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峰 程康
摘要:山地是一種典型的生态环境类型,在我国山地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山区脱贫致富有重要影响。文章以观点为主线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国外研究较多集中于山地农业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气候变化、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对山地农业的影响等方面。以时间轴为主线、观点为辅线对国内文献进行综述,国内关于山地农业的研究在起始期(1960—1990年)、发展期(1990—2000年)和高峰期(2000年至今)的研究重点随着时代特征的变化而各有不同,研究对象从宏观渐进到微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研究方法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视角从单一产业研究到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通过文献的研读作进一步展望,山地农业的后期研究应更加注重山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尤其应强化山地农业与扶贫脱贫、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此外,应增强对山地、丘陵和喀斯特3种地形地貌相叠合区域的研究,提高研究的应用性;最后,在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研究中,应从更深层次探索以提升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和景观综合效益。
关键词: 山地农业;气候变化;经济发展;融合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 S-09;F3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9)05-1149-08
Abstract:Mountain is a typi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ype. Mountain agriculture is very important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Based on the viewpoint, this paper combed the relevant foreign literature, and concluded that the foreign research mainly focused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untain agriculture and climate change, and the impact of the reduction of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on mountain agriculture. Taking the time axis as the main line and the viewpoint as the supplementary line,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domestic literature, and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emphasis of mountain agriculture in China varied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n the initial period(1960-1990), the development period(1990-2000), and the peak period(2000 to present). It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objects were gradually changing from macro to micro, showing a trend of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method shifted from qualitative research to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from single industry research to industri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literatu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late study of mountain agricultur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ordination of mounta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mountain agriculture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he study of the overlapping areas of mountain, hill and karst landform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o as to enhanc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udy. Finally, in the study of th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other industries, more in-depth exploration should be done 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the economic, social, ecological and landscape benefits of agriculture.
Key words: mountain agriculture; climate chang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research; prospects
0 引言
