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芬
摘 要:道德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居于上层建筑层面,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取向。道德困境的产生也是公共道德和个体道德的控制机制在实践中失常的一种现实的存在状况。价值多元带来的不确定性、传统道德标准的内在冲突、道德教育缺少理性反思、学生对个体意识和自身利益的过分关注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表露出来的道德困境。道德困境关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关系着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得感的实现,关系着高校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基于此,亟需发挥国家、社会、学校的合力作用,以寻求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困境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大學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思想现状能有效地反映新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大学生自主意识强烈,追求优先追求自我价值,张扬自信,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学校、家庭、社会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的规定敢于提出质疑,能够把握自己的话语权,提高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大学生多为利己主义、实用主义,自私,集体观念淡薄,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过风浪,常常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受挫而感觉到人生毫无意义,这也就造成了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没办法担起身上的责任,更无法理解职责所在。在政治方面,大学生具有明显实用、功利的特点,对政治淡漠,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只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甚至对于政治更是敷衍了事。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突破策略
(一)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互动机制
建立互动机制可以有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社会环境及学生相树立的现状,促进各要素的有机融合。首先,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机制,消除两者之间的明确界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专业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其次,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机制,通过与学生定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由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受和评价,及时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改进和创新。再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机制,及时了解社会环境和思想变化趋势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避免社会不良思想对学生的冲击。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
当前道德教育的实践与人们的理想道德相差甚远,道德教育主要以传播经验和感性认识为主,导致了道德教育在调节人们行为方面处于一种无效状态。为此应该建立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学校开展道德教育不仅要抓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也要积极扩展第二课堂,把道德教育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在生活世界中,人不仅仅只是理性的主体,而且还是关切的性灵,它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存论意义上的主体而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提供一些道德两难问题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进而对道德两难问题不断地追问、思考。
(三)营造平等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首先,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改变以往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创设教学情境、布置小组任务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思政课堂活动中,而不仅仅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输入,以此激发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和精神的洗礼。其次,教师要建立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感受,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和思想问题,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和相互借鉴,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角”,这样更有助于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均衡。
(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密切关注新形势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而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变化情况,将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起来,获取更多更具有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足,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结合党和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才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当代大学生实际生活,以及更具感染力。所以高校政工教师应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各项讲话精神,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精髓,并将这些思想精髓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来。另一方面,高校政工教师应当将互联网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通过浏览各个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网站、论坛,不断查找收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并将当前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也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让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得更具时代性,更贴近当代大学生实际生活,从而将大学生们学习思想政治相关知识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
(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高校政工教师应身临其境地融入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自觉转换自身角色,切实站在大学生视角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打破套路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加贴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成功寻找到双方思想上的共鸣,用大学生的语言,用大学生身边的事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当代大学生将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当代大学生增加更多的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比如在2015年国家主席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就通过“点赞”、“也是蛮拼的”等接地气的网络热词瞬间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此外,各个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平台的不同,联合开发和应用“慕课”,并借助大数据的分析手段,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进度等展开分析,从而有效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打造让大学生能够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三、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高校学子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正因为如此,在创新过程中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观的前提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培养全方位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飞,赵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38(S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