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新英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与围产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04月-2019年03月住院分娩的100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监测新生儿每日经皮测胆红素值,产妇出院时收集相应的产科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相关性。结果:新生儿黄疸与喂养方式、产前用药关系密切(P<0.05),与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与围产因素关系密切,临床上加强围产管理,可降低新生儿黄疸水平,保护母婴健康。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围产因素;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5-068-02
新生儿黄疽是新生儿期的一种特有的疾病,是指出生28天内由于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出现巩膜、黏膜以及皮肤黄染的一种综合表现。发生率约为60%-85%,早产儿发病率更高。其中生理性黄疽一般只是暂时的一过性的高胆红素过程,与新生儿期自身胆红素代谢相关,多数预后良好。病理性黄疸病因复杂。出现更早,发展更快,严重者可以导致胆红素脑病,影响智力以及神经发育,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就影响因素而言,方缦研究发现新生儿黄疽病的主要病因为非感染因素,其主要病因是围生因素,约占比为42%。朱桂芳等研究发现新生儿黄疽围生期因素占52.9%,第二影响的因素是感染因素,占28.7%,第三是母乳性黄疽,占11.8%。故而,调查研究新生儿新生儿黄疽与围产因素的相关性,可以从围产期保健及管理方面为新生儿黄疽的早预防,早干预提供良好的依据。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菏泽市中医医院产科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住院分娩的100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400g,阿氏评分≧8分,排除明显的消化道或者胆道畸形,排除稀有血型,排除新生儿特殊用药,母婴同室,产妇住院天数3-7天,排除妊娠合并症,排除传染性疾病者,无沟通障碍,同意此项研究,并能在相关人员指導下独立完成研究所需调查问卷者。
1.2内容在产妇出院时由专人进行产科调查问卷的收集,主要内容包括孕母方面:包括年龄,血型,孕周,喂养方式,首次喂养方式,首次母嬰接触时间,首次吸允时间,泌乳始动时间,吃奶情况,分娩方式,孕产史。是否存在引产,羊水情况等。新生儿方面:包括性别、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每日大便次数及小便情况等。
1.3黄疽数据采集方法对所观察的新生儿自出生后的第1天起,每天由专人进行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测定至出院。采用婴幼儿经皮胆红素测试仪,徐州市科健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型号KJ-8000.分别在前额、面颊、下颌及前胸四个部位测量并记录,计算出生后3天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在喂养方式、分娩方式、产前用药、新生儿性别等进行3日均值组间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喂养方式与新生儿经皮测黄疽比较
2.1.2产前用药引产与新生儿经皮测黄疸值比较
2.1.3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经皮测黄疽值比较
3讨论
3.1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是新生儿的最佳喂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产后4d以内的乳汁被称为初乳,其量少、质略稠,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能够刺激胃肠蠕动,有利于胎便排出进而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充足的母乳喂养是新生儿黄疽的保护因素。产妇分娩后泌乳始动一般在产后1-2天,早期母乳喂养量的不足,反而导致胎便不能很快排出,增加肠内胆红素的吸收,增加黄疽。朱丽兴等研究发现,胎便排出时间延迟,会增加肝肠循环,是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2-4天血液中血清胆红素超出生理性黄疽范围的因素之一。母乳中含有蛋白质以及抗体较多,能量较低,往往无法满足新生儿的正常生理需,要,出现喂养不足,进而加重新生儿正常的体重下降。有研究显示,新生儿出生后,体重下降与母乳喂养相关,且与黄疽呈正相关。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酐酶活性较高,增加胆红素在肠道中的重吸收,同时,母乳中的孕二醇及β-GD等物质抑制肝酶活性,导致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结合障碍,增加肠肝循环,两者相互影响,从而加重新生儿黄疽。
喂养方式与新生儿的黄疽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是新生儿黄疽的危险因素。单纯母乳喂养引发的黄疽约占80%,不科学的喂养方法和喂养量不佳均会引发黄疽的出现。本研究中,纯母乳喂养者黄疸水平明显高于混合喂养,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符。
3.2分娩方式通过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发生新生儿黄疽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有多项研究显示,剖宫产分娩时新生儿黄疽的高危因素。阴道分娩时的应激反应,可以刺激催产素的分泌和催乳素的释放,始动泌乳过程并维持乳汁分泌。同时,胎儿的应激状态,可使胎便尽早排空,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剖宫产儿缺少这种应激反应,可以导致胎便排出延迟。剖宫产前后抗生素的应用以及新生儿感染机会的增加,综合导致黄疽的发生率更高。也有研究显示,顺产也是新生儿黄疽的高危因素之一。结合分娩方式与喂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我们发现,顺产者更多是纯母乳喂养,这与顺产后能够更好的实现首次母乳喂养,首次母嬰接触时间,首次吸允时间,使泌乳始动时间缩短,更快实现母乳喂养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剖宫产产妇由于麻醉,体位,产后禁食以及切口疼痛的影响,更多以混合喂养为主,早期保证了喂养量的充足,促进胎便排出,降低新生儿黄疸水平。两者结合,我们发现,分娩方式与新生儿黄疸水平之间不具有绝对的统计学意义,而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一个综合反映。
3.3产前用药产前用药主要涉及到抗生素及缩宫素。赵燕霞等研究发现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产妇产前使用抗生素、催产素的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分别是产前未用药产妇所产新生儿的13.135、5.950倍。产前产后抗生素进入新生儿肠道,可能会影响新生儿正常肠道菌群的建立,增加肠肝循环,影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进而成为新生儿黄疽发生原因之一。本研究中由于产前应用抗生素样本量少,,未进行统计分析。缩宫素有一定抗利尿作用,使胎儿产生低钠血症,而胎儿的低渗状态,可以导致红细胞渗透肿胀,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其通透性及脆性,增加溶血的发生。如果在缩宫素中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会间接导致产妇及其胎儿发生高血糖,增加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的概率,增加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本研究发现,缩宫素引产者黄疸水平明显自然产程分娩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规程产前缩宫素的应用,减少产前干预,有着长远的益处。
综上,新生儿黄疽并不是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
涉及到围产因素,感染因素等多个方面,其中,围产期因素是新生儿黄疽的首位因素。本研究发现,纯母乳喂养,产前缩宫素应用是新生儿黄疽的主要高危因素。而分娩方式与新生儿性别与新生儿黄疽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由于样本量的限制,我们未进行人工喂养、抗生素应用以及羊水污染的相关性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我们提出在早期母乳不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充分的混合喂养,规范产前缩宫素的应用,有助于减低新生儿黄疽水平,减少围产不良事件。避免新生儿的严重并发症,有利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