山地作为全球一种典型的生态环境类型,因资源呈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分布,不仅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区和物种基因库,且因其“水塔”作用,主导了全球大部分水系分布和流域生态,山地发展对全球生态系统起决定性作用。在我国,山地、丘陵和高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养活了我国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山地农业的开发作为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势必同时肩负着我国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和山区脱贫致富的双重任务。虽然关于山地农业的研究增长较快,并逐渐成为农业学界关注的热点。目前的文献中已有对我国山地和山地旅游的系统论述,但是专门针对山地农业的综述性文章依然缺乏。本研究采用HistCite12.03对国外代表性文献进行挑选,以观点为主线对国外山地农业研究进行梳理;同时,以时间为主线、以研究主题为辅线对国内山地农业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类。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山地农业文献研究的异同进行对比、借鉴,理清山地农业的研究状况和不足,并探寻山地农业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1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山地农业指在山区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可耕作和利用的农业进行农事活动的总和,包括种植业、园艺、林业、畜牧业及其他支撑系统。从类型上可将山地农业划分为高原面上的高原农业、山坡上的坡地农业和河谷地区的河谷农业三大类型。由于山地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呈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分布,因此山区生态环境具备立体性、多样性、脆弱性和多宜性等特征。在山地农业的开发上,区别于平原农业的石油农业和机械农业的传统思路,应在充分尊重山地资源分布规律和地形气候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开发。本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11月20日。国外文献对山地农业方面的研究主题词显示为Mountain agricultu-ral,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查询,检索出相关联文献1008篇,并用HistCite12.03对文献间的结构进行分析,选出最具文献内容脉络联系和代表性的文章22篇。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农业类型,学界对山地农业的研究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趋势的变化不断地呈现不同主题,本研究使用CNKI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以“山地农业”为关键词,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110篇,其中,以“山地农业”和“山区农业”为主题词的文章数量分别为369和237篇,共606篇。以时间轴为主线、研究主题为辅线对国内山地农业研究进行整理。
2 山地农业国外文献综述
较之于国内20世纪60年代之后才对此领域进行专题研究,国外对山地农业的研究起步较早。1925年,《Science》上刊登了对山地农业的定义,将山地农业从农业大类中剥离作为一个分类进行研究(None,1925)。初期研究的重点多限于山地农业的划分、归类及地学和生物学上的考查。此后,Jodha(199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山地、丘陵农业的主要特征进行归类,并开拓性地对山地农业开发的经济性和约束性进行分析,将山地农业研究推入另一个层次。基于各国在历史背景、土地制度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从山地农业与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及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归纳分析。
2. 1 山地农业与生态环境
已有研究认为,山地农业对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利弊共存。在山地农业对山区生态环境不利的影响方面,Zimmerer(1992)根据秘鲁塞拉利昂南部种植的4种本地作物表现出不同的品种流失和品种保持模式,对山地农业中原生作物的损失与维护进行探讨。Kim等(2011)为了减弱山地作物种植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等生态问题,探索性地选择山黄杨、大蓟和紫菀等3种可食野生植物作为高原山地农业土壤侵蚀的替代作物进行试验,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发现,替代作物不仅可降低土壤相对流失率,而且农场净利润大于萝卜等传统作物。在山地农业对山区生态环境有利的影响方面,Negi和Maikhuri(2013)通过对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农业生态的研究发现,山区农村的宗教信仰和群落文化对保护作物的多样性有积极作用,但在该山区实施的农业政策中,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宗教信仰和群落文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积极作用,研究者希望通过对当地农业多样性传统和社会文化实践的研究,从政策层面对喜马拉雅农业生态系统做出令人满意的改变。
2. 2 山地农业与生物多样性
为了解山地农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Zuazo等(2008)基于生态和社会经济数据,以欧洲主要生物地理区域的6个国家(法国、希腊、挪威、斯洛伐克、瑞士和英国)為研究对象,采用因果链分析法调查农业结构调整对欧洲山区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影响。同样,为了保护和加强农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瑞士使用行动导向法(Massnahmen orientier ansatz,MOA)和结果导向法(Resultat orientier ansatz,ROA)两种方法对支持生物多样性增强地区的农民进行补偿。Rudin等(2015)为了评估山区农民对ROA和MOA的接受度,采用书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对I~IV区域山区的农民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有四分之三的农民更倾向接受MOA,因为他们认为MOA比ROA涉及更少的检查,并确保直接付款;而有机和低投入生产的山地农民比传统农民更愿意实施ROA,他们更喜欢成功实施面向结果措施的其他具体框架条件。Norfolk等(2017)为评估肯尼亚泰塔山鸟类多样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通过用点计数法对土地利用梯度上的鸟类进行调查,通过研究发现,农业基质支撑着一个丰富多样的鸟类群落,特别是农林业,为鸟类多样性做出了较大贡献;但研究者也意识到完整的原始森林对于维持这种多样性,尤其是在受到保护的物种之间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2. 3 山地农业与气候变化
