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高效激励

2019-09-10 07:22王春兰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期望爱心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思想要改变、行动要迅速,让自己尽快地融入到新课改的实施中,尽快地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创意。在新课改的过程中,虽然要做的事情和要学习的知识很多,但在学习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容——课堂如果要高效,课堂的激励政策是不可缺少的。而在激励的政策中,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怎样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才是有效的呢?教师应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学生充满期望。

关键词:高效激励;爱心;期望

高教学水平的教师是能够促进学生持续高效率学习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应具有一种激励性的人格热情、期望。

教师应该对他的学生、他所任教的学科拥有爱心与满腔的热情;教师应充满希望。

一、教师应对学生充满热情与爱心。

教师应该对所有的学生都充满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对学生的热心,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接受、关爱与信任。很多的时候,孩子们总喜欢家长、老师呼唤他的乳名,而不愿意让家长叫他的学名。因为,孩子感觉,当家长或老师在呼唤着它的乳名的时候,是成人对他的一种爱,而学名显的是那样的生硬与没有情感。教师应该带着微笑、带着对孩子们的期望,同他们一路同行。

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事业的投入与执着,对自己任教学科的透彻理解与深刻钻研,都能够使教师成为一个让人尊敬、受人欢迎的好老师。当一个老师相信自己的工作是最有意义的,值得他倾注全部的心血与精力去追求的时候,这种求知的热情、兴趣与信仰,就会传递给学生,唤起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对学生来说,教师对他们的热情蕴涵在教师的言语表情动作以及一系列的身体语言中。教师真诚热情的态度是一种理智的力量。一位老师若能激起学生的热情,他的教学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当教师对学生、对工作充满感情的时候,他会赋予静态的知识与鲜活的生命,引导学生热情的去求职就是让学生快乐地求知。

二、教师应对学生的未来永远充满着希望

(一)教师对学生的爱有三个层次:亲近感、理解与尊重感、期待感

这三个层次是不同的,由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学生喜欢接近他,到教师与学生能够互相理解与尊重,再到教师对学生未来的真诚期待,这是一个师生关系逐渐发展的过程。当一个教师对他的学生总是充满着希望的时候,这种希望总会在学生身上得到验证。

如果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的是“我很聪明、我完全有能力学好、我只要勤奋努力就一定能够学好”这一系列暗示时,学生就可能爆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百折不挠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遇到一些挫折与失败,学生也会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現象,只要自己勤奋努力调整学习的思路与方法,一定能成功。老师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想让孩子好起来,就往死里夸他。"

在孩子年龄尚小的时候,他们对自己各种能力的判断还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提高对学生的期望值,学生对老师的期望非常的敏感,他们会调整自己的期望与老师的保持一致。为了实现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学生也会加倍努力地学习。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只是为学生的成功提供了一种可能,或者说是一种引领。而学生最终能否走向成功还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努力。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丰厚坚实的动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成功的体验能够极大的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学生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成功,他们就会加倍的努力,争取更大的成功,从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让它们从不同的程度上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是转变“差生”的妙药,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也就是真正的因材施教,以人为本。

(二)教师需要树立乐观的学生观

教师不仅应该对学生的未来充满期望,而且也要让学生相信自己的未来充满着希望。

这些教师往往会:明确告诉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目标;设立目标并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将课程目标与学习兴趣紧密联系起来;总是与学生进行平等友好的交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从不以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及时为学生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错误;很少批评学生,总是含蓄的点到为止;持续的对学生进行鼓励,不管学生遇到怎样的挫折与困难,总是鼓励学生勇往直前。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一种对学生的强大鼓励。这种鼓励不应仅仅限于口头的表扬。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对学生来说,具有一种支持性的、安全的心理环境。在这个充满快乐、自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不受任何制约,可以进行自己独立自由的思考与表达。当学生在进行一项新的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与引导,让学生感觉到,只要他需要,教师总会帮助他。心理上的宽容与快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顺利进行学习的基础。

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主要是一种心理上的帮助,不能代替学生去做学生自己应该做的事。教师要期望和鼓励学生自己去独立地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

教师对学生持久的保持期望是教师一种可贵的品质,也是教师对生活、对工作、对人生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与坚定的信念。这种对待生活与工作的态度与信念,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

教师无特权,应以人为本。在课堂上教师没有要求学生配合自己教学的权利。教师要求学生配合自己的教学表演是一种主体本末的倒置。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成意义、交流意义的场所。教师应该从倾听学生开始自己的教学,以师生的对话来编织学习共同体,学习只有浸润于差异才能显现课堂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教学方法指要》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春兰,:1971年03月10日,女,汉族,专科,中小学二级教师,小学数学,临汾市襄汾县邓庄镇九年一贯制学校,041503。

猜你喜欢
期望爱心
献出爱心
爱心树(下)
爱心
国外过度劳动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过度劳动研究现状综述
“罗森塔尔”效应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爱心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