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振成 张珂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只是个例子。”如果我们一味地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那就陷入了内容分析式的语文教学中。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语文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该教教材,而应该用教材教语文。我们不妨从具体的课例中打开语文学习的新思路。
一、适宜的学习目标是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前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人教版教材是以人文主题组元的,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父母之爱”。围绕着“父母之爱”,教材选编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四篇课文。教材将这四篇课文选编在一起,其目的就是通过这四篇课文的学习,引导孩子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但这仅仅是编者选编这四篇课文的一个目的,而非唯一目的。
《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聚焦在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母之爱上,我们更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文要素的学习之上——通过这四篇课文的学习,初步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写作方法。基于此,教师确定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在学生自由读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聚焦描写“母亲对巴迪鼓励”的句段。
2.拓展阅读《学会看病》的21~25段,引导学生运用借助阅读提示,完成母亲情感变化曲线图,初步领悟作者抓住心理描写表达母爱的写作方法。
这两个目标直接指向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初步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写作方法。
二、适宜的学习内容是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关键
(一)选择合宜资源做“例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写的自己童年时的一件往事,在本单元中,就语文学习的功能来说有两点:一是体会父母之爱,二是引导学生初步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写作方法。其中第二个目标是语文本体性目标,也就是本课的核心目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全文有1191个字,但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作者就是通过对母亲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达母亲对巴迪的爱的。
在这一段中“眼睛亮亮地”“兴奋”是对母亲神态的描写;“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是对母亲语言的描写;“搂住了我”“再次拥抱了我”是对母亲动作的描写。从这些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母亲当时高兴、激动、兴奋、幸福的心情,母亲激动、兴奋的心情,源自她内心深处蕴藏着无尽的母爱。
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就是选择了最有价值的资源(第一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在默读中圈画,在朗读中体会,从而达成预设的目标:体会母亲对巴迪的爱,初步领悟作者抓住母亲的动作、神情、语言写出母亲对巴迪的爱的写作方法。教学也因为教师的大胆取舍,完成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
(二)于文本表达独特处“实践”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从内容上看,写的是父亲和母亲对巴迪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从表达上看,作者都是抓住了父亲和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达父母之爱的。所以,在抓住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初步领悟到作者抓住母亲的动作、神情、语言表达爱的写作方法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了新的学习要求——父亲对巴迪的爱也藏在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情中,请你们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的5~14自然段,在朗读中细细品味品味。于是,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父亲对巴迪的爱,在朗读中进一步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写作方法。
至此,我们的教学也在学生的朗读中,从“认知”走向了“实践”,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本节课所学到知识——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写作方法。
(三)于补充拓展处“迁移”
同样是写父母之爱,不同的作家表达方法也不尽相同。巴德[∙]舒尔伯格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毕淑敏的《学会看病》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达母爱的。
“认知——实践——迁移”不再围绕课文内容去设计环节,组织流程;“认知——实践——迁移”是围绕着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初步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写作方法,去选择内容,实施教学。“认知——实践——迁移”也真正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材不再是语文学习的标准,而是语文学习的载体。
三、合宜的学习方式是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保障
(一)理解是基础
阅读首先要理解内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如果非要找一找文章难以理解之处的话,那便是——父亲的评价是不是对巴迪的爱?从文中小巴迪听完了爸爸的评价后一系列的表现看,爸爸的评价似乎给巴迪带来了伤害。十一二岁的孩子读起来也许会有疑惑。
课文的倒数第二段这样写的: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因此,教学中,教师只要抓住最后两个自然段,就能很轻松地引导学生联系下文正确认识父亲的爱了。
(二)朗读是方式
朗读是重要的语文学习方式,朗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加深体验,朗读是帮助学生表达感受和体会的一种重要方式。基于对朗读意义的认识,在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画出母亲对巴迪的评价,圈出最能表达母亲对巴迪鼓励的词语。然后引导学生聚焦母亲对巴迪的评价这一段落,展开了朗读指导:
教师:就同学们说的一样,“母亲的眼睛亮亮地,此时母亲该是多么高兴、激动呀!”谁来读一读这一段?
學生1:朗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你们看母亲表扬巴蒂的这句话,连续运用了两个感叹号,此时此刻母亲该是多么激动啊!谁再来读一读?
学生2:朗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母亲再次拥抱了我”,当母子两人相拥在一起时,母亲该是怎样的自豪和幸福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朗读,孩子们一定能够从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细微的表情中感受到母亲那溢于言表的自豪与激动,母亲的自豪与激动,也正是母亲对巴迪最大的爱;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朗读,孩子们借助自己的声音、表情、动作,传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体验,他们体验着巴迪的幸福,传达着巴迪的幸福;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朗读,孩子们也一定能够领悟到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母亲的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是爱,而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密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教育时代的开启。在新的教育时代中,语文教学也正在发生变革——通过语文教学塑造孩子的必备品格,培养孩子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所以,如果教师再聚焦于单篇课文内容分析式的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教师必须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跨越。
(责任编辑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