作为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和敏感区,山地生态环境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更显著,因而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Gentle和Maraseni(2012)以尼泊尔偏远山区Jumla区为研究对象,探讨气候变化对依赖雨养农业为生的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因气候变化导致的资源退化、粮食短缺等现象对当地居民的生计构成了重大挑战;此外,气候变化对山区贫穷人民来说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且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他们未来的生活将面临更多的风险和不平等。Fuhrer等(2014)利用4个缩小和偏差校正的瞬时气候变化情景日数据,分析1951—2050年期间瑞士罗纳流域3个地区(Aigle、Sion和Montana)水和温度相关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大多数相关影响是由温度变化引起而不是降水,且在较低的农田和牧场可能需要应付与热有关的危险,而在较高的地点以牧场为基础的畜牧业生产是农业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与水有关的问题将变得更加重要。Palomo(2017)针对气候變化对山区利益相关体和生态系统影响的文献相对分散和零碎的现状,对此领域的文章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发现在此研究领域缺乏针对南半球的研究,尤其是在热带冰川可能最先消失的地区。
2. 4 山地农业与经济发展
与国内情况相似,国外很多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起飞期亦对山地农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较为关注。如日本政府为提高山区农业效益,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对国内山区和丘陵地区进行土地改造和农田结构规划(Sato,1983);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Handler(1995)亦根据在山区收获饲料的要求,对山区斜坡机械化的可能性和应用前景进行探讨。在欠发达国家山区发展方面,Dame和Nüsser(2011)以拉达克(印度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项个案为研究对象,研究政治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如何影响山区家庭的粮食安全战略。Sundriyal和Dollo(2013)鉴于动态的经济和社会政治背景,研究印度东北部山地综合农业和联合自然资源管理的转型与资产建设问题。Pant等(2014)研究了尼泊尔最贫困地区卡纳利山脉中被称为“农业可持续性转变”的技术、生计和生活方式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在旅游业对农业的拉动效应方面,Choenkwan等(2014)泰国学者对该国东北部山区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山地在环境、文化、土地利用等方面具有多样性,且特色作物和农业旅游依然为泰国东北部山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潜力。此外,Choenkwan等(2016)还对泰国东北部山区旅游胜地普鲁瓦区的农业旅游为农民带来的好处进行了量化评估。
2. 5 国外研究评述
通过对国外山地农业文献的研读和梳理,发现国外对山地农业的研究较多侧重于将山地农业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山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联合起来,且国外对山地农业的研究呈现重畜牧业、轻种植业的特点。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即使同样是关注气候变化对山地农业的影响,国外较发达国家更多关注于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欠发达国家则侧重于气候变化给山区农民的粮食安全和生活保障带来的风险等方面,其侧重点与经济发展程度有明显的关联。同时,虽然没有如国内将山地农业与经济发展相联系开展大量的研究,但国外亦对山地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高效管理等方面做了较多针对性的研究。
3 山地农业国内文献综述
3. 1 起始期(1960—1990年)
我国对山地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建立在1949年建国后我国对绝大部分山地资源进行系统科学考察的基础上。此段时期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以推进山地农业高机械化的方式来实现山地农业的提质增量,二是山地农业如何顺应山地复杂、多样和立体的气候资源和地形地貌特征来实现山地农业的合理开发利用。
3. 1. 1 山地农业机械化方面的研究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前奏是农业工具改革(高志学,1960)。原国家农业部(2018年更名为农业农村部)和农业机械部(1994年并入农业部)分别于1956和1960年召开全国山地农具试验座谈会和全国山地农具评选会,旨在通过交流和改进,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高效优质的山地农具。在实行工具改革后,平原旱作和水田地区的机械化成效初步显现,农业产量得到大幅提高,于是加速山地农业机械化也开始备受农业部和相关学者关注。我国山地农业的机械化事业在1971年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后正式发展起来;随后,成立了专门的山地农业机械化情况调研组对国内外山地农业机械化进行情况了解和经验借鉴。石开金(1982)在对日本、瑞士、奥地利等发达国家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山地农业机械化存在农机工业布局不合理、科研力量薄弱、缺乏适当政策支撑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将我国山地农业机械化进程大体分为初步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和全面实现机械化3个阶段。冯巍(1983)意识到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在长期内只能是一种选择性的机械化,并对我国山地农业运输机械化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开展索道运输机械研究、重点研制山地轻型农用运输车等建议。
3. 1. 2 山地农业顺应山地系统特性方面的研究 1982年,我国组建了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合理利用课题协作组(山农,1985),用3年时间分别对我国亚热带东部的博平岭、武夷山、神农架等山脉或山地的农业气候资源分布特征、各类农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调研。此外,周子康(1984)研究地形气候对浙江丘陵山地“立体农业”布局的影响,主要讨论了地形气候与作物气候安全栽培高度、气候安全栽培地段、气候较佳区域或地段等的关系。秦耀辰(1988)通过对伏北山区农业地域系统的形成、结构、特点和开发方向的研究,试图为山区农业地域系统研究和伏牛山地开发探索途径和依据。在对我国热带亚热带山地农业的研究方面,王祥珩(1984)根据我国热带亚热带气候特征及变化规律,结合山地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的实际案例,讨论如何科学利用山地气候资源,以探求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的原则;余显芳(1984)对海南热带山地生态环境进行研究,并建立对山地型立体农业体系的设想,即自上而下可分为中山林业为主的地带、低山林牧为主的地带及山间盆地谷地农林胶软带。
