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娟
摘 要: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应试教育等落后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而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低、课堂教学效果差。所以,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学生动性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应深思的问题。本文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借助信息技术与巧用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加强初中语文教学生动性的有效途径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生动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和倡导教师要转变过去落后的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情感体验的优化,打造趣味、高效的课堂。加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并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出发,推动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与革新,最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一、多与学生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有效促进和加强语文教学的生动性。而师生之间的的良好关系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所以说,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转变教师本位、师道尊严的落后观念和思想,树立以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并以真诚的态度和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需求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营造宽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抗拒和抵触的心理,让初中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例如,在教授《散步》这篇课文时,为了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们感受到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如下:
师:同学们,大家在生活中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多吗?
生1:时间很多,不过我每次回家都是在自己的屋子,很少与父母交谈。
生2:时间很少,父母每天很晚下班,他們辛苦的工作,我想与父母说说话的时间都很少。
师:虽然大家与父母能交谈的时间不同,但是相信大家对父母的恩情不会变,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散步》这篇课文,看一看作者与“母亲”有这怎样的感情。
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多与学生沟通,有效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借助信息技术,丰富课堂的生动性
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教师通常运用语言讲解和教材文字描述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无法使学生产生直观且深刻的认知。而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优化知识呈现的方式,丰富课堂的生动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便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将语文知识以图像、动画或者视频等形式,直观、动态、形象的呈现给学生们,变得更加生动和鲜活,从而营造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充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情境中感知语文知识。
例如,在教授《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为了丰富课堂的生动性,笔者结合信息技术展开教学。上课前,笔者先给予学生们预习的时间,让学生们熟悉课文内容,对苏州园林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上课后,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几组与苏州园林有关的图片,让学生们在直观的情境中感受苏州园林的景色。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有效丰富了课堂的生动性,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
三、巧用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生动性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策略。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全班学生分为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在分组完成后向学生进行提问或者发布任务,以促使学生们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相互间的沟通、探讨、交流与互动,实现互帮互助和思维互补,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例如,在教授《社戏》这篇课文时,为了增强课堂的生动性,笔者将学生们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固定为5人,每个小组的成员确定好后,笔者为各个小组布置相关的任务,通过任务的引导,学生们明确了学习的目标。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巧用教学方法,有效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
总之,加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是促进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优化的有效保证,同时也是落实和推进课程改革的动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便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趋势,直面教学中的各种难题,并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借助信息技术与巧用教学方法等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最终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高效。
参考文献:
[1]陈跃辉.论如何更好的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性[J].成功(教育),2013(08):63.
[2]刘淑芹.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生动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