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备播这些知识点你都了解吗

2019-09-10 06:31:37
农家参谋 2019年5期
关键词:穗位粒重玉米种子

选种子的关键指标

制约玉米优质高产的因素有很多,但种子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因素。评价一个玉米品种的优劣,不能只看玉米棒的大小,也不能单看植株的外观,而是要看它的综合性状。下面参谋君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科学合理选择乇米种需掌握的几个标准。

根系。根系是玉米植株的吸收器官,根系发达、扎土深的玉米,抗倒效果好,吸收功能好,功能期长,是获得丰产的基础。

茎。茎秆无论粗细,一定要坚实有弹性。韧性好、硬度强的铁杆玉米,抗倒性强,运输养分能力高。另外,基部节问较短也是利十抗倒伏的优良性状。

株高穗位。株高一般要求在2 5米左右为佳。穗位较低,一般在1 2米以下较佳,穗下节问短,穗位低,植株重心低,抗倒性强。穗位整齐,利十机械化收获。穗上节问长,利十采光和通风。

叶。一般来说,平展型的叶片较长而宽、厚,紧凑型的上冲而短、窄,后者叶向值、消光系数、群体光合势、光合生产率等生理化指标更趋合理。目前,叶片过宽、厚、较长的品种在生产实际中逐渐被叶片窄、薄、较短的品种所替代。叶片正面外翻也是一种好的形状,能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效率,从叶片性状角度分析,还利十密植。叶片硬度要适中,过硬易兜风、造成倒伏。

雄穗。雄穗不发达但花粉量充足的品种易获高产,不发达的雄穗分支较少,利十节约植株养分,且减少了遮阴和风阻,有利十穗上葉片制造光合产物。但近几年玉米授粉期受高温热害影响,雄穗发达支数多能延长授粉期,利于果穗结实性提高。具体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

果穗。1大小:黄淮海平原地区,在种植习惯上正由大穗型向中小穗品种转变,中小穗密植型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强,高肥水条件下易获得更理想的高产,同样在浇水条什差、土地贫瘠的地块,耐密品种比稀植大穗品种实际产量更高。2穗行数:穗行和行粒数、粒重搭配合理,就能实现合理的单穗粒重。黄淮海地区穗行数以14 -16行为宜。行数太少难以获高产,穗行超过16行易出现秃尖,并且多数不耐密。3粒重:粒重是产量影响因素中非常关键的一点,籽粒大小一样的品种,角质层丰富的品种粒重高,产量高。4出籽率:其他性状一致的情况下,出籽率高的品种,产量潜力更大。

种植时间的确定

有些朋友误认为乇米播种越早越好,其实不然。玉米种子一般在6℃-7℃时就可发芽,但发芽极为缓慢,播种过早,气温变化剧烈,种子萌发后容易受冻害而丧失活力,降低出苗率。另外,播种过早,玉米种子发芽时间较长,就容易受到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侵染而霉烂,引起烂种缺苗;太晚播种又会影响农时。

玉米的适宜播种期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土温、墒情、品种特性以及种植模式等条件而定。

1适农时。玉米种子在6℃-7℃时开始发芽,但发芽缓慢,容易受病菌侵染及害虫、除草剂危害,一般将5-l0厘米土层的地温稳定在8℃-l0℃,作为春玉米适播期开始的标准。早整地、整好地足适时播种的前提。春播期问气温回升快,播种期一般只有l0天左右,要适期早播,缩短播期。播种过晚,容易贪青晚熟,遇霜减产。一般春玉米区适宜播期为4月中、下旬罕5月上、中旬。

2在地温允许的情况下,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可及早抢墒播种;早春干旱多风地区,适时早播有利于利用春墒夺全苗; “地膜+滴灌”的地块可比露地早播7 -10天,有利十延长玉米生育期,增强抵抗力、减轻病虫为害,促进根系下扎、基部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能力和抗旱能力。

3玉米播种出苗过程中,若遭遇极端天气条件、病虫害、整地质量等因素影响,要以确保播种质量,实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为前提,因地制宜及时调整播期。对于降雪量较大且春季气温持续偏低的地区,应视地温上升情况适当推迟播期,以保证种子正常发芽出苗,又有利于壮苗。

4控制玉米晚播种时间。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种植期可比晚播种玉米推迟15-20天。

猜你喜欢
穗位粒重玉米种子
基于GBS测序和连锁分析的藜麦单株粒重QTL定位
种子(2023年9期)2023-11-22 13:10:56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农业知识(2022年9期)2022-10-13 08:25:42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作物学报(2022年8期)2022-05-29 06:22:44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
种子科技(2022年24期)2022-02-11 15:04:09
小麦不同穗位籽粒品质和形态性状分析
作物杂志(2022年6期)2022-02-03 04:56:06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利用大刍草渗入系群体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多年秸秆还田后减追氮肥对玉米穗位叶光合特性和衰老生理的影响
玉米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办法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