3. 2 发展期(1990—2000年)
此段时期主要分为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对山地农业在如何尊重和顺应山地资源环境特性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做更进一步的研究,二是对山地农业如何顺应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改革,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变革方面的研究。与此同时,此段时期相关学者对其他地区和国家山地农业发展经验的借鉴及对我国古代山地农业发展的回溯亦不可忽略。
3. 2. 1 山地农业进一步顺应山地系统特性的研究 此段时期的研究较之于起始期,由于观测设备的更新及数理统计软件和方法的运用,其研究对象更显细化,亦增强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张养才(1992)根据我国农业气候调查和考察资料,指出山地农业气候具有立体性、多层次、多样性和多宜性的特征,建立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垂直分层模式,根据人力、物力、耕地、物价等社会条件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约束,应用系统决策寻找山区不同层次的最佳作物布局和农作制,并对山地农业合理布局的生态气候效益及开发山区资源优势的途徑进行探讨。吴忱等(1995)以河北省山地为研究对象,指出山地地形特征具有水平方向的“穿越性”、“区域性”和垂直方向的“多层性”,以地形面的理论为基础,以“区位”“层位”相联合的指导思想,为河北省山地农业开发提出可供参考的5个大模式和16个小模式。在山地农业资源的研究方面,刘彦随(2000)从分析土地类型地带性分异规律入手,揭示了山地农业资源生成、演化及其分异的时间、空间规律,并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优化陕西秦巴山地农业资源的空间利用模式和产业经营模式。
3. 2. 2 山地农业顺应经济市场化改革的研究 山地农业的发展道路一直与我国经济政策的改革方向紧密相关,以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市场化改革对山地农业的发展影响尤为明显,也因此成为当时研究的热点。陈利荣和刘国华(1994)根据广东韶关山区的实际,运用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对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资源的优化配置、新产品的开发和农业产业的更新优化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向市场、开辟新产业及突出地方特色等山区农业发展的新构思。王德靖(1994)指出在市场取向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市场经济才是山区农业超常规发展的出路,并强调山区农业应立足资源特征,积极调整农村产业、产品和所有制结构,加快培育新型市场主体与市场体系,以谋求经济体制变革下的新发展。茶洪旺(1996)根据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山区农业发展提出了加快培育山区农村区域市场、建立农业风险基金和大力发展创汇农业等若干思路。
3. 2. 3 借鉴其他地区和国家经验的研究 除了段豫川(1989)、曾玉荣(1986)等对我国台湾和日本的山地农业发展经验之外,其他学者亦对东南亚和欧洲等地区的山地农业发展经验进行了借鉴。朱永亮(1993)对东南亚山地农业土地利用的持续性进行研究。薛启汉(1994)根据主要的宏观经济参数、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可能性等主要因素研究马来西亚山地农业的多样性和商品化前景,并提出山地农业的规划和实施首先要服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农业持续发展的宗旨。王强(1996)对1996年在我国召开的国际山地丘陵农业发展讨论会的会议内容进行总结,提炼出山地农业布局与资源配置、山地丘陵农业的综合开发、资源与环境保护和加快山区商品经济发展的山区农业未来发展四大方向。
3. 2. 4 关于我国古代山地农业发展状况的研究 作为山地和丘陵面积较广的国家,我国山地农业的耕种历史悠久。刘兴林(1997)对山地崇拜与农业起源的关系进行溯源,根据封土为社、大石为社、立木为社等山地崇拜现象,指出山地与农业起源的密切关系。鲁西奇和董勤(2010)查询历史文献与近年来考古发现资料,考察并论述了南方山区经济开发的进程,并将其分为3个阶段:(1)自原始稻作农业起源至公元2世纪末,南方山区的经济形态以采集渔猎为主、原始种植农业为辅;(2)自六朝至北宋末,随着河谷、山间盆地渐次被开垦为农田,局部地方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梯田,并建设了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但刀耕火种性质的烧畲仍是南方山区主要的垦耕方式;(3)自南宋至明清时期,浙闽山地、南岭山地、川东丘陵山地等典型山区逐步得到开发,特别是明清时期,各省份交界山区成为主要开发对象,山地利用达到了新的高度。黄清敏(2009)以明清经济契约文书为依据,分析福州散曲区农业发展中体现出的经济性林木种植的商品化以及福州山区水果种植的商品化和山地经营权永佃化的历史趋势。
3. 3 高峰期(2000年至今)
此时段的研究呈现出研究主体和方向多元化的趋势,且量化研究方法逐渐被运用到山地农业领域的研究,其中较显著的有3个方向:(1)在山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初现的情况下,山地农业的研究开始朝山地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展;(2)关于山地农业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农业的单一产业领域,而是将其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以期实现山地农业的高效益发展;(3)根据山地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立体性,山地农业开始主打特色和高效概念,逐渐形成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理论派系,以特色谋生存,以高效谋发展。
