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武夷路幼儿园是一所有六十年历史的老园,但办园质量却一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未能得到充分的提升,尤其是硬件设施的匮乏长期困扰和制约着幼儿园的发展。2012年,幼儿园迎来了易地新建的机会,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时候如何改善办园质量、提升办园品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就成了幼儿园后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幼儿园当下的状况
众所周知,“科研兴园”是一条科学务实推进园所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在一所没有专业科研人员引领、教师被动式研究的氛围已固守了几十年的二级园要组织教师做课题研究,真是难上加难。一开始,当“科研兴园”的想法在中层干部层面提出时,就遭到了大家的否定。有的说:“二级园能使用新教材,吃透新教材已经很好了,科研太难,一线教师做不了。”有的说:“幼儿园日常工作已经很忙了,我们哪还有时间做课题。”有的说:“我们能务实地开展教研已经很好了,搞课题研究会不会是新园长自己想搞门面工程?”骨干们有如此多的顾虑,其他教师就更不用说了。面对教师们谈“研”色变,对教育科研普遍缺乏自信的现状,信心满满的我不得不思考:“到底二级园能不能做課题研究?要如何着手开始做课题研究?是靠少数人还是多数人做课题研究?是突击性地还是长期性地做课题研究?”
二、产生的原因
二级园能做课题研究吗?能!二级园开展课题研究难不难?难!到底难在哪里?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其根源,主要还是教师们对课题研究认识的片面化而造成的。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缺乏做教育科研的自信
教师纠结最深的就是教育科研太难,一线教师做不了。经常会听到有老师抱怨,课题研究好是好,但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已经很忙了,哪里还有时间去做课题研究。另外,教师们不知道到哪里找课题、找谁要课题,苦于找不到课题或者找不到合适的课题。等到有了课题研究方向,又要写开题报告,还要申请,等上级部门批准通过。如果批不了,那又是多丢人的事情啊。这个漫长的过程,既耗费体力也消耗脑力,这根本不是一般老师所能承受的。其实这是对教育科研认识的窄化,即使没有被正式的教研科管理机构立项的课题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有时候这种研究才是解决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真问题的研究,才是接地气的研究。
(二)教师缺乏做科研的方法
目前,虽然很多基层幼儿园都在做课题研究,但相关科研部门对基层幼儿园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普及性指导甚少,教师自身对科研方面的理论学习也不太感兴趣。这就造成当下幼儿教师不懂科研更不知道如何着手做科研的局面。在幼儿园中,我发现许多教师都不善于查找资料进行文献研究。其实,查找资料的过程也是教师研究学习的过程,对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也能避免低水平、重复的研究。其次,目前教师普遍存在无视教学中幼儿的表达表现、很少站在幼儿的角度出发的问题,更不用说去研究儿童、关注儿童、分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此外,还有人认为幼儿教师搞科研也要像教育理论家或者高校教育研究者那样,有专职的人员、专门的时间等条件。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这样的理解只会影响他们的研究热情,窄化研究认识,出现面对科研课题束手无策的局面。
三、对策与建议
基于教师这样的认知背景,我深刻地意识到,要在二级园做课题研究决不能只是园长的一厢情愿,而更应从调动教师个体发展以及教师团队发展的强烈需求出发,循序渐进地实践、寻找、积累、挖掘、孕育课题研究的过程。从寻找大家共同研究的切入口着手,孕育出大家共同认可的课题研究的真问题,从而推进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
为了不让做课题研究的想法天折于教师们前期认为课题研究难、一线教师难以胜任的困惑中,我身先士卒,勤思考、重实践,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教学研究中。在园本教研中,首先让教师们意识到科研并不是那样神秘,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大家积极投身研究,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反思,都能成为一名科研者,二级园教师也能做“脚踏实地”的科研。
(一)找亮点,挖潜力
结合本园的师资情况及幼儿发展现状,我发现本园的师资优势: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有较强的美术专业的功底,有着独特的美术视角,也乐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将美术教育进行有机渗透。同时,幼儿园生源比较多元,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有较多的感性认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于是,我园在2010年9月率先成立了“美术专项组”,以此为抓手,让部分骨干教师先行先试。在专项组研究的日子里,我和园内优秀的骨干教师们率先垂范,成为项目研究的“领跑者”。依托骨干教师、老专家们在美术专项组研究中的成果,吸引更多的一线教师积极参与,让教师们看到美术专项组研究带给教学实践的变化以及园所日新月异的环境变化。在美术专项组的引领下,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为期三年多的预研究。在实践研究中,全体教师找准了本园的亮点,在不断实践中更坚定了“以美术研究促幼儿发展,形成园本课程”的研究之路。
