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花
摘 要:福清市引进真姬菇菌株白玉菇19系进行工厂化袋栽生产,实现周年生产,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总结了白玉菇19系工厂化袋栽生产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生产设施配备、培养料配制、培养料装袋及灭菌、菌袋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及包装处理等内容。
关键词:真姬菇;白玉菇19系;工厂化;栽培技术
Abstract: White Hypsizygus Marmoreus 19 Series, the bacterial strain of Hypsizigus marmoreus, was introduced by Fuqing City to carry on the industrialized bag cultivation produc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year-round production and obtain the better economic benefit. 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 of the industrialized bag cultivation production of White Hypsizygus Marmoreus 19 Series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the production facilities, compost preparation, compost bagging & sterilization, fungi bags inoculation, mycelium culture, fruiting managing, harvesting and packaging, etc.
Key words: Hypsizigus marmoreus; White Hypsizygus Marmoreus 19 Series; Industrialized; Cultivation technique
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又名玉蕈、斑玉蕈,商品名为海鲜菇、蟹味菇[1],其外形美观,口感脆嫩,味道浓郁鲜美,具有独特的蟹香味,在日本称之为“蟹味菇”[1]。真姬菇有2种品系,另一种为白色,称为白玉菇;另一种为浅灰色,称为蟹味菇[2]。真姬菇含磷、镁、钙、钠、铜、硼、锌、铁、锰、铝等多种矿物质,长期食用可以抗癌、防癌,有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的功效[3]。随着消费者对真姬菇营养价值的认可,传统栽培真姬菇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工厂化设施栽培已成为真姬菇生产常采用的方法。真姬菇工厂化栽培不仅可以优化本地的农产品结构,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餐桌需求;而且可以实现周年生产,提高产量和品质,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近年来,福清市引进抗逆性、适应性、丰产性较好的白玉菇19系菌株进行工厂化栽培生产,通过人为创造适合真姬菇不同发育阶段生长的环境条件,从而实现真姬菇的周年生产。目前,福清市沙埔镇和阳下镇推广栽培真姬菇约1500万袋,产量6000 t,产值6000多万元,经济效益明显。现将真姬菇菌株白玉菇19系工厂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生产设施配备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厂房根据各个环节生产工艺一般分为装袋车间、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培养车间5个区域。在接种室设有更衣室、缓冲室、风淋室,以减少菌种的污染。培养车间分为发菌室和出菇车间,配备制冷设备、喷雾设备、通风换气设备和LED灯,用于提供栽培过程所需的温度、湿度、CO2和光照。培养车间墙体用1.1 m×1.1 m×0.1 m双面彩钢中间加厚夹芯板组成,面积60~70 m2,同时车间设有铁架床,用于菌袋的摆放,菌丝培养室铁架床共8层,床宽1 m,每层高0.35 m,底层距地面0.2 m,铁架之间及四周间距0.6~0.7 m;出菇房铁架床共5层,床宽1 m,每层高0.5 m,底层距地面0.2 m,铁架之间及四周间距0.8~1.0 m,以便于通风。
2 培养料制作
根据福清市当地的原料资源,调整原料配方为棉籽壳 50%、木屑20%、麸皮10%、甘蔗渣8%、豆粉5%、玉米粉5%、石灰2%。采用的原料要新鲜,无异味,无霉变。木屑颗粒粗细要适当,过粗则培养基过于疏松,保水性变差;过细则培养基过于紧实,不透气,两者均不利于菌丝的生长。在原料混合前,要先将木屑提早3~5个月堆置,喷水湿透,每10~15 d喷水翻堆1次。按配方比例将主料用拌料机干拌混合均匀,然后将石灰等可溶于水的辅料溶解后撒入,培养料含水量要求在65%左右,以用手握培养料有2~3滴水珠渗出为宜[4]。用试纸调整pH值为7.5~8.0。
3 培养料装袋、灭菌
3.1 装袋
配好的培养料用装料速度每小时800~1000袋的装袋机进行装袋。装袋用的材料为17 cm×33 cm×0.05 cm聚丙烯塑料袋。装料高度约13 cm,每袋料量约1.2 kg。装好的培养料要求均匀、松紧度合适且料面平整。装好后套上环套,塞上棉花塞,装入塑料周转筐,用推车将周转筐推入灭菌锅内灭菌。
3.2 灭菌
