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摘 要:临床护理与校园学习存在很大区别,实习护士参与临床工作前必须经过临床护理指导与管理。实习护士在心理、能力、态度和技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故应针对性加强其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和临床环境适应能力,以满足护理职业岗位需求。
关键词:临床护理实习;实习护士;指导与管理
实习护士是刚刚结束校园学习生活,即将参与临床护理工作的特殊护理人员,从专业角度来看,其已经初步具备了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但从职业角度来看,其并不具备任何护理经验,还无法将在校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此外,实习护士对临床环境还不熟悉,与病人的接触较少,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时难免生疏,容易出现护理差错,甚至引起护患纠纷。因此,临床护理实习指导与管理是实习护士参与临床工作前的必要环节。
一、实习护士存在的问题
1.心理素质差
实习护士在校园中除了学习压力外,其他方面的压力都由家长和教师承担,心理承受能力未得到充分锻炼,导致实习护士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在临床实践中,实习护士要面临来自陌生的臨床环境、性格各异的病人和繁琐的临床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导致其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的心理状态下,对自身护理知识和技能缺乏自信,护理操作时不知所措,时刻担心发生护理差错,遇到突发事件时自乱阵脚。
2.沟通能力差
实习护士在校园中的沟通交流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同学,双方社会角色相同,不存在沟通交流障碍,使其习惯于自由式沟通交流模式,默认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所言所行,但实习护士在临床实践中面对的是缺乏疾病知识、不了解护理操作技术和因病痛而焦虑暴躁的病人,用专业化术语与其交流会对其造成理解障碍,直接动手操作易造成误会,沟通方式不当会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或引起病人的反感。
3.缺乏积极性
实习护士是护生向临床护理人员过渡的角色,作为护生,其在校园生活中已经习惯被教师灌输知识和指导护理操作要点,故对工作普遍缺乏积极性;但作为护理人员,其已经成为自己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导者,一切都要靠自觉,如果不主动观察、思考、请教,就无法提升专业能力,久而久之,则逐渐无法满足临床护理职业岗位需求,进而被医院淘汰。
4.理论与实践脱节
由于校园不能复制临床环境,所以实习护士在校园中所学习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针对临床而又脱离临床,与实际临床护理岗位要求还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实习护士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只注重静脉输液和肌肉注射等专业护理操作,而忽略了铺床、修剪指甲和口腔护理等基础护理,对病人缺乏人文关怀,且没有认识到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常违反无菌操作规范,影响护理效果。
二、指导与管理策略
1.加强入科宣教
针对实习护士心理素质差的问题,向其详细描述各临床科室的门诊、住院处医生工作室、护士站和病房空间布局,介绍病人就诊、住院的护理流程和护理操作规范,讲解常用药品和医疗仪器的存放和使用原则,举例说明排班、调班制度,并强调各科室的护理工作重点和注意事项,尤其是儿科和ICU等特殊科室,使实习护士充分了解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做到心中有数,减轻其心理压力,进而提高其临床环境适应能力。
2.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针对实习护士沟通能力差的问题,提醒其时刻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与病人沟通前反复斟酌语言,避免造成误解;耐心应对病人的啰嗦和指责,避免与其发生言语冲突;尊重病人的意见,征得同意后再进行护理操作,避免引起病人的反感;多与病人交流沟通,获得病人的信任,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并向实习护士讲解成功的沟通交流技巧,通过角色扮演演示,使实习护士学会随机应变。
3.培养护理职业素养
针对实习护士缺乏积极性的问题,向其介绍临床护理职业岗位对护理人员着装、仪表、语言、态度和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要求,强调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对病人的心理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并指出护理人员的业绩对其职称、薪资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使实习护士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
4.提升无菌操作和人文关怀意识
针对实习护士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要求其先看后做,做前回顾无菌操作规范,做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后自我审核无菌操作过程,时刻保证在无菌情况下完成护理操作,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增加病人的痛苦;注重病人的生活护理,为其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缓解其焦虑、烦躁的情绪,使其感受到人文关怀,进而拉近护患距离,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
总之,在临床护理实习指导与管理中,针对实习护士心理素质差、沟通能力差、缺乏积极性和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加强其入科宣教,提高其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其护理职业素养,提升其无菌操作和人文关怀意识,能够有效提升实习护士的护理职业岗位胜任力。
参考文献
[1] 沈哲.浅谈护理专业学生实习管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02):14-17.
[2] 校晓丽.实习护士带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管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4,35(11):2480-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