3. 3. 1 山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沈茂英(2004)以攀西川南山区为例对我国贫困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包括合理开发农业后备资源、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及发展特色农业资源产业等能实现山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赵庆建和温作民(2012)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国际和国内山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其相关理论与方法,并指出了当前山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和灾害恢复力研究的重点。付伟等(2013)以生态学的观点全方位解析山地立体农业,提出山地立体农业的生态单元,并用Lotka-Volterra模型解释山地立体农业物种稳定共存的生态学原因,从而在认识上对山地立体农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刘心一(2018)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及加权评分法对2012—2016年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山地生态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运用灰色模型和Matlab工具对黔东南山地生态农业未来发展进行预测,为相关部门制定农业政策和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参考。
3. 3. 2 与其他产业相融合的研究 张艳芳和任志远(2000)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秦巴山地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展开研究,得出地形和人类活动是影响山地农业景观空间格局的两个主因,且人类活动是景观空间格局变动的主要驱动因子,因此建议农业景观的生态重建必须考虑规范人类活动的性质和程度。范水生等(2015)结合山地型休闲农业的地域特征,以福建闽清丰达休闲农业大观园为例,从养分循环、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等9个方面构建了山地型休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体系,并建立了评价模型。赵波等(2018)以四川山区农业休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四川农业与旅游资源开发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为农业经济与休闲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3. 3. 3 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研究 山地高效农业的概念于1994年由彭代平首先提出,但成为山地农业的研究热点是在2015年以后,在现有的文献库中关于山地高效农业的文章有85%为2015年后发表,且每年的发表数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杨成(2015)通过对贵州农业发展历史的对比,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山地高效农业发展进行研究。2018年之前现代山地特色高效的概念虽然屡被提及,但此概念被严格定义是由滕明雨等(2018)通过文献研究的方式,分别从文本推演、农史视角和农业形态视角对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内涵进行深度解读,并对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理论进行了思考。同时,周欢和刘洪(2018)对制约贵州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耕地细碎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技术培训体系不健全和农业科技人才匮乏5个因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加强技术指导培训等推动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路径及对策措施。但是,目前关于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研究多限于其发展现状、机制、困境或理论思考等方面,研究范围较宽泛且缺乏针对某一发展模式的深入研究和量化分析。
4 文献综合评述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代表性文章的研读,发现国外山地农业的研究较之于国内有明显不同。在研究热点方面,国外较多关注气候变化对山地农业的影响,山地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而国内较多地将山地农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此外,国内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于如何实现山地农业的高效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以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且国内山地农业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于种植业,国外的研究中畜牧业占较大比例。通过将国内外山地农业研究进行对比,发现国外山地农业研究不断取得多方位进展的原因在于国际山地研究连续推出一系列领域和视野均非常具有科学前瞻性的研究计划。依据国际山地研究计划的科研成果,国外对山地农业的研究便有更多学术性强的科研成果作为支撑,较易于在研究上取得多维度突破。而我国在这方面缺乏主题明确、目的性强的研究计划,很难从科学层面系统、深刻地认知山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同时也不能满足我国对山地研究成果的多方面需求。
我国对于山地农业的研究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研究重点随着时代特征的变化而各有不同,从研究地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河北、福建、重庆等山地地形覆盖面较大的省份;从研究对象上看,从宏观整体层面渐进到微观農户层面,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从研究方法来看,逐渐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从研究视角来看,从单产业研究到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研究方向呈现出从粗放到细化,从单一到复合,从低级到高级的科学合理化趋势。
5 展望
