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9-09-10 06:01祁琰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模式

祁琰

摘 要:化学是初中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初中化学教学不仅能够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迈入到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教学方法和模式也必须要随之进行改进与革新。对此,本文将从有效融入生活元素、通过问题驱动教学、创设演示实验情境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四个方面出发, 系统地分析并研究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科学策略,希望可以促进初中化学教学的转型与升级。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要转变过去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优化和学习兴趣的充分激发,积极调整教学结构、革新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应该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出发,探索各种科学、高效、创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以此来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成效,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有效融入生活元素,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生活是知识的来源和最终的归宿,化学知识同样也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这种密切的关联,如果能够将这种关联延伸到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则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拓展教学思路与范围,注意观察并搜集各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的元素和资源,巧妙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情境,让课堂更具生活气息,促使学生可以站在生活角度去理解和看待化学知识,体会化学的实用价值,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授《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对于现阶段的学生而言,既陌生又熟悉,大多数学生们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火,同样也将火熄灭过,所以,为了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笔者在教学中融入了生活元素。首先,笔者让学生们回顾生活中火的使用,在什么情况下火才能燃烧起来,然后,笔者再对这些细节进行介绍,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这样一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有效融入生活元素,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通过问题驱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问题是基础知识的有效载体,科学、有效问题的提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重视问题驱动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运用。首先,教师应该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化学知识的重点、难点与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来精心设计问题,保证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其次,教师需要把握恰当的时机向学生进行提问,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主动展开分析与深入探究。

例如,在教授《金属的化学性质》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们知道一些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后生成的产物,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笔者将本节课程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了出来。问题如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怎样的?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怎样的?铝合金和纯铝的硬度谁更强?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的思维立即变得活跃了起来,随后,笔者将时间交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对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经过学生们的思考与分析,学生们最终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问题驱动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创设演示实验情境,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实践探究能力。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应将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化学理论知识中解放出来,积极地组织和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实验和实践操作的时间与机会,鼓励并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探究实验结果,让学生完整参与并经历实验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优化学生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授《酸和碱的反应》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在初中化学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部分知识与探究方式不利于学生们理解,所以,笔者便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创设了演示实验的情境,进而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上课后,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演示了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實验,让学生们初步认识酸和碱反应的变化,然后,笔者再展示利用紫色石蕊试液在实验中的作用,让学生们深刻理解本次实验的过程。这样一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演示实验情境,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转变学生之间的个体竞争关系,按照科学的标准和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再鼓励并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着同个问题或者任务展开沟通、讨论与交流,实现思维互补,最终在合作中达成共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物质溶解的量》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上课后,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小组成员确地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如下:硫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是什么导致的?酒精和食醋的气味不同,时怎么原因?任务下发后,各个小组立即展开讨论,经过各小组成员的协调配合,学生们最终得出结论,随后,笔者再让各组回答讨论结果,笔者对各组的结果进行总结。这样一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不能一成不变,而是应该顺应改革的发展和变化,积极地转换思想观念,深入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优化化学教学的过程,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最终实现初中化学教学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贵红. 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初探[N]. 发展导报,2019-04-12(018).

[2]韩海金.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讨[J].学周刊,2018(33):50-51.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