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喜喜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翅膀。因为有了想象力,人,终于挣脱了现实的束缚,从此能够以精神超越肉体的存在,以明天超越今天的存在,一代又一代、一步又一步地向前,乃至腾跃于九天之上。
教育的本质,正是为了给人类插上翅膀。因此,关于想象力、激发想象力的教育,本应是教育生活中的常态,本应是日常教学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可是,总有莫名的力量,一直都在摧残着教育。让原本在天空飞翔的,零落在风中颤抖;原本在大地上行走的,沦落到泥泞中挣扎。
更可怕的是,还会有丑恶的言行,以教育之名,成为一种最有效的武器,迅速剪除想象力的翅膀。当我们从童年中抬起头,就能看见无数颗失去翅膀的心灵,坠入凡间。
所幸,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还有一种人,是有翅膀的人。
有的教育管理者,是有翅膀的人。无论他们是校长、局长还是其他什么职务,他们自身作为制度中的一个枢纽,总能够成为新制度的设计者、旧制度的改良者。他们创造性地诠释着制度,让简短的白纸黑字,映射出人性的需求,激发出更多人的潜能。
有的教师,是有翅膀的人。同样身处转型时代的压力之下,這些教师不仅仅像老母鸡一样伸出羽翼,把学生呵护在羽翼下,同时他们更像老鹰一样搏击长空,以资深垂范,在现实与梦想之间,为学生展现精神之翼的力量,带领着学生身在教室,心已高飞。
有的父母,也是有翅膀的人。一方是骨肉至亲的孩子,一方是神秘莫测的未来,一切让今天的父母感到焦虑,再正常不过。可是,有翅膀的父母,能够以双翼拨开乌云,能够以羽毛折射阳光,能够创造一个无所不能的心灵小环境,能够以生命为孩子、为周围的父母树立起榜样。
更不用说孩子。所有成人都曾经是孩子。所有人在自己的童年,都是有着与生俱来的翅膀。在人世间行走,如果始终带着羽翼,就会跌跌撞撞,可是仍然有许多人,不愿放弃翅膀。
就像阿里达·阿里森教授。她是儿童文学作家,也是儿童文学评论家,更是一位真正的儿童。她像孩子一样,穿梭在中国、美国之间,穿梭在大人和孩子之间,用睿智、纯真、善良,编织起了一道永不消逝的彩虹桥。
有翅膀的人,没有性别,没有国界。或许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在中国支教多次的美国志愿者Devon Wilson先生的纪念,最能表达一位有翅膀的人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很难见到在短时间内就能实实在在地给人以温暖、谦卑和智慧感觉的人。阿里达有能力分析复杂的文学作品,并通过孩子们易于掌握、喜闻乐见的故事的方式提炼观点和信息。在学术界,她茁壮成长。走遍世界,她却在科罗拉多州美丽孤寂的自然中找到了平和幽静的家园。我认识阿里达的时候,她作为一名教育家、冒险家和一位慈爱尽职的母亲和祖母,给了我启发和鼓舞。我会怀念她。”
什么能为教育插上翅膀呢?不同人群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有一个答案是确定的:有翅膀的人,能为教育插上翅膀。
有翅膀的人,从不生活在我们身旁。他们的心,永远停留在远方。
有翅膀的人,哪怕身在再遥远的地方,也和生活在我们身旁一样。因为,他们的心与我们同在。
有翅膀的人,正在带领着教育飞翔。有翅膀的教育,将会带领着人类飞翔。
哪怕在无风的日子里,人们鼓动起心灵的翅膀,世界就会不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