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峰
思维导图又称为脑图,它是集图像与文字于一体的图式,是用来表征知识的有效工具,能夠帮助我们进行快速而有效的思维定位,是培养学生发散性与创造性思维的必经之路。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挖掘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又要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概括与抽象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再由文本到个性化的导图,达成教学输入与输出的和谐发展。
一、巧用信息技术,丰富思维导图
在这个“互联网+”的智慧教学环境下,我们要善于丰富思维导图的内容与形式,如动画导图、简笔画思维导图、微课+思维导图、动态气泡导图、电子白板导图等,丰富导图的色彩与图像符号,激活导图的导入、呈现与教学方式,让思维导图与学生的阅读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发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是一篇说明文,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解说明了蝙蝠和雷达二者之间的科学关系,在说明过程中,采用了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以及实验的结果,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说明文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教学体裁,它的语言简洁、严谨、逻辑性强,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们常有晦涩、枯燥、厌烦的感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说明文,我在解析“蝙蝠飞行的秘密”以及这个教学重点时,就充分利用“人教版数字校园”系统以及交互式电子白板,设计思维导图,赋予思维导图动态美,在“动画+超链接”的特效中,将三个实验生动地呈现在学生们面前。随后,图像思维导图及文字思维导图“强强联手”的方式,为学生们解析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大脑思维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是课堂出彩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创设问题情境,以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导图指引学生思考,指明学生阅读的方向。
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找骆驼》这一课时,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这两个问题上。在阅读教学中,我先以教材中骆驼的图片形象设计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们根据对话以及图片的提示,从文本中寻找关键信息,把骆驼的特点找出来,并填写在课前分发的学习单图片中的相应位置,如缺一颗牙、右驮米、左驮蜜、左脚有点跛。随后,在这个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将目标聚焦在“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在上一个问题情境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引导学生们从“老人看见了什么,他知道了什么”这个线索,将上一个思维导图与我们的问题情境结合在一起,完成学习单中的表格,并且引导学生们利用关联词“因为……所以……”把这两个问题连接在一起,如老人看见了骆驼脚印右深左浅,所以它的左脚跛。(如下图所示)
三、绘制个性导图,强化语篇意识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对思维导图运用得最多的就在于课堂板书,以浓缩的方式,将语篇变成关系密切的几个关键字,并用相应的符号、图像将其连接在一起。思维导图的主动权一直把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呈现,学生观看,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思维导图也只不过发挥了其表层的作用罢了。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思维导图的制作与绘制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语篇内容的理解,绘制个性化的思维导图,让他们在精细阅读之前,能够通过浏览、初读,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对语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一课,我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一首小诗,小诗的内容与文本的叙述顺序对应。在小诗探究活动中,我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学习以及小诗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个性化思维导图。
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
群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秋虫伴人入眠,最美乡下人家。
在这个思维导图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幅思维导图,也可以合作讨论,自主设计,分别完成自己的作品。在导图设计中,我还为学生呈现了一些思维导图的样板图,如树形图、气泡图、条形图、卡通形象图等。学生在这个导图的设计中,显得兴致勃勃,他们根据白板中给出的样板提示,用手中的美工工具,如彩笔、蜡笔、卡纸、剪刀等,制作了各具特色的思维导图,有的小组还别出心裁地用起了应景的水彩和毛笔,使得思维导图更具艺术美感。
四、开展复述活动,提高思维品质
阅读过程的关键在于学生在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技能。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获取更多自主阅读的机会,并在课堂结尾之时,及时“大火收汁”,再次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有意义的复述活动,鼓励学生在语篇的基础上,在导图的指引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个性化地复述文本。在复述活动过程中,我们要一改机械、沉重的教学方式,简单地让学生复述对话、复述课文甚至是背诵课文,而要借助思维导图,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开放性与探究性的复述任务,如利用电子白板设计动态导图,与学生进行人机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复述热情,培养学生的跳跃思维。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花的骨气》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自读过渡到自悟。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学会借助“阅读提示”制定学习目标,善于化繁为简,掌握提炼关键词句的语文学习方法,并学会借助情感变化线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借助微信上的表情头像,对作者的情感变化进行表情配图,并在小组间进行复述活动,进行自主复述,小组补充,组间评价。在思维导图的设计中,我通过“失望—吃惊—遗憾—震撼”这条感情主线,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并给出了“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相应提示,围绕“生命的意味是勇气”这个中心,引导学生们画表情、说故事。
总之,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实际需求,巧妙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设计有教学特色、有个性风格的阅读导图,贯穿整个阅读课堂,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的个性阅读,让学生的个性阅读生成更具活力的思维导图,有效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在课堂上大放异彩,让学生与阅读相伴而行,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成长。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莲池小学(2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