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健
安源是红领巾的诞生地,安源儿童团是我市的红色资源。安源儿童团作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根源”这一宝贵的红色资源我们将如何有实效性地开发利用?如何让更多的少先队熟知安源儿童团的光荣历史?如何让少先队活动更接地气更有实效?这是我们学校辅导员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德育教育格局中少先队组织的独特功能的最好体现。
2017年12月我校申报了省级普通教科规划课题——以“安源儿童团历史文化”为载体,创建地域特色品牌少先队活动的研究。课题立项后,辅导员们带领队员们深入浅出地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了解安源儿童团的发展历程,引导少先队员传承和弘扬安源儿童团革命精神,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以其中的一个中队的活动——“红领巾在成长,安源娃在行动”为例,活动分四部分开展。
一、学习安源儿童团历史
我们把少先队员们分成两个小队,用多种形式查找相关资料。“星星之火”小队设计了详细的活动方案,通过上网查阅的方式了解安源儿童团的红色历史。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搜集资料,有的摘抄笔记。一起观看红色电影,帮助伙伴们了解安源儿童团的历史变迁和发展状况。“太阳花小队”来到红领巾书屋,借来萍乡籍作家漆宇勤写的《安源娃娃安源红》这本书并认真阅读,在队会前准备了“安源儿童团历史及人物知多少”知识抢答竞赛,带领伙伴们通过有趣的知识抢答,激发其对安源儿童团的了解,从安源儿童团精神中汲取成长的动力和滋养,体会到了责任和担当。
二、体验安源儿童团精神
学校聘请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的讲解员担任志愿辅导员,给队员们上了一堂《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弘扬安源儿童团精神》主题课。講解员带领队员们重温了20世纪20年代的红色安源,学习安源儿童团团员王耀南事迹。讲解员们讲解详细,妙语连珠。我校四星级红领巾小讲解员讲述王耀南当童工时期在安源儿童团的经历。王耀南长大后的故事则由安源纪念馆的讲解员讲述,惟妙惟肖的情绪表达和熟练的语言运用仿佛将队员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一段段短片,一个个故事诠释着安源儿童团精神的内涵,点燃了队员们学习革命英雄、领悟革命精神的热情,红色的种子在队员们的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三、寻访安源儿童团足迹
寻访红色足迹、探寻红色阵地、触摸红色印记,很快成为队员们的新行程。少先队员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来到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沿着安源儿童团的足迹不断追寻“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发源地和红领巾的摇篮”这一光荣历史。馆内展出的一段段文字描述、一张张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实物,都体现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以及卓越功勋。从纪念馆回到学校,大家聚在一起交流讨论、开展分享会,队员们通过寻访的照片、家书、日志等,有的制作电子相册,有的将自己的感悟绘制一张手抄报,有的将自己的感悟写成小诗,用不同的形式分享自己在追寻儿童团员王耀南、吴运铎、吴烈、黄静源等革命家的足迹过程中产生的感悟,找到了“安源儿童团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独立自主、开拓进取的创新勇气。在分享会上,队员们纷纷立志争做安源儿童团传人。
四、践行安源儿童团精神
2018年“六一”前夕,习近平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回信: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希望你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来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队员们读着习爷爷的信,激动万分,校园里掀起了给习爷爷写心里话的热潮。他们走出校门,向更多的市民宣传安源儿童团的知识,用实际行动践行安源儿童团精神,“小小宣讲员”“爱心小天使”“交通协管员”等活跃在萍乡的大街小巷,鲜艳的红领巾在校园外飘扬,红色的信念在校园外蔓延。
追寻先辈战斗的遗迹,触摸厚重的红色历史,感悟“安源儿童团精神”,队员们从中品味、思索、收获,为胸前的红领巾骄傲,为红色安源自豪。红色基因在队员们的心中激荡,永不褪色!
通过这样的活动,少先队员们进一步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了解安源儿童团的发展历程,从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培养了少先队员从小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引导少先队员传承和弘扬安源儿童团革命精神;激发少先队员身为发源地队员的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放眼未来,自信自强,勇敢前进,做新时代的接班人。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体作用,贴近队员生活,问需于童,问计于童,充分体现了少先队员朝气蓬勃和与时俱进的精气神。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本文系江西省普通教科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地域特色品牌少先队活动研究》,课题编号:18PTYB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