目前关于山地农业的研究增长较快,且研究逐渐呈产业边界模糊化的趋势,对多专业的合作和多领域的协作提出更多要求。这些发展也逐渐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的主体要求协同起来,但同时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陈述:(1)山区作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问题集中的区域,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更加深入地研究山地农业如何以自身资源为基础,注重山地农业开发的生态平衡性、环境友好性、产业复合性和经济循环开放性等方面。(2)山区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区域,同时山地农业又是低收入人群的生计来源和生存保障,今后应强化山地农业与扶贫脱贫、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研究。(3)目前的山地农业研究仅局限于山地这一种地貌类型之上,但实际上往往是山地、丘陵和喀斯特3种地形地貌相叠合,研究领域缺乏该方面内容,使得研究的应用性不强;同时应适当制定相应的山地研究计划,为山地农业的研究提供更多科研成果支撑。(4)在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研究中,虽然获得了一些农旅和农文旅等融合发展的研究成果,但大多处于产业融合的初级阶段。在今后研究中,应更多地在农业生产中融入诸如行为文化、方式文化和组织文化等体验性、参与性强的文化元素,并对提升农业效益和农业旅游吸引力等方面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茶洪旺. 1996. 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发展山区农业的若干思路[J]. 经济问题探索,(10):38-40. [Cha H W. 1996. Some thoughts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untain agriculture under market economy[J].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10): 38-40.]
陈利荣,刘国华. 1994. 市场经济条件下山区农业发展新思路[J]. 南方农村,(3): 33-35. [Chen L R,Liu G H. 1994. New idea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downhill areas under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J]. South China Rural Area,(3): 33-35.]
段豫川. 1989. 日本山区的开发和利用[J]. 山区开发,(4): 54-55. [Duan Y C. 1989.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ountain areas in Japan[J]. Mountain Development,(4): 54-55.]
范水生,陈文盛,邱生荣,朱朝枝. 2015. 山地型休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36(7): 117-122. [Fan S S,Chen W S,Qiu S R,Zhu C Z. 2015. Evaluation on the agro-tourism ecosystem services—A case study of the mountain-type agro-tourism[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ning,36 (7): 117-122.]
冯巍. 1983. 加速发展山地农业运输机械化的探讨[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3): 1-5. [Feng W. 1983. Discussion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untain agricultural transportation mechanization[J]. Grain and Oil Processing and Food Machinery,(3): 1-5.]
付伟,赵俊权,杜国祯. 2013. 山地立体农业的生态学解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3(S2):62-65. [Fu W,Zhao J Q,Du G Z. 2013. Ecological analysis of mountainous three-dimensional agriculture[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3(S2): 62-65.]
高志学. 1960. 关于实現山地农业机械化的问题[J]. 农业机械学报,4(3): 149-152. [Gao Z X. 1960. On the re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J]. Acta Agromechanica Sinica,4(3): 149-152.]
黄清敏. 2009. 文契中的清代福州山区农业商品经济[J]. 农业考古,(1): 218-223. [Huang Q M. 2009. Agricultural co-mmodity economy in Fuzhou mountain area in Qing Dynasty in Wenqi[J].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1): 218-223.]
刘兴林. 1997. 山地崇拜与农业起源[J]. 中国农史,16(4): 3-5. [Liu X L.1997. Mountain worship and the origin of a-griculture[J].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16(4): 3-5.]
刘心一. 2018. 黔东南山地生态农业发展評价及预测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39(4): 181-187. [Liu X Y. 2018.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untai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Qiandongnan[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ning,39 (4): 181-187.]
刘彦随. 2000. 山地农业资源分异规律与优化利用模式研究——以陕西秦巴山地为例[J]. 资源科学,22(5): 27-31. [Liu Y S. 2000. Distribution laws and optimal models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in mountainous region—Taking Qinling-Daba mountains in Sha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J]. Resources Science,22(5): 27-31.]
鲁西奇,董勤. 2010. 南方山区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空间展布[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5(4): 31-46. [Lu X Q,Dong Q. 2010.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the Southern China[J]. Collection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25(4): 31-46.]
彭代平. 1994. 论贵州山地高效节约型农业的发展途径及意义[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1): 83-86. [Peng D P. 1994. Signific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ghly economic agriculture in Guizhou mountain area[J].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4(1): 83-86.]