(二)小身材,大昧道
为了让美术专项组研究成为每一名教师由内而外的自觉行为,为了让大家亲口尝一尝梨子的味道,我们以“解剖一只麻雀”的策略,积累有益的实践案例。我们的做法是:班班参与,人人实践。以“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的实践观,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及“解剖麻雀”的方式来品尝实践的滋味,从解剖小事、小现象、小问题中尝到研究的喜悦。首先是自主选择教材,我们以年级组为实践研究体。小班组重点研究“小兔家的花园”,中班组研究“漂亮妈妈”,大班组重点研究“跳舞的影子”。其次是开展一课多研,一学期内三个年级组共举行了八次实践活动。再次是进行总结,形成了三个案例,其中小班提炼了三条基本经验:即假戏真做“戏”做足、多元材料“材”用足、玩色活动“色”玩足。中班的“漂亮妈妈”是在充分感受妈妈美的基础上,让幼儿充分表达对妈妈的爱。由于感受对象的不同,如:有的是感受自己妈妈的美,有的是欣赏其他妈妈的美。结果,由于老师引导表达的方式不同,孩子的表达和想象也明显不同。大班的“跳舞的影子”是在幼儿充分感受自己影子的基础上,运用美术元素中的“勾轮廓线”元素,将影子拍成照片,让幼儿充分表达各种动作。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们的收获是:每个人都品尝了一个“梨子”,每个年龄段都解剖了一只“麻雀”,从而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科研的信心,形成了几个较有价值的案例,为寻找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开了好头。
(三)预研究,巧转型
当教师们尝到美术专项组研究的甜头后,他们不再觉得课题研究是高不可攀的,寻找适宜的课题研究切入点也越来越迫切。在这样想法的驱动下,课题的切入点终于在大家反复的研讨中诞生。2014年3月,我园终于成功申报了课题——“运用美术元素培养幼儿刨造性思维的实践研究”,此课题最终又被列为区级重点课题。在课题研究的驱动下,我园上下已形成了“中层干部引领、骨干教师先行、青年教师跟进”的研究氛围,一支敢于质疑、勇于实践、勤于思考的研究型的教师团队也逐渐形成。
四、反思与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乐趣,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课题研究能让每一位教师学会思考、学会研究,以研究的状态来开展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益,幼儿得到发展,教师得到成长。
(一)内源的激发
对于我园来说,要想做课题,必须先激活教师的内在动力。必须唤起教师自我成长的主体意识,让组织意志转变成自觉行为实践,这样教师内隐的理论和思维成果才能得以外化。教师之间才能由此互相了解和共享各自所持的理念和彼此的思维过程,并能够开始实现观点的交汇、激荡与碰撞。
作为管理者必须学会换位思考,读懂教师,认真倾听教师的心声。从教师的认知结构、当前困难、发展需求等多方面分析问题。在处理教学事务中绝不能凭主观意愿,必须让教师感受管理的公平公正。如果说人文关怀是内源激发的基本,那么“成功教育”是教师在成功的体验中走向新的成功的路径。管理者要为教师搭建各种通向成功的平台,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我园依托美术专项组的研究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从专项组研究逐步转向课题研究,充分挖掘亮点,及时鼓励,让教师在一次次赞美声中重新树立专业自信,充分感受同伴的认可,点燃工作的热情。
(二)灵动的策略
问题是课题研究的灵魂,反思是提升研究的保障。我们每学期都有阶段反思,教师对照课题研究情况不断进行反思:方案中提出的研究目标是否达到?在研究中积累哪些经验?发现了什么样规律?得出了哪些有价值的结论?有哪些疑惑?课题研究还有哪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在层层深度的思考中,不断推进课题研究。在美术专项组研讨的日子里,我园采用了“四勤”研究策略,即:勤对话、勤思考、勤实践、勤积累。互动交流能让教师收获思维碰撞的成果,提升教育品质。我园以“互动式的教研”模式来推进各项研究。园内定期组织互动式教研活动,每周三是我园雷打不动的教学研讨日。教科研合一带领全园教师进行关于美术教学、创意室内容选择、区角活动等一系列研讨活动。教师在宽松的氛围中针对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手段等各抒己见。每一位教师收获着一份属于自己的感悟和发展。
(三)草根的追求
目前,许多教师整天忙得团团转,很少去思考,尤其是缺乏自己的思想。思想在哪里?无数优秀教师成长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读书、实践、思考和研究里。面对我园师资的现状,我园所倡导的是一种“草根式的科研”。那就是让教师通过做课题推进日常工作,哪怕每学期只解决一个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也要让教学工作变得轻松而高效起来。美术研究使教师的教育节奏慢下来,内心静下来,对孩子爱起来,这就是草根式科研的追求。课题研究立足于教师的日常管理,植根于教师的日常管理,即一日活动皆课题。对于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来说,不在乎提炼多么深奥的教育理论,而是要求教师以科研意识来审视日常中司空见惯的教育教学,学会更理性更有预见地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总之,正是在“草根精神”的倡导下,我园的教师们对课题的认识从模糊逐渐走向清晰。灵动的研究模式,为我园教师的成长打开了一扇大門,滋润着教师的成长。教师们在需要中改变,在体验中发展,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会思辨。老师学会理性地看待自身工作,学会了自我超越,改善了心智模式。幼儿园逐渐形成了“中层干部引领、骨干教师先行、青年教师跟进”的研究氛围,一支敢于质疑、勇于实践、勤于思考的研究型的教师团队就这样在课题研究中成长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