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奥运会遇冷问题的思考

2019-09-10 07:13黄胜男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奥运会

黄胜男

摘 要: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杰作,它将体育运动的多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在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哲学、文化、艺术以及新闻媒介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作用。可是,4年举办一届的奥运会,这个以往的“香饽饽”,如今却成为“烫手山芋”,落得无人申办的尴尬境地。

关键词:奥运会;遇冷;支出;申办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5-153-01

1奥运会申办现状

迄今为止,罗马、汉堡、波士顿和布达佩斯等城市都退出了2024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此前,在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中,奥斯陆、斯德哥尔摩、克拉科夫和利沃夫先后退出。在国际奥委会公布的2024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仅有两国城市参加竞选申办,分别为洛杉矶和巴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明确表示,这两个城市都可以选择。巴赫也要求4位副主席对于奥运会的决定过程做一些更改,希望以此决定下两届的主办国,这也意味着洛杉矶和巴黎极有可能分别成为2024年和2028年的主办城市,从而确保奥运会在未来的一段时期更加稳定地发展。

2分析

2.1奥运会申办为什么会遇冷?

2.1.1综合国力达不到要求

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为建设大规模的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项目要支付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举办奥运会的安全成本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而且将会耗费大量税金,但是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近几届奥运会举办的经验来看似乎并不是特别乐观。

2.1.2经营、管理和利用奥运会场馆问题难以解决

尤其是有关举办之后如何经营、管理和利用奥运会场馆至今仍是世界性的一大难题。从雅典到索契再到最近一次的里约,奥运场馆都处于不同程度的废弃状态。以里约奥运会为例,现如今里约的8个奥运场馆基本废弃,有些地方甚至杂草丛生,无人问津,引起国际舆论极大争议,这让很多国家办奥运的热情冷一落千丈,奥运会变成了一个城市难以负担的梦想。

2.2举办一次奥运会的成本估算与亏损情况

以北京奥运会为例,10年前,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一场惊艳世人的运动盛会在中国拉开序幕。这次奥运会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它带来的持久利益是不可估量的,那么,如果把成本数字化,举辦一次奥运会要花多少钱?这些钱能不能带来预想的收益?

2.2.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根据2016年牛津奥林匹克研究项目的估算,北京奥运会的花费在68亿美元左右,但该研究得出的数字只包括运营支出(技术支出、运输、劳动力、管理、安保、酒宴、开闭幕式、医疗服务)和直接支出(运动场馆、奥运村、国际广播中心、媒体中心的建设以及其他和奥运会直接相关的设施建设)两个方面。

2.2.2北京奥运村

不过,有其他机构估算北京奥运会的花费要远远高于以上数字。新闻社在2008年的一个报道中透露,北京奥运会的总花费在400亿~440亿美元之间。例如北京为了迎接奥运而进行的公共基础设施,所有交通系统,和2001年到2008年所进行的生态改善花费等如果按照这个数字,那么北京奥运会无疑是史上花钱最多的夏季奥运会。

2.2.3北京地铁交通图

但是好的一方面是,北京奥运会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还实现了盈利。目前直接盈利的数字在10亿人民币左右,包括吸引游客、场馆收益等。不难想象,这样的盈利效应还会持续下去。

2.3办奥运往往高投入低产出,为何还要申办?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举办奥运会确实需要投入较大的财力(还有人力和物力)。但是奥运会对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推动作用无与伦比,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奥运会是城市乃至国家发展的加速器。

首先,单从投入来看,这些投入很大一部分用于城市的建筑、交通、环保等硬件软件基础建设(这些城市建设等费用不能都计入奥运会的投入,更不应该让奥运会背黑锅)。但是,这个所谓的投入在很大比例上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方面,较好地提升了城市旅游产业的基础建设(如对城市机场、火车站的改造翻新,还有新建设的公路、旅馆、住房和会议中心等,还包括诸多公共服务设施)。

从效应来看,北京2022冬奥会将会使“交通更便捷,天空会变蓝,生活更美好”,并能“发展冬季体育事业;增进人民健康,提高民众福祉;提高中国冬季体育项目的竞争力;带动大众参与冬季体育项目;促进残疾人士参与体育活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增添延续遗产;进一步提升社会的奥林匹克价值观”。

3建议

3.1强化和拓展奥林匹克主义的互惠文化通道,保持多元文化的张力

当前在奥运会的运动项目筛选设置上根据的是主流的“运动项目覆盖率”和“观众上座率”,违背人们对异质类和多样性体育需求。所以在奥运会的运动项目推广与增设上要对人类多样性体育运动进行全景式的关照和统筹,力求挖掘那些边缘性但在局部性极具影响力的运动项目背后所彰显的文化价值和思想体系。

3.2竞技体育结合大众体育

无论是古代奥运会还是现代奥运会,业余主义都关联人们的参赛资格。当前,以高水平竞技体育为特征的奥运会与普通大众的健身需求矛盾凸显。伴随着现代主义和个体化的进程,强化了普通大众体育权利的意识和行动,在争夺体育资源的过程中大众开始出现了抵制奥运会的苗头。因此奥运会应该降低自己的门槛,有意识地向大众开放,在竞技体育取得胜利果实的同时也要积极地主动反哺大众体育。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缩短当前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所形成的社会距离。

参考文献:

[1]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报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004.

[2]习近平.习近平致信奥组委主席巴赫:感谢对中国的信任[EB/OL].新闻联播.(2015—07—31)[2016—07—23].

[3]徐飞鹏.2022年冬奥会申办工作总结大会召开[N].北京日报.2015.10.11(001).

[4]张瑞林.基于北京冬奥会视域下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6(1)14.

[5]搜狐体育.奥运会申办无国肯接盘[EB/OL].[2017—09?13].http://sports.sohu.com/20170513/n492869955.

猜你喜欢
奥运会
从刘翔到傅园慧:媒体心态变迁分析
里约奥运开幕式的“巴西”诠释
里约奥运会是中国男篮未来进步的契机
赛场外也能做出美味新闻套餐
赛场外下功夫,纸媒奥运也精彩
大选之夜,美国传媒业的“奥运会”
俄被禁选手自办“奥运会”
浅析媒介运行和公共关系在北京奥运会时期的功能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