秦耀辰. 1988. 山区农业地域系统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7(4): 19-22. [Qin Y C. 1988. On agricultural territorial system in mountainous area[J]. Regional Study and Exploition,7(4): 19-22.]
山农. 1985. 合理利用山区农业气候资源[J]. 气象,(7): 32. [Shan N. 1985.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climatic resources in mountainous areas[J]. Meteorological Mon-thly,(7): 32.]
沈茂英. 2004. 贫困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以攀西川南山区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32(6): 1252-1256. [Shen M Y. 2004.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 of the sustaining development in poverty mountain[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32(6):1252-1256.]
石开金. 1982. 关于我国山地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探讨[J]. 贵州社会科学,(5): 15-22. [Shi K J. 1982. Discussion o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mountain areas of China[J]. Guizhou Social Sciences,(5): 15-22.]
滕明雨,简小鹰,张磊. 2018. 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理论思考[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6): 60-65. [Teng M Y,Jian X Y,Zhang L. 2018. Theoretical thin-king of modern efficient agriculture with mountain features[J].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17(6): 60-65.]
王德靖. 1994. 市场经济是山区农业超常规发展的根本出路[J]. 民族论坛,(2): 11-13. [Wang D J. 1994. Market economy is the fundamental way out for the unconventional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mountainous areas[J]. Minzu Tribune,(2): 11-13.]
王強. 1996. 国际山地丘陵农业发展讨论会[J]. 世界农业,(7): 53-54. [Wang Q. 199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ll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J]. World Agriculture,(7): 53-54.]
王祥珩. 1984. 我国热带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与农业多种经营[J]. 山地研究,2(2): 69-76. [Wang X H. 1984.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 climatic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gion in China and relation to the diversified agriculture[J]. Mountain Research,2(2): 69-76.]
吴忱,吴金祥,赵明轩,马永红,张秀清,李善祥. 1995. 河北省山地地形面与农业综合开发模式[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1(3): 35-40. [Wu C,Wu J X,Zhao M X,Ma Y H,Zhang X Q,Li S X. 1995. Integrated development model of mountain topography and agriculture in Hebei Province[J]. Geography and Land Research,11(3): 35-40.]
薛启汉. 1994. 马来西亚山地农业的多样性和商品化前景[J]. 世界农业,(5): 53-54. [Xue Q H. 1994. Diversity and commercialization prospects of mountainous agriculture in Malaysia[J]. World Agriculture,(5): 53-54.]
杨成. 2015.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36(5): 181-185. [Yang C. 2015.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mountainous agriculture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Guizhou[J]. Guizhou Ethnic Studies,36(5): 181-185.]
余显芳. 1984. 海南热带山地生态环境与建立山地型农业体系的设想[J]. 热带地理,4(1): 1-8. [Yu X F. 1984. The eco-environment of tropical mountainous areas in Hainan and the assumption of establishing mountainous agricultural system[J]. Tropical Geography,4(1): 1-8.]
曾玉荣. 1986. 台湾山区农业发展措施初探[J]. 台湾农业情况,(3):7-12. [Zeng Y R. 1986. Preliminary study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easures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Taiwan[J]. Agricultural Situation in Taiwan,(3):7-12.]
張养才. 1992. 我国山地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及其合理利用[J]. 山地研究,10(1): 11-18. [Zhang Y C. 1992. The superiority of agroclimatic resources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 in China and its rational utilization[J]. Mountain Research,10(1): 11-18.]
张艳芳,任志远. 2000. 陕西秦巴山地农业景观空间格局与动态研究——以柞水县下梁镇为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4): 115-119. [Zhang Y F,Ren Z Y. 2000. Study on agric-landscape pattern and succession in Qinba Mountains region in Shaanxi—A case study of Xia-liang Village[J].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8(4): 115-119.]
赵波,周楠锋,苟婷婷. 2018. 四川省山区农业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策略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3(10): 150-153. [Zhao B,Zhou N F,Gou T T. 2018. On development and strategies regarding agricultural and leisure tourism resources in Sichuan mountainous areas[J]. Journal of Southwest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43 (10): 150-153.]