灭菌采用高压灭菌,灭菌锅型号为YGQ62。灭菌时需先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净,具体是通入蒸汽,微开排气阀,当温度达到105℃时关闭排气阀,打开排水阀。灭菌温度要求105℃和125℃,各保持50 min,在温度达到126℃时保持150 min,然后停止供汽,当压力降至0.05 Mpa以下时,微开排气阀,使柜内蒸汽逐渐排尽,压力表为零时,即可打开柜门,灭菌全过程大概需要400 min。为保证彻底滅菌,在灭菌过程中应注意袋料之间要留一定的缝隙,以便锅内气体的循环和冷气排出。
4 接种
灭菌后的菌包要及时转入冷却室内冷却,避免污染。冷却前要将冷却室提早通风,并打扫干净,冷却时要先自然冷却至60℃,再开启空调制冷设备冷却至30℃以下方可进行接种[5]。一般是头天灭菌好的菌包第3 d早上就可以接种。接种要选择菌丝粗壮的菌种,一般栽培种菌龄要求在菌丝满袋后7~8 d。接种人员要经过缓冲间更换衣物鞋帽,再经过风淋室洁净后方可进入接种室。接种前接种室打开臭氧机和紫外灯进行消毒。接种人员用75%酒精擦拭双手,接种工具用95%酒精消毒。由于栽培种在1个多月的培养过程中菌袋表面会有其他杂菌散落,在破开菌袋前用1%~2%高锰酸钾溶液对菌袋外壁进行消毒,接种时挖弃表面的老菌丝,每袋的接种量为2%~3%。接种过程要求动作迅速、干净利落,以减少污染。
5 菌丝培养
接种好的菌包迅速转入菌丝培养室,培养室要求与冷却室一样提早2 d进行通风、打扫消毒。
5.1 温度
真姬菇的菌丝培养温度要求控制在22~25℃,高于或低于此温度范围均不利于菌丝生长。菌丝培养过程是营养生长过程,菌种呼吸作用不断消耗O2,产生CO2,释放热量。因此,在菌丝生长最旺盛时,培养料的温度会比周围环境温度高2~3℃,此时要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到20~22℃。
5.2 湿度和CO2浓度
菌丝培养过程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5%左右。在培养过程中要开启内循环装置,保证室内通风透气,注意检测室内CO2浓度,使CO2浓度保持在0.3%以下。一般每天开启内循环装置3~4次,每次15 min。
5.3 光照
菌丝培养要求在黑暗中进行,不需要任何光照。菌丝经过40~45 d的培养即可满袋。真姬菇的菌丝培养与其他菌类不同的是当菌丝填满菌袋后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后熟培养,称为后熟期。真姬菇的后熟期需要40~50 d,当菌丝变得浓白粗壮、成束出现,且料面开始吐黄水,即菌丝完全成熟。在菌丝培养过程中每隔1~2 d还要观察菌包,如发现污染包要及时搬离去除,并在周围洒石灰灭菌。
6 出菇管理
6.1 骚菌
生理成熟的菌包用骚菌耙在料面中间轻轻耙掉直径4~5 cm、深度1.0~1.5 cm的老菌块,形成1个圆丘状,促进后面子实体的形成。
6.2 注水
由于真姬菇菌丝培养阶段时间较长,在菌丝完全成熟后,培养料水分降低,此时培养袋要注水,保持料面的湿度。方法是注入清水,保持1 h,然后把未吸收的水倒掉,注意要把水倒干净,以免产生杂菌。
6.3 催蕾
注水完成后进行黑暗管理5~7 d,当袋口出现1层绒絮状菌丝,且颜色变成土灰色时,转色完成,即进入催蕾阶段。此时应控制菇房温度12~14℃,CO2浓度0.1%~0.2%,空气相对湿度90%,光照强度100 lx,以促进原基分化,经过7 d左右可以看见白色针状菇蕾。
6.4 出菇
6.4.1 温度 在菇蕾出现后,调节菇房温度以14~16℃,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子实体的生长,温度过低子实体生长缓慢;过高则会引起菌柄徒长,菌盖开伞過大,菌盖变薄,同时也会引起杂菌生长。
6.4.2 湿度 真姬菇子实体生长需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开启加湿器向地面和空气喷雾,保持出菇房湿度90%~95%。如果湿度不足,会造成菇蕾死亡;而湿度过高,则子实体生长缓慢,菌柄发黑,容易受病虫害侵袭。
6.4.3 光照 在出菇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光照的控制,当菇体生长时,调节光照强度400 lx,每天要保持10 h的光照。
6.4.4 CO2 每天通风5~7次,每次15 min,保持CO2浓度在0.2%左右,当菇盖长到0.5~0.8 cm时,减少通风,增加CO2浓度至0.3%,抑制菇盖生长,促进菌柄伸长增粗。
7 采收
从现蕾到采收一般经过12~15 d,当菌盖直径达1.0~1.5 cm、菌柄长度15 cm左右就可以采收。采收时要注意从基部将菇体整丛拔下,轻拿轻放,不要碰坏菌盖。真姬菇培养过程中只要注意各个环节的栽培要点,并调节好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环境因子,生物学效率可达80%~90%,一般只采收头潮菇[6-7]。
8 包装处理
采收后的真姬菇应切掉基部,按菇柄长短、菇盖大小合理摆放,按规定重量装袋,并抽真空压缩封口,等待发售。
参考文献:
[1]侯祥保,魏峰,孙家宁,等.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8(2):18-19.
[2]王迎鑫,郭倩,刘朝贵,等.真姬菇工厂化生产配方筛选研究[J].北方园艺,2014(4):129-131.
[3]张萱.灵芝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及抗肿瘤成分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4]刘会君,金国庆,黄亮,等.海鲜菇工厂化瓶栽配方的优化[J].北方园艺,2016(20):142-145.
[5]阮晓东,陈强,阮时珍,等.白色蟹味菇代料高产栽培新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1):151-152,161.
[6]阮晓东,阮周禧,阮梦玲,等.蟹味菇袋料栽培技术[J].食用菌,2013,35(3):62-63.
[7]郑峻,林友照,胡开辉.真姬菇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J].福建农业,2006(8):18-19.
(责任编辑:林玲娜)