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同明
摘 要:伴随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在当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不再只关注学生的体能发展情况,也开始注重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成长为综合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体育;德育;教学内容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当中指出,我国应当全面开展健身运动,使得群众的体育竞技精神得到发展,这不仅是对我国体育事业的要求,也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在開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也应当充分挖掘其中的体育精神内涵,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身体与思想的双重发展,从而成长为具有高尚道德的全面性人才。
一、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品德教学
在以往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一般放置在体育运动的动作技巧教学上,很少针对体育运动背后的精神和内涵,对学生进行品德的教学,以至于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在开展体育运动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盈关于德育的内容,让学生能够透过体育运动的表象,认识到背后深刻的精神内涵,逐步形成高尚的品格。
例如,在向学生进行排球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传球、发球等动作的教学基础上,向学生传达有关体育精神和品质的内容。在课堂中,教师先使用现代媒体手段,向学生播放我国女排在参与世界竞赛时的视频,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直观情境当中,直接认识到我国女排不服输、不放弃的可贵品质。随后,教师再向学生讲解我国女排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在追本溯源中,进一步认识到女排中蕴含的拼搏进取等精神,从而逐步提升德育教学的质量。
显而易见,在向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时,教师融入德育教学的内容,能够在丰富课堂教学结构的同时,逐步发展学生的高尚品格。
二、注重训练细节,实现德育渗透
在实际进行体育运动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当课堂教学的活动量稍微增加时,学生就会产生“太难了”“我不行”等消极的心理,也会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产生想要放弃的思想。如果教师放任学生这种思想的蔓延,那么学生不仅完不成训练的任务,也会形成懒惰的品质,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在实际训练中的细节,在学生出现消极态度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帮助学生养成坚持不懈的性格。
例如,在设定800米跑的训练任务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对练习中细节的把握,逐步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先对学生讲解在长跑时的呼吸、摆臂等动作技巧,为学生开展长跑运动奠定基础。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长跑训练的任务,并对学生的实际训练过程进行观察。在学生跑到400米组左右时,教师可以发现出现部分学生开始走路的现象,这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言语上的鼓励,并陪伴在学生的身边与学生一同完成长跑训练的任务,使得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行为上获得力量,继续坚持,从而不断完成练习的任务,形成坚毅的性格。
不难看出,在让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学习时,教师能够通过对训练细节的观察,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坚韧品格的养成,从而落实德育渗透的目的。
三、优化训练安排,强化品德感知
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模式,使得学生受到了各种思潮的影响,也大多表现出个人主义,缺乏对同伴的关爱以及集体意识,很少为他人着想。而社会是由集体所构成的,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团结与互助,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运转。所以,在开展体育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也应当优化训练活动的安排,创建合作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集体意识、互助意识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互助精神的生成。
例如,在进行足球运动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合作活动的创建,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辅助。在对学生讲解体育运动中,教师先向学生讲解足球运动中传球、脚内侧踢地滚球等动作技巧,并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观察,以及层次的划分。随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练习情况,以互补性的科学性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员结构的安排,使得每个小组当中的学生之间在足球运动的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在安排好的小组结构当中进行互助学习,使得学生在参与合作中,逐步意识到互助的重要性,从而建立互助、合作的集体意识,实现高尚品格的生成。
总而言之,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不仅是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同时也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中,仍然没有一个健全的体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所以,在之后的体育与健康课堂中,教师应当继续创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策略,促进经验的积累,从而在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中逐步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指导,促进学生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1]赵曰敏.浅析德育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163.
[2]李科.谈新课程高中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8):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