赵庆建,温作民. 2012. 多元灾害驱动下的山地农业生态经济:脆弱性与恢复力研究[J]. 生态经济,(1): 24-28. [Zhao Q J,Wen Z M. 2012. Ecological economy in mountain area driven by multiple hazards:Vulnerabilities and resilience[J]. Ecological Economy,(1): 24-28.]
周欢,刘洪. 2018. 贵州省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 农场经济管理,(8): 36-40. [Zhou H,Liu H. 2018.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and countermeasures[J]. Farm Economic Management,(8): 36-40.]
周子康. 1984. 地形气候对浙江丘陵山地“立体农业”布局的影响[J]. 农业气象,(4):14-17. [Zhou Z K. 1984. The influence of topographic climat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agriculture”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of Zhejiang[J].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4): 14-17.]
朱永亮. 1993. 东南亚农业土地利用的持续性研究[J]. 世界农业,(8): 9-11. [Zhu Y L. 1993.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in Southeast Asia[J]. World Agriculture,(8): 9-11.]
Choenkwan S,Fox J M,Rambo A T. 2014. Agriculture in the mountains of Northeastern Thailand: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J]. 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34(2): 95-106.
Choenkwan S,Promkhambut A,Hayao F,Rambo A T. 2016. Does agrotourism benefit mountain farmers? A case study in Phu Ruea District,Northeast Thailand[J]. 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36(2): 162-172.
Dame J,Nüsser M. 2011. Food security in high mountain region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impact of food subsidies in Ladakh,Northern India[J]. Food Security,3(2): 179-194.
Fuhrer J,Smith P,Gobiet A. 2014. 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for agriculture in alpine regions—A case study in the Swiss Rhone catchment[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493: 1232-1241.
Gentle P,Maraseni T N. 2012. Climate change,poverty and livelihoods: Adaptation practices by rural mountain co-mmunities in Nepal[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21: 24-34.
Handler F. 1995. Fodder harvesting in moutain areas: Possibilities of slope mechanization[J]. Dlz Agrarmagazin,9(4): 9-12.
Jodha N S. 1997. Mountains of the world: A global priority[J]. Mountain Agriculture,(4): 313-335.
Kim S W,Seo Y H,Kang A S,Kim J H,Jung B C,Jung Y S. 2011. Three alternative crops to reduce soil erosion for mountain agriculture in Gangwondo,Korea[J]. Kor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 Fertilizer,44(4): 534-538.
Negi V S,Maikhuri R K. 2013. Socio-ecological and religious perspective of agro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Issues,concern and priority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Central Himalaya[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26(2): 491-512.
None. 1925. Mountain agriculture[J]. Science,62(1603): 12-14.
Norfolk O,Jung M ,Platts P J,Malaki P,Odeny D,Marchant R A. 2017. Birds in the matrix: The role of agriculture in avian conservation in the Taita Hills,Kenya[J]. African Journal of Ecology,55(4): 530-540.
Palomo I. 2017.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ecosystem services in high mountain areas: A literature review[J]. 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37(2): 179-187.
Pant L P,Kc K B,Fraser E D G,Shrestha P K,Lama A B,Jirel S K,Chaudhary P. 2014. Adaptive transition mana-gement for transformations to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the Karnali Mountains of Nepal[J]. Agroecology and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38(10):1156-1183.
Rudin S,Schmid O,Knaus F. 2015. Results-oriented approach to biodiversity promotion:Acceptance among Swiss moun-tain farmers[J]. Agrarforschung Schweiz,6(5): 188-195.
Sato K. 1983.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steep mountainous areas in Japan[J]. Irrigation Engineering and Rural Planning,1983(4): 23-32.
Sundriyal R C,Dollo M . 2013. Integrated agriculture and a-lli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Northeast Mountains—Transformations and assets building[J]. Agroeco-logy and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37(6): 700-726.
Zimmerer K S. 1992. The loss and maintenance of native crops in mountain agriculture[J]. GeoJournal,27(1): 61-72.
Zuazo V H D,Pleguezuelo C R R,Martínez J R F,Raya A M,Panadero L A,Rodriguez B C,Moll M C N. 2008. Benefits of plant strips for sustainable mountain agriculture[J]. 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8(4): 497-505.
(責任编辑 邓慧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