和活动材料,利用多种手段提升体锻活动的质量,从而有效增强幼儿体质,发展综合能力和优秀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幼儿园;狭小空间;体锻活动;保质保量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014-01
每天保证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是《指南》对幼儿园提出的刚性要求。户外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又最能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同伴交往、发展幼儿各项能力的良好途径。然而如果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空间有限狭小,参加户外活动的幼儿人数又很多,又该如何保证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和质量?本园在去年对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及体锻活动组织形式进行了重点的改变和实践研究,改观明显、效果喜人。
1.重新规划户外场地,变狭小有限为多维宽敞
1.1 重叠功能活动区,空间利用更高效
(1)转变观念,将原有一马平川的两块塑胶场地设置为两个功能区域,一个为平整现代的塑胶做操跑步区,另一个为野味十足的草地沙坑戏水区,满足不同活动形式的需要。
(2)将较大的塑胶中心区域设计成交错重叠区,如外延为骑行达人区,孩子们可沿边缘及箭头方向行驶,中间空余部分设置成超级建构区,孩子们有充分的空间进行拼搭建构,有效提升了空间的利用率,供更多的孩子活动。
1.2 空间纵向来延伸,活动更具挑战性
然空间的平移与套叠往往还是不能无线延伸,无法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求,因此往纵、高发展,利用园内的大树、有一定高度的大型器械以及主建筑的高、矮墙也是拓展多维度空间的思考方向。如大树与大树之间,与大型器械之间用绳索、织网、铁架等一些辅助材料进行构建新的户外活动项目,发展幼儿的攀爬及平衡能力;充分利用主建筑本身墙体的高度,设计成趣味投掷场地,幼儿可以通过投高、掷远来挑战自己;在四周矮墙上加入很多可活动的自然元素,如石头砌面、竹片排列、玻璃涂鸦等,低碳循环,供幼儿尽情玩创。
1.3 打造园内野趣园,自然自主敞开玩
阳光和空气是保障幼儿健康的自然条件。生态区的草地、沙滩、戏水池三者浑然一体,让幼儿更好的贴近大自然、自主玩乐。将原先闲置着的岩石假山改变成轮胎山坡,供孩子们攀爬挑战。主建筑背后有一个相对隐秘的狭长区域,开展追逐类游戏并不安全,在原有种植园地基础上就势将之设置成泥巴乐园和农家土灶园地,几者互相兼容形成一个极富挑战性和农家乐的野区人家生态活动空间,深受孩子们喜欢。
2.改变单一传统组织形式,保证体锻活动时间和质量
很多幼儿园都存在幼儿人数多,空间场地有限狭小,教师组织户外活动难度大的困扰,我们转变观念,打通时间和空间,转变单一传统的组织形式,确保孩子每天的体锻时间,且不断提升体锻活动的质效。
2.1 幼儿经验各不同,活动分、合同步行
首先根据《指南》各年段身体发展指标设定对应的体锻项目和标准,在教研时间进行试玩与观察分析,设定符合我园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要求;然后由班级教师进行分区的介绍和熟悉,帮助幼儿明确游戏中必需的玩法和规则;最后打通班级和年段限制,在一周安排统一的时间段进行混班、混龄游戏,孩子们之间互相协商、配合,大带小、强带弱,各司其职,各尽所长,而教师只需负责一个区的准备和调控,省时省心。
2.2 晴雨天气受约束,活动内、外分步行
户外活动开展很多时候会受天气影响,因此游戏时间也需做适当的调整。如夏季天气炎热,日照较早,活动时间设定为幼儿人园后即时进行活动较为合适;冬季天气较冷,日照相对较迟,活动时间设定为上午9点半以后。除了晴天的户外运动以外,同时推行雨天室内微运动模式,即在教室、走廊利用现有的桌椅柜、绳垫等现有材料,简便、有效、安全继续每天的锻炼模式,以保证幼儿每天的运动量,并运用打卡模式鼓励幼儿到各班尝试各种运动项目,不仅更自主饶有趣味,也使动作发展更综合。
2.3 邀请“外援”助体锻,“运动爸爸”领头行
为了打破一直以来由女性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局面,给幼儿带来更阳光的运动氛围,在班级家长群中开展征集“运动爸爸”的活动。让阳刚的爸爸们在户外活动中协助各区教师指导和管理,让孩子们在户外游戏中可以玩得更充分、更尽兴,也更有安全感,真正现《指南》宗旨: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优秀的学习品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改变与实践,我们努力践行《指南》精神,让幼儿在体锻中实现自己的游戏自己做主,体现游戏自主、自由、自發的特性;并尽可能预设多维多元的活动环境和材料,运用多种活动形式推进体锻活动有序高效进行,朝着“促进孩子体能、能力的综合提升,自主、协作学习的品质和态度的养成”之目标且思且行。
参考文献:
[1]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S].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聂莲.幼儿体育活动新探索